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宁海县肺吸虫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海县肺吸虫病的调查研究周德宏,李忠安自1979年我县深圳区的溪蟹体内发现肺吸虫囊蚴后,即对全县开展了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普查和第一中间宿主、野生动物自然感染情况及虫种调查,并先后发现了宁海拟钉螺;斯氏、哈氏并殖吸虫;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病人诊断...  相似文献   

2.
湖北竹溪发现斯氏并殖吸虫病流行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5月,对竹溪县天保公社进行了肺吸虫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 一、中间宿主及保虫宿主调查 1.石蟹感染并殖吸虫囊蚴情况:于小桂及葛洞片山溪采集锯齿华溪蟹75只,47只阳性,阳性率为62.7%。检出囊蚴768个,平均每只含囊蚴16.3个(1~147个)。 2.拟钉螺感染短尾蚴情况:于阳性蟹孳生地采集拟钉螺2,316只,查见感染并殖吸虫短尾蚴者2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39县并殖吸虫淡水蟹类宿主的调查,共发现淡水蟹20种,分隶于2科3属,其中有10个新种、新亚种首次发现为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系国内新记录。对其自然感染并殖吸虫囊蚴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
2015—2020年,从福建省尤溪县东南部华兰溪流域溪尾乡的埔宁村、溪尾村和汤川乡的赤墓村、珠建村等4个村,每村选1条水量较少、 1条水量较多的水沟作为调查点,采集淡水螺、蟹,对螺和蟹进行形态学分类,分离螺类并殖吸虫尾蚴和蟹类囊蚴并进行鉴定。用从蟹类分离的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各80条分别经口感染幼犬1只,感染后60 d起粪检查找虫卵,分别于感染后80、 100 d剖杀幼犬,收集成虫,对成虫进行形态学分类。共查获淡水螺类3种,共7 405只。其中,卫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1种,为放逸短沟蜷;斯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2种,分别为待定种拟钉螺和待定种洱海螺。埔宁村(拟钉螺)、溪尾村(拟钉螺)和赤墓村(洱海螺)等3个村的螺类斯氏并殖吸虫尾蚴的感染率分别0.39%(6/1 546)、 0.17%(2/1 179)和0.26%(5/1 898);珠建村的放逸短沟蜷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尾蚴,感染率为0.11%(1/917)。共查获蟹类5种319只,均为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分别为福建华溪蟹、永安博特溪蟹、尤溪博特溪蟹、福建南海溪蟹和待定种华南溪蟹。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总感染率为25.71%(82/319),平均感染度为7.34个囊蚴/蟹,感染指数为3.09。其中埔宁村的尤溪博特溪蟹、福建华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41.89%(31/74):溪尾村的待定种华南溪蟹、福建华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22.67%(17/75);赤墓村的福建华溪蟹、永安博特溪蟹、福建南海溪蟹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0.0%(21/70)。珠建村的福建华溪蟹、永安博特溪蟹、福建南海溪蟹的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3.00%(13/100)。囊蚴感染犬后分别获得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成虫12、 10条。福建省尤溪县东南部存在多种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和第二中间宿主蟹类,为中度感染风险的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闽江流域部分地区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囊蚴感染情况,为闽江流域并殖吸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闽江上游、上游周边和闽江中段等3个区域设置调查点,开展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囊蚴感染情况调查,鉴定所捕获溪蟹,双筛法收集囊蚴,镜检后计算溪蟹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和感染指数。结果 捕获溪蟹595只,囊蚴感染率为36.81%,闽江上游、上游周边及闽江中段3个区域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4.93%(78/142)、44.03%(59/134)、25.71%(82/319),不同区域溪蟹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P<0.05)。总体感染指数为5.90,3个区域感染指数分别为13.47、7.80、2.17,均为高度风险疫源地。查获溪蟹8种,除沈氏华南溪蟹未检出囊蚴外,其余7种均有感染,其中将乐华溪蟹和尤溪博特溪蟹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5.25%(77/118)和64.58%(31/48);不同蟹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6,P<0.05)。共检出囊蚴3种,分别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结论 闽江流域部分地区溪蟹并殖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人群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位于浙江东部,东经120°~122°,北纬29°~30°.境内主要山脉为四明山,辖余姚、鄞县、宁海、奉化等6个县(市).西北部多为山区、半山区,主峰海拔1 020m,主要河流是甬江[1].