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热清注射液配伍输液的微粒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敏 《中成药》2006,28(3):462-463
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风湿肺热病痰热阻肺证。由于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时受一些因素影响,而使不溶性微粒往往会增加。为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时微粒变化情况,本文对痰热清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进行了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1仪器与试药ZWF-4C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配制中心);净化工作台(天津市医药净化设备厂);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31208);1号5%葡…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痰热清注射液的稳定性及其与氨基糖苷类的配伍。方法:利用光阻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痰热清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放置8 h内,配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并比较配伍前、后pH的变化。模拟临床条件观察庆大霉素、异帕米星、依替米星与痰热清配伍后的情况。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5种输液配伍后,微粒数均有所增加。其中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和黄芩苷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痰热清注射液与氨基糖苷类配伍后均有可见物生成。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输液中应注意不溶性微粒。痰热清与氨基糖苷类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的输液配伍变化情况.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配伍操作,观察痰热清注射液的输液配伍变化情况.结果 输液可出现澄明度改变现象.结论 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应当重视pH改变对澄明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药注射液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陈中玉  陈庆平  张丽君 《中成药》2002,24(12):U010-U011
《中国药典》规定装置 10 0mL以下的注射液不做不溶性微粒 (以下简称微粒 )的检查。中药注射液常为 2mL至2 0mL的规格 ,因此不作微粒的检查。但临床上常将中药注射液加入输液中进行静脉滴注 ,配伍后微粒数量常有改变。本文对几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进行临床常规配伍后进行了微粒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 仪器与药品1.1 仪器ZWF 4D注射液微粒分析仪 (天律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 ) ,净化工作台 (天津市医药净化设备厂 )。1.2 药品0 .9%氯化钠注射液 (A ,本院自制 ,批号 0 10 6 15 ) ,10 %葡萄糖注射液 (B ,本院自制 ,批号 0 10 6 …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4种中药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及pH值的变化。方法:用微粒分析仪和pH计测定配伍前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的微粒数目及pH值,并考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测得的微粒数及pH值改变。结果:配伍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配伍前(P〈0.01或P〈0.05)。结论: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明显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密切注意不溶性微粒的监控,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痰热清注射液在5种输液中的澄明度及不溶性微粒进行考察,探求该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实际配伍操作,将混合液注入试管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澄明度观察,同时依据显微计数法对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结果除0.9%氯化钠注射液外,痰热清与4种输液的配伍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均可析出较多微粒。其中,10%葡萄糖及果糖配伍液中微粒数最多,放置180min后澄明度可发生变化。结论痰热清的最佳溶媒是0.9%氯化钠注射液,用5%葡萄糖或木糖醇注射液应现配现用,勿放置时间过长,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七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靖贤 《中草药》2002,33(10):899-901
静脉输液中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 ,供血不足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牙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1]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起效快、作用持久、副作用小 ,临床上常与输液配伍静滴 ,而其与输液配伍后 ,配伍液的澄明度合格但不溶微粒超标 ,潜在危害较大。本研究对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的配伍液进行了不溶性微粒检测 ,证实了输液配伍后澄明度合格而不溶性微粒超标的可能性 ,并观察到不同粒径的不溶性微粒倍增程度不同。1 材料与仪器1 .1 实验材料 :葡萄糖注射液 ( GS,…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复方丹参、刺五加、参麦注射液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在临床应用已多年,临床疗效尚可。临床应用时一向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其pH值范围为3.2~5.5,酸度范围较宽,为此本实验对葛根素等4种注射液与不同pH值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微粒、pH值、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值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配伍提供依据。1仪器与药品UV—1600A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pHS—25型酸度计(杭州东兴仪器设备厂);ZW F—6F型注射微粒分析仪(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葛根素注射液(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批…  相似文献   

9.
痰热清注射液与8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敏  肖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9-129
目的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8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生素含量。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抗生素配伍pH-不溶性微粒及抗生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抗生素配伍在6 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香丹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香丹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香丹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观察溶液外观、测定配伍后6h内不溶性微粒数、pH值和丹参酮与原儿茶醛的含域.结果:香丹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匍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pH值基本在规定范围内,不溶性微粒远远高于原注射液(P<0.05),超过<中国药典>标准.主要成份丹参硐与原儿茶醛的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香丹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静配中心水平层流台,按照医嘱配制好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成品输液,分别与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成品输液等比例混合,在0~6 h内观察混合液的外观性状,检测其pH和不溶性微粒数。结果:泮托拉唑钠与刺五加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丹参酮ⅡA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灯盏花素、舒肝宁注射液配伍后颜色明显改变;同时pH明显降低(P0.05),不溶性微粒含量部分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临床使用泮托拉唑钠时应该避免与中药注射剂同瓶配伍使用,序贯滴注需要严格冲洗输液管路。  相似文献   

