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重建肱骨内侧柱稳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0例,分为手法组和切复组,记录术后3、6、12个月骨折恢复情况,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肱骨头有无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及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情况、以及有无再骨折。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法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骨折畸形愈合,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切复组2例患者出现肱骨头内翻,1例行肱骨头置换术,另1例行内固定拆除;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2组术后比较差异较大,术后12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两组总分分别为平均为82-93分与77-85分。结论:正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稳定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重建肱骨内侧柱稳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4例。记录术后3、6、12个月骨折恢复情况,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肱骨头有无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情况以及有无再骨折。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并获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6.7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腋神经损伤症状,6个月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但螺钉尚在肱骨头内,未予翻修,骨折畸形愈合,术后12个月拆除内固定,肩外展功能受限明显;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期拆除内固定,行肱骨头置换;余患者术后6~9个月骨性愈合,摄片复查骨皮质连续,重塑良好。总分比较:3个月与6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75~88分,良21例,中13例。结论:正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0例随机分为正骨手法+MIPPO技术固定组(简称手法组)和传统切复内固定组(简称切复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治疗。术后3、6、12个月,观察恢复情况:骨折恢复、内固定松动断裂、肱骨头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等情况,及有无再骨折,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法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骨折畸形愈合,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切复组2例患者出现肱骨头内翻。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证实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 目的:总结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5-83岁,平均71岁.肱骨近端Neer分型,2部分骨折5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A1型5例,B1型6例,B2型2例,C1型2例,C3型1例.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两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评分百分比并作相应评价.肘关节采用改良HSS评分标准评估. 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8-17周,平均12.1周.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换药后均愈合.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例患者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螺钉切割及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2个月按 Constant-Murley 评分标准为65-90分,平均76.87分.与健侧百分比为71.4%-93.8%,平均83.41%.优良15例,满意1例.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说明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4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联合组(40例,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12 h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股骨头高度丢失、股骨头内翻角小于内固定组,股骨颈干角大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大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引流量,最大程度重建内侧距支撑,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2例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患者均获4~1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无钢板螺钉松动及肱骨头塌陷、坏死发生.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Neer评定:优10例,良9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4%.结论 对于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损伤小、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是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往对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常使用非锁定的解剖钢板,难以获得稳定的同定,固定后并发骨折再移位及肱骨头坏死的概率相对较高。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的患者72例,其中无肱骨头脱位40例,肱骨头脱位32例,均给予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锁定系统固定,固定后3周内给予肩关节制动,之后逐渐开始功能锻炼。定期随访,通过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的功能。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3,6,9,12,18,≥24个月的患者数分别为6,13,31,9,8,5例。术次随访〉/9个月的53例,骨折愈合率达98%(52/53),Neer评分中级以上达85%(45/53),肱骨头坏死率6%(3/53)。X射线榆金显永3例均为固定前肱骨头脱位患者,肩峰撞击综合症发生率9%(5/53),无内固定松动、螺钉断裂。固定前肱骨头脱位捌定后肱骨头坏死和Neer评分与同定前无肱骨头脱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利于骨折块复位,吲定牢靠,阎定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传统AO重建钢板、T形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肱骨近端复杂骨折28例患者分别行重建钢板、T形钢板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一例出现肱骨头坏死。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T形钢板优于重建钢板,而锁定钢板较T形钢板进步。对于Neer二、三部分骨折而言,宜根据骨折的特点选择重建钢板、T形钢板等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已移位较大的Neer三、四部分骨折,锁定钢板则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内侧柱支撑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功能恢复情况、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颈干角、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差异显著(P〈0.05)。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可提高复位固定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功能,控制术后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均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并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获6~12个月(平均8.5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3个月。无感染、骨不连及LCP断裂等并发症。按Neer功能评价标准:优24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结论应用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特点,患者可以早期行康复锻炼,适用于治疗大部分类型的肱骨近端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 MIPPO 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3个月 X 线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2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肩关节 Neer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6±9.7) 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71.9±9.2)min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49.7±37.1)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245.4±46.1)mL ;观察组切口直径为(7.8±0.7)cm ,明显小于对照组(15.2±1.4)cm 。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4/3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均未发现肱骨头坏死、腋神经损伤等情况,骨折均愈合;对照组患者术后12个月均未发现肱骨头坏死情况,但有1例腋神经损伤,骨折均愈合。【结论】MIPPO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比传统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复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25例。按AO分类标准:A型21例,B型3例,C型1例。