周德宏自1979年在宁海县山区的溪蟹体内发现肺吸虫囊蚴后,随即在全县开展了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普查及第一中间宿主、野生动物自然感染情况和虫科调查,先后发现了宁海拟钉螺和哈氏并殖吸虫,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还对病人诊断、治疗、疗效考核及对卫氏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探讨[2].2001年,笔者在宁海县余山村进行了肺吸虫中间宿主的调查,并用活囊蚴喂狗,建立动物模型后,再用环孢素A进行化疗,以观察药物疗效,为临床应用该药治疗肺吸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延平区肺吸虫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延平区肺吸虫病病原虫种、第一、二中间宿主和人群的感染率。方法收集全县10个乡镇38个村的淡水螺蛳与溪蟹标本并按常规检查其肺吸虫囊蚴,对葫芦山、吴丹、明洋三个村人群作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者抽血以EIJSA法检测肺吸虫抗体。结果发现的病原虫种为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和三倍体。第一中间宿主有二种螺蛳:放逸短沟蜷、小桥拟钉螺,因数量少没有检查。第二中间宿主有三种溪蟹,即:福建华溪蟹、福建马来溪蟹及华南溪蟹属一新种。三个村蟹标本检查囊蚴感染率为12.12%(8/66)。人群皮内试验的阳性率为7.08%(110/1554)。三个村人群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10.37%(55/530),6.53%(34/521),418%(21/503),三个村皮试阳性者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72%(7/55),11.72%(4/34),4.76%(1/21)。结论延平区为闽北肺吸虫轻度流行区,但局部地区为中度疫区。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粤北地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 方法 采集并解剖每处调查点山溪中螺蛳及溪蟹,查找并殖吸虫尾蚴和囊蚴。以所获囊蚴人工感染猫、犬,解剖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与GenBank里并殖吸虫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比对,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 里东、叟里元、下洞河、太坪和小坑5处调查点溪蟹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74.54﹪ (41/53)、68.91﹪ (32/47)、77.77﹪(24/32) 、76.92﹪ (40/52)和81.5% (22/27),溪蟹物种均鉴定为平和华溪蟹。与GenBank三平正并殖吸虫基因序列比对,5处成虫样本COI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5% 、100% 、99.5% 、99.5% 和100%,ITS2基因同源性为100%。大洞调查点的螺蛳检出并殖吸虫短尾尾蚴,感染率为0.058% (1/1,700),螺蛳物种鉴定为放逸短沟蜷,溪蟹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09﹪ (32/84),溪蟹物种亦鉴定为平和华溪蟹。大洞成虫样本COI基因与卫氏并殖吸虫同源性100%,ITS2基因与卫氏并殖吸虫同源性99.5%。 结论 粤北地区新发现三平正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5处,第二中间宿主为平和华溪蟹。5处疫源地虫种间无差异。卫氏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1处,第一中间宿主为放逸短沟蜷,第二中间宿主为平和华溪蟹。 关键词:并殖吸虫 ;尾蚴 ; 囊蚴 ;感染率 ; 放逸短沟蜷 ;平和华溪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雄市珠玑镇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调查点山溪采集螺蛳、溪蟹,按常规方法进行解剖,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鉴定并殖吸虫虫种。解剖粪便虫卵检查阳性之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制成染色标本比较。结果解剖132只蟹,检出感染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蟹97只,蟹鉴定为平和华溪蟹。阳性率73.48%(97/132)。感染度:7.43个囊蚴/只蟹,0.31个囊蚴/g蟹。感染指数1.70。猫、犬粪便检出并殖吸虫卵阳性率25.00%(6/24)。解剖虫卵检查阳性猫、犬,检获三平正并殖吸虫成虫16条。结论首次发现南雄市珠玑镇为三平正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Ⅱ级)。第二中间宿主为平和华溪蟹。保虫宿主有描、犬。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洛阳市溪蟹的并殖吸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确认洛阳市并殖吸虫病的疫源地。于2013年8月至2019年10月陆续在洛阳9县(市)监测点采集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实验室检测溪蟹并殖吸虫感染情况。囊蚴采用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 (CO1)基因进行鉴定。共捕获560只溪蟹,宜阳县、洛宁县、新安县、嵩县和栾川县发现并殖吸虫囊蚴,经形态学和PCR鉴定为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宜阳县溪蟹感染率和感染度最高,分别为58.33%和11.54个囊蚴/只,新安县、嵩县、洛宁县和栾川县溪蟹的感染率和感染度依次为25.93%和0.33个囊蚴/只、 19.64%和0.23个囊蚴/只、 11.96%和0.12个囊蚴/只、 6.17%和0.06个囊蚴/只。PCR结果显示,宜阳县、新安县、嵩县、洛宁县和栾川县溪蟹分离出的囊蚴样品扩增出的ITS2长度约500 bp,与斯氏并殖吸虫(GenBank登录号为KX129924.1)的相似性为98%~100%。提示宜阳县、洛宁县、新安县、栾川县和嵩县均为并殖吸虫病疫源地,其中宜阳县属于中度流行区,新安县、洛宁县、栾川县、嵩县为轻度流行区。  相似文献   

11.