12.
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国药典》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进行了严格的限量控制。静脉用中药注射液是与大输液相类似的无菌制剂 ,我院临床上通常是将茵栀黄注射液、苦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加入输液中与输液同时静脉滴注。为了考察静脉用中药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分布情况 ,笔者作了如下实验。1 仪器与药品双人超净工作台 ,SED— 2 0 2型 (安徽蚌埠净化设备厂 ) ;KF- 4型微粒计数器 (湘西仪器仪表总厂天平仪器厂 )。氯化钠…  相似文献   

13.
丰海能果糖注射液与14种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黎朱荃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2):1778-1778
丰海能果糖注射液具有与葡萄糖注射液相当的安全性,它对血糖波动影响较小,减轻了病人的代谢负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作为替代葡萄糖的有效输液。本试验观察了果糖注射液与14种常用中药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溶液的pH和浊度变化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1仪器与试药pH 211型pH计(HANNA instruments公司),SPECTRA MAX 190微孔板检测仪(美国MD公司),5%丰海能果糖注射液(江苏省黄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3301),参麦注射液(正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5%葡糖糖注射液的配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常用的5种中药注射剂(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痰热清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观察各种中药注射剂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0~4h内的性状及pH值。结果:本组5种中药注射剂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4h内均未出现变色和沉淀,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本次研究中的5种中药注射液剂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较好,可在4h内输注。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丹参、丹参注射液为临床上常用药物,常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使用时,通常是将其加入到输液中进行静脉滴注。该药与各种输液配伍时偶有不良反应产生[1,2],一般认为其使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与鞣质有关[2],但其加入到输液中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不排除配伍后其质量发生变化的因素。因此,作者对复方丹参、丹参注射液与5%250 mL葡萄糖配伍液进行了质量考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仪器与试药GW J-3型智能微粒检测仪(天津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舒血宁注射液在5种临床常用输液及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后配伍稳定性。方法 取临床处方剂量的舒血宁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配伍后,考察配伍溶液在室温12 h内溶液颜色、pH值、微粒、黄酮类化合物指纹图谱,银杏内酯A、B、C及总内酯含量。结果 溶液配伍12 h内,溶液颜色及pH值未见变化;与0时相比,粒径≥10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数量符合规定;黄酮类指纹图谱没有明显变化;银杏内酯A、B、C及总内酯含量没有变化。 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以与5种常用输液及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配伍。因此,舒血宁注射液可以复配于实验溶液中。
  相似文献   

17.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复方苦参注射液与3种临床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情况,将复方苦参注射液与3种常用溶剂配伍,观察配伍前,后各个输液的pH和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以及6 h内的稳定性。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与0.9%的NaCl比5%葡萄糖和10%葡萄糖更宜配伍使用。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伍在6 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8.
鱼腥草注射液与15种药物和3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与临床上常用的15种药物和3种输液配伍稳定性,为临床鱼腥草注射液的合理配伍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临床配伍方式,将鱼腥草注射液与所选取的15种常用药物和3种输液进行配伍,测定配伍后10 min和2 h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和鱼腥草素含量的变化。结果:鱼腥草注射液与更昔洛韦和维生素B1配伍后pH均超过了注射剂允许的范围,除了庆大霉素注射液、5%和10%葡萄糖注射液外,鱼腥草注射液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含10μm微粒数均超过药典规定,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配伍后,鱼腥草素的含量下降均接近甚至超过10%。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无明显配伍禁忌,但应避免与5%葡萄糖盐水和上述15种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常用27种中药注射剂配伍木糖醇注射液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临床常规使用剂量及说明书要求,将中药注射剂分别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分别于0、1、2、3、4、6、8、24 h等不同时间点考察配伍液的性状(颜色、澄清度)、不溶微粒、可见异物、p H值、紫外吸光度变化情况。结果:27种中药注射剂与木糖醇变注射液配伍4 h内,溶液外观性状、不溶性微粒数目、pH值、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均符合规定,个别药品6 h出现稳定性下降;结论:木糖醇注射液与27种中药注射液配伍未见明显配伍禁忌、稳定性好,是非常理想的糖代品。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 ,中药注射剂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现象日益增多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常见中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进行总结 ,希望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表 1 中药注射剂与输液的配伍变化 [3~ 8]中药注射剂 配伍输液结果 说明书推荐用输液穿琥宁注射液5 % GNS 10 % GS0 .9% NS5 % GS乳酸林格液2 4h内外观、含量、p H无明显变化 ,微粒符合规定5 % GS0 .9% NS清开灵注射液5 % GNS10 % GS5 % GS林格液0 .9% NS 5 %碳酸氢钠注射液2 4h内外观、性状、p H含量无明显变化0 .9% NS5 %~ 10 % GS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