结果 23例获得随访,平均10个月(6~20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均无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按照Johner-Wruhs等胫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3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内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Aim To explore a more effective surgical procedure, the outcomes of closed manipulative reduction (CMR)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 and convention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for treating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were compared. Material and methods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operated for humerus shaft fractures from April 2008 to July 2011, the outcomes of 33 patients treated with CMR/MIPO were compared with the outcomes of 42 patients treated with ORIF. The fractures were classified, and the incision length, blood transfusion, operating time, as well as the VAS (Visual Analog Scale) pain scores were analyzed. The neck–shaft angl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were detected, and 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the shoulder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mean values of incision length, blood transfusion, and VAS pain scores at the 1st and 3rd day after CMR/MIPO and operation time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ORIF. The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s verified good position of all screws and satisfactory bone fracture reduction in both groups. Meanwhile, in the ORIF group, nonunion (three cases) and humeral head necrosis (four cases) were detected. Conclusions The MR/MIPO technique showed smaller incisions, easier operation, less blood transfusion and more effective recovery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for treating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than ORIF.  相似文献   

14.
背景: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钢板,可以改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8-81岁,平均56.4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2例。内固定治疗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另外,检索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分析临床病例疗效与检索文献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获得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特点。结果与结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应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患者均得到13-49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9.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临床愈合时间为8-16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其中优1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但也可发生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内固定治疗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肱骨头血运,复位肱骨颈内侧骨折块并牢固固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固定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孙官文 《中国临床康复》2012,(13):2366-2369
背景:微创钢板接骨技术的开展及内固定物的改进,为老年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方式。目的:应用间接复位经皮微创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方法:采用肩外侧横小切口经三角肌入路,关节囊外手法将骨折复位后,将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从切口内插入固定技术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39例。置入内固定后应用Neer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无再次移位、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螺钉进入关节间隙、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3周(10~16周),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优良29例,可8例,差为2例,优良率75.3%。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接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血运破坏少和固定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技术遵循了弹性生物学内固定的原则,适用于年轻人高能量粉碎性骨折及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目的:观察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硫酸钙人工骨(OsteoSet颗粒)植骨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Neer分类标准进行分型: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2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骨质疏松治疗,以肩部X射线片、CT及放射吸收法指骨骨密度检测,于伤后5~10d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OsteoSet颗粒植骨治疗。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治疗前采用放射吸收法测量骨量减少占4%(1例)、骨质疏松占96%(25例)。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内固定及植骨后Neer评分,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4%,三、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66%。所有患者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等,骨折愈合时间为2.5~7个月。结果提示:①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OsteoSet颗粒植骨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②放射吸收法指骨骨密度检测利于骨折患者术前骨质疏松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技术遵循了弹性生物学内固定的原则,适用于年轻人高能量粉碎性骨折及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目的:观察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硫酸钙人工骨(OsteoSet颗粒)植骨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Neer分类标准进行分型: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2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骨质疏松治疗,以肩部X射线片、CT及放射吸收法指骨骨密度检测,于伤后5~10d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OsteoSet颗粒植骨治疗。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治疗前采用放射吸收法测量骨量减少占4%(1例)、骨质疏松占96%(25例)。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内固定及植骨后Neer评分,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4%,三、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66%。所有患者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等,骨折愈合时间为2.5~7个月。结果提示:①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OsteoSet颗粒植骨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②放射吸收法指骨骨密度检测利于骨折患者术前骨质疏松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耿洋  张春霖 《临床医学》2012,32(4):12-13
目的探讨AO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至2011年应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PO),使用AO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4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6~8周进行部分负重锻炼。AO分型:A型12例,B型18例,C型10例。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5~24周,平均19.5周。按照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本研究病例优29例,良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1.7%。结论 MIPPO技术结合AO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内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