广西那坡异盘并殖吸虫囊蚴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我们曾在广西那坡县发现一个肺吸虫病自然疫源地。现就对溪蟹中检出的囊蚴的观察作简要报道。 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 囊蚴的宿主为弯肢溪蟹(Potamon,flexum Dai,1980),检查33只,其中27只查见囊蚴,感染率为81.8%,获囊蚴1,550个,平均每蟹含囊蚴57.4个。检查12只10g以上的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衢州市开化县肺吸虫病的现况.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肺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82%,人群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5.69%,人群溪蟹生食率为28.41%.提示衢州市存在肺吸虫病疫源地,流行区人群中可能有隐性感染或近期感染病例,且肺吸虫感染与生食溪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浙江省金华地区并殖吸虫自然中间宿主和终宿主感染情况,并确定并殖吸虫虫种地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金华市的9个区(县)中,各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共27个调查点。现场采集标本,剖检淡水螺类,检查并殖吸虫尾蚴感染情况。以双筛水洗法检查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从囊蚴检查阳性的调查点收集猫、狗和溪边山坑的流浪猫粪便,以水洗沉淀法检查并殖吸虫虫卵。用分离自溪蟹的并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家犬获取成虫。测量尾蚴、囊蚴、虫卵和成虫的大小。提取成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殖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COI)和核糖体DNA第二间区(ITS2)的基因,测序后用BoiEdit软件分析其与其他11株并殖吸虫的同源性,利用MEGA软件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和琅琊镇与武义县白姆乡均发现并殖吸虫,第一、二中间宿主分别是放逸短沟蜷和浙江华溪蟹。婺城区沙畈乡的螺类和溪蟹的感染率分别为0.2%(2/1 088)和76.7%(46/60),溪蟹的感染指数为2.0。琅琊镇的螺类和溪蟹的感染率分别为0.1%(1/1 683)和53.0%(32/60),溪蟹的感染指数为0.9。武义县白姆乡的螺类和溪蟹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武夷山中段闽江流域并殖吸虫中间宿主蟹类种群及其感染情况,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和寄生虫资源库样本扩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4月,在武夷山山脉沙溪和富屯溪闽江水系的建宁县及其周边宁化、邵武、将乐、顺昌县开展调查,选择居民区附近山涧水沟采集溪蟹标本。根据雄蟹第一腹肢末节形态特征进行蟹种鉴定,采用直接压片法、双筛法检测捕获的溪蟹并殖吸虫感染。分离并殖吸虫囊蚴,根据囊蚴大小、囊壁厚薄和排泄囊及肠管形态鉴定囊蚴种类,并计算溪蟹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和感染指数。结果 建宁县及周边闽江流域6条水系存在将乐华溪蟹、福建华溪蟹、黎川华南溪蟹、林氏华南溪蟹、沈氏华南溪蟹、平肢华南溪蟹、恩氏博特溪蟹等7种溪蟹分布,在蟹体内检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43.6%(125/287)。将乐华溪蟹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7.1%(48/84)、26.2%(22/84)、61.8%(21/34);福建华溪蟹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2.6%(51/97)和30.9%(30/97);黎川华南溪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9%(5/72),此为该蟹卫氏并殖吸虫感染首次记录。建宁县调查点溪蟹多为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混合感染,并殖吸虫感染率为70.4%(76/108),平均每只感染溪蟹检出囊蚴15.3个、平均每克溪蟹检出囊蚴1.9个,囊蚴感染指数为20.5。