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曲安奈德封闭加针刀治疗跟痛症患者5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跟痛症患者50例,在足跟的压痛点,用针刀垂直进针,到达骨面后行横向切割松解.根据疗效判断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3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跟痛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足跟垫配合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足跟垫配合封闭治疗80例跟痛症患者,并与只采用封闭治疗跟痛症的对照组8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2%,对照组有效率77.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足跟垫配合封闭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针刀松解术加局部阻滞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86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加局部阻滞治疗组和局部封闭对照组各43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及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刀松解术加局部阻滞治疗跟痛症(跟骨骨刺)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后中药熏洗浸泡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跟痛症患者针刀松解术后行中药浸泡。结果:病例160例,痊愈88例,显效32例,有效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刀松解术后中药熏洗浸泡疗法治疗跟痛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吴勇彬 《嘉兴医学》2002,18(3):188-188
目的:探讨跟痛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998年4月-2002年4月期间153例用针刀治疗的跟痛症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90.85%。结论:针刀治疗跟痛症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采用针刀结合药物的方法治疗跟痛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78例跟痛症患者,均采用针刀结合药物疗法进行治疗,评价78例跟痛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8例跟痛症患者经过l~3次治疗,59例患者获得了痊愈效果,11例患者获得了显效效果,6例患者获得了好转效果,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78例跟痛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结论通过对跟痛症患者采用针刀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微创、安全,简便、易行等优点,疗效满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水针刀松解术配合注射用骨肽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09年9月,对35例跟痛症患者采用局麻下行水针刀松解术配合注射用骨肽治疗,全部为单侧足跟,年龄为23~68岁,平均45岁,术中对痛点进行松解,自水针刀空芯注入注射用骨肽,治疗1周后观察其疗效.决定是否行再次治疗,治疗次数≤3次,3次无效放弃治疗.术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尼莫地平法评定其疗效,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结果 经半年随访,本组优28例,良3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随访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水针刀松解术配合注射用骨肽治疗跟痛症有较好的疗效,符合以人为本的微创医学原则.  相似文献   

9.
陈家康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57-3758
目的探讨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方法。方法68例跟痛症患者按照所患疾病给予小针刀加局部封闭治疗。结果45例症状完全消除,15例好转,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结论跟痛症大多由骨刺、跖腱膜炎和足底滑囊炎引起,采用小针刀加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刀结合药物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资料参考。方法选取跟痛症患者共计78例,均接受针刀结核药物治疗的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法:针刀在探针引导下,依据受伤的实际程度与位置选择不同的深度治疗,采用不同针刀手术操作手法治疗,切开剥离、松解粘连,同步注射药物,内含醋酸曲安奈德、维生素B12等。对接受该种治疗方法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临床治疗78例,59例患者达到痊愈,11例患者达到显效,6例患者达到好转,无效患者有2例,总有效率为97.4%。结论针刀结合药物治疗跟痛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此种治疗方法优势突显,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刀微创切割跖腱膜法在治疗骨刺性跟痛症中的疗效。方法:局麻下用4号针刀切割附着在跟骨骨刺上的跖腱膜,配合术后手法推压以达韧带纤维更多的脱离骨刺。结果:1次治愈56例,2次治愈30例,本组单足治愈率:75%。结论:针刀切割跖腱膜法治疗骨刺性跟痛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卡压型跟痛症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我院64例神经卡压型跟痛症患者分别接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理疗、封闭治疗、神经松解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64例患者均首先接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理疗治疗,其中41例有效,剩余23例患者中的19例通过封闭治愈,4例采用神经松解术治疗.结论 神经卡压型跟痛症治疗大部分可以通过非手术治愈,神经松解术对治疗顽固性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3.
跟痛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多不满意.1992~2010年,采用封闭加醋疗治疗跟痛症患者3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针刀配合臭氧合用与封闭治疗跖腱膜炎、跟骨骨刺综合征(PF/HSS)的效应差异.方法 将PF/HSS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臭氧合用治疗组168例及对照封闭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针刀臭氧合用组总有效率为98.2%,封闭组为76.7%,针刀臭氧合用组疗效明显优于封闭组(P<0.01).结论 针刀配合臭氧治疗PF/HSS的疗效优于封闭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所选100例跟痛症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选择中药熏洗治疗,实验组选择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跟痛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量分析跟痛症患者小针刀治疗前后足底应力学变化,评价针刀在治疗跟痛症中的疗效,为针刀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105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70例完成针刀治疗,其中治疗1组35例切割跖腱膜1/2、治疗2组35例切割跖腱膜1/4,运用体外定位技术进行针刀切割跖腱膜松解术治疗;对照组35例进行封闭治疗。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时,采用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定足前掌内侧缘(MFF)、足前掌外侧缘(LFF)、足弓(MF)、足跟内侧缘(MHEEL)、足跟外侧缘(LHEEL)各区压力峰值的变化。结果 2个治疗组MFF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LFF、MF、MHEEL、LHEEL压力峰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FF、MF、MHEEL足底压力峰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LFF、LHEEL部压力峰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术可以有效改善跟痛症患者的足底应力变化,针刀治疗更有助于患者恢复足部正常的力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结合艾灸治疗跟痛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针刀疗法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针刀疗法。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VAS评分(2.24±4.15)明显低于对照组(3.11±5.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艾灸治疗跟痛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针刀封闭手法与封闭推拿手法二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运用针刀配合封闭手法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90例 ,并用封闭推拿手法治疗 6 0例。结果 显示两组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针刀封闭手法综合治疗明显优于封闭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跟痛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许多病例经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但对一些顽固性病例需手术治疗。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笔者采用跟骨放血加封闭治疗顽固性跟痛症32例,经0.5年以上随访,疗效可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药物针刀疗法治疗跟痛症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是跟部周围疼痛的总称,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药物针刀疗法治疗跟痛症是李山鹰主任医师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反复探索研制出的一种治疗跟痛症的简便实用,便于临床推广的新疗法.该法选用的中药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针刀则可以松解局部粘连,促进微循环,药物和针刀并用,使疗效显著提高,在临床上适用于跟骨滑囊炎、足跟纤维脂肪垫炎、跖筋膜炎或跟骨骨刺以及跟腱炎、跟腱滑囊炎等导致的足跟痛,临床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