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及其与上皮一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02—2011-11山东省肿瘤医院62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两步法检测Twist、EMT表型分子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织Twist阳性表达率为64.5%(40/62),癌旁组织为5.0%(1/20),X2=21.426,P〈0.001;癌组织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54.8%(34/62),癌旁组织为100.0%(20/20)X2=13.716,P〈0.001;癌组织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为51.6%(32/62),癌旁组织为10.0%(2/20),X2=8.697,P=0.003。Twist表达增加与NSCLC分化程度(X2=6.282,P=0.043)、淋巴结转移(X2=11.806,P=0.001)和临床分期(X2=6.277,P=0.017)有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wist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470,P〈0.001;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429,P=0.001。结论:Twist高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转移和EMT有关,Twist检测有助于肺癌评估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cadherin基因突变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组织和5例肺部其他良恶性病变组织的E-cadherin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3例NSCLC发生E—cadherin基因的突变。E-eadherin基因的突变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但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原发灶情况以及预后无关(P〉0.05),而且在NSCLC与肺部其他病变之间,E—cadherin基因的突变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eadherin基因能够较好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3.
Zhang HZ  Hua P  Li HG  Lü ZQ  Zeng YJ  Liu JG  Zeng H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2):734-73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7例NSCLC组织中VEGF—C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管密度(LVD)、肿瘤大小、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复发和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77例NSCLC组织中,有45例VEGF—C蛋白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58.4%;有29例COX-2蛋白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37、7%。VEGF—C蛋白的表达与NSCLC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LVD和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与患者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COX-2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LVD呈正相关(P〈0.01),与患者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C和COX-2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相关性,尤其是VEGF—C蛋白,其高表达提示肺癌患者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GF与ECE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NSCLC组织中HGF与ECE的表达,分析其与吸烟史、肿瘤的大小、癌的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77例NSCLC组织中HGF与ECE的阳性率分别为44%和45%。HGF与ECE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3和0.001,r分别为0.339和0.467),与临床分期、手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NSCLC组织中HGF和ECE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0,r=0.501)。HGF与ECE的表达与患者吸烟、肿瘤大小、癌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HGF与ECE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它的高表达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fbxl20与E—cadherin基因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及对照癌旁组织,用半定量PCR技术检测fbxl20及E—cad.herin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bxl20基因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479±0.141 vs.0.296±0.121,P=0.001);E—cadherin基因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440±0.026vs.0.741±0.059,P=0.000);fbxl20与E—cadherin基因在本研究5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165,P=0.251)。但是,在低分化和高分化肿瘤组织及D期肿瘤组织中,fbxl20与E—cadherin基因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00,P=0.008;r=-0.784,P=0.017;r=-0.643,P=0.032)。结论E—cadherin基因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fbxl20基因的高表达有关,且结直肠腺癌晚期肿瘤的高迁移性及高侵袭性可能与E—cadherin有关。  相似文献   

6.
Guo QS  Jia H  Han MY  Yu JM  Zhong WX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46-749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和上皮钙黏连素(E—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及12例正常肺组织的石蜡标本中α5β1及E-CD的表达情况。结果整合素α5β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58.5%)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6.7%),E—CD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32.1%)显著低于对照组(91.7%)。整合素α5β1表达与病理分级(P=0.021)、淋巴结转移(P=0.006)、临床分期(P=0.002)相关。整合素α5β1阳性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23.0%)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40.6%,P=0.041)。E-CD的表达与病理分级(P=0.010)、淋巴结转移(P=0.002)呈负相关。E-CD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19.9%)低于阳性表达组(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α5β1表达与E—CD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整合素α5β1高表达促进了NSCLC的侵袭、转移,E-CD高表达抑制淋巴结转移,两者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晓珍  徐振晔  吴中华 《肿瘤》2008,28(1):29-31,7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肺岩宁方对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因子Twist、Snail、Sip1及E—cadher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C57小鼠Lewis肺癌转移肿瘤模型,采用实时PCR的方法观察肺岩宁方作用前后肿瘤组织和转移肺组织中Twist、Snail、Sip1及E—cadherin的mRNA表达。结果:Twist、Snail在C57 Lewis肺癌转移肺组织中mRNA表达较正常C57小鼠肺组织中明显增高(P〈0.01),Sip1则无明显差异(P〉0.05),而E—cadherin mRNA表达降低(P〈0.01);C57 Lewis肺癌小鼠经过肺岩宁方治疗后,Twist、Snail在肿瘤组织和转移肺组织中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而E—cadherin的表达增高(P〈0.01),但Sip1 mRNA表达在肺岩宁方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C57小鼠Lewis肺癌转移肿瘤模型中证实了上皮-间质细胞转化是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调节上皮-间质细胞转化核转录因子Twist、Snail和标志因子E—cadherin是肺岩宁方抗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3例胃癌组织的E—cadherin和MMP—2的表达情况,20例胃良性病变手术病例作对照。结果:正常胃黏膜E—cadherin呈强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率明显减低,阳性表达率为16.9%(14/83);E—cadherin表达减低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浸润型生长、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无关。MMP—2在正常胃黏膜中呈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78.3%(65/83);MMP—2表达强度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浸润型生长、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关。E—cadherin与MMP—2的表达调控呈负相关,两者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结论: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和MMP—2表达上调与胃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肾癌中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肾癌组织、24例正常肾组织中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上述三种蛋白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肾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E-cadhetin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P〈0.01)。在肾癌组织中,肿瘤高分级组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水平(IHC、FCM)显著高于低分级组(P〈0.01,P〈0.05),而E—eadherin蛋白的表达(IHC)显著低于低分级组(P〈0.01);肿瘤高分期组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水平(IHC、FCM)显著高于低分期组(P〈0.01,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IHC)显著低于低分期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IHC、FCM)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IHC)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phA2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83,P〈0.01),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E-0.414,P〈0.01).EphA2与EphrinA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06,P〈0.01)。结论:EphA2/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共同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联合检测三种蛋白对于评价肾癌的恶性程度、判断其转移潜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wist、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印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40例良性乳头状病变进行Twist、E—cadherin表达的研究。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Twist及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67%(49/60)及21.67%(13/60),结节性甲状腺肿Twist及E—cadherin阳性表达分别为0%(0/40)及87.50%(35/40),良性乳头状病变Twist及E—cadherin阳性表达分别为7.5%(3/40)及100%(40/40),前者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及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及原发肿瘤分期无关,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wist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796,P=0.000)。结论在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上皮细胞中都存在Twist过表达及E—cadherin表达下调,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Twist过表达及E—cadherin的表达减少或功能的不正常可能有密切的关系;Twist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