建宁县周边调查点溪蟹体内检出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52.3%(56/107),平均每只感染溪蟹检出囊蚴9.8个、平均每克溪蟹检出囊蚴0.9个,囊蚴感染指数为4.6。结论 建宁县及周边闽江流域蟹类种群资源丰富,且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高,为高度感染风险的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西部系高山高原地带,从未发现过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患者及其中间宿主。本病主要流行于东部的四川盆地,据80个县(市)的调查,流行区遍布于盆地的各个方位。病原的第一中间宿主主要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有锯齿华溪蟹等18种淡水蟹(包括新发现6个新种及新亚种)。已发现豹猫和果子狸有自然感染,系野生动物保虫宿主。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衢州市开化县肺吸虫病的现况。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肺吸虫囊蚴感染率为6.82%,人群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5.69%,人群溪蟹生食率为28.41%。提示衢州市存在肺吸虫病疫源地,流行区人群中可能有隐性感染或近期感染病例,且肺吸虫感染与生食溪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清福建省淡水蟹类在34个各县市分布及其携带并殖吸虫情况。方法广泛收集各地溪蟹标本并鉴别种类,检查蟹体内感染并殖吸虫囊蚴种类与感染率。结果与结论发现在福建省已报告有福建华溪蟹等17种溪蟹和7种待报告的华南溪蟹属等新种。这些蟹体内发现感染有卫氏并殖等7种并殖吸虫囊蚴,总感染率为43.49%(3483/8009),显示福建省是一个并殖吸虫虫种和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类繁多的省份,人的感染也是此起彼伏的散在发生。  相似文献   

18.
光泽县肺吸虫病病原学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光泽县并殖吸虫病病原。方法 捕捉不同方位并殖吸虫第一、二中间宿主螺、蟹标本。检查螺蛳感染的并殖吸虫尾蚴和蟹的囊蚴,结果 在3个调查点中,5320只放逸短沟蜷无阳性发现;83只福建华溪蟹和角肢南海溪蟹,检出阳性36只,阳性率为43.37%,发现囊蚴99个,平均2.75%/只,0.34个/g,虫种为三平正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此外还发现有切头涡虫和蟹蛙蛭在蟹体的寄体。结论 光泽县为并殖吸虫中度流行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光泽县并殖吸虫病病原.方法捕捉不同方位并殖吸虫第一、二中间宿主螺、蟹标本,检查螺蛳感染的并殖吸虫尾蚴和蟹的囊蚴.结果在3个调查点中,5320只放逸短沟蜷无阳性发现;83只福建华溪蟹和角肢南海溪蟹,检出阳性36只,阳性率为43.37%,发现囊蚴99个,平均2.75个/只,0.34个/g,虫种为三平正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此外还发现有切头涡虫和蟹蛙蛭在蟹体的寄生.结论光泽县为并殖吸虫中度流行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乡以及晋城市辖区范围内并殖吸虫病流行环节及态势,为防治并殖吸虫病提供依据. 方法 调查当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阳性率,分离溪蟹中的囊蚴感染家犬,制备并殖吸虫特异抗原,选择部分人群做皮内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现场了解居民对食蟹与并殖吸虫的认知等情况.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第一中间宿主拟钉螺(Tricula)的阳性率为0.35%(6/1 688),第二中间宿主锯齿溪蟹(Potamon denticulatum)的阳性率为22.33%(67/300);人群皮内试验阳性率为7.97%(321/4 030),学龄期儿童占87.54%,男女皮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居民对食蟹与并殖吸虫病的知晓率为0. 结论 当地存在并殖吸虫疫源地,并殖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