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青年人脑出血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碧坤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4):1097-1097
为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998年1月~2003年1月我院35例青年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不包括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原发性脑室出血,并排除外伤性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绚照 《中原医刊》2003,30(23):3-4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青年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人脑出血病因较多,高血压病仅占20.8%,临床出现定住体征者占45.8%,死亡6例,死亡率25%。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病因较多,临床表孕不典型,易误诊,病情进展快,治疗方法有别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3月-2012年2月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青年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性别、病因、危险因素、预后。结果本组139例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也是最常见的病因,68.2%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青年脑出血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最主要原因及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临床上应加强对青年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减少青年人脑出血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探讨青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比较青年人和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76例开颅治疗的401n L以上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比较年轻人与老年人性别、病因、危险因素、血肿量、临床特点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病是青年人和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两组患者性别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出血量、手术清除血肿量均相当,但年轻人发病后即刻意识障碍率、术前意识障碍率、瞳孔变化率高,G C S评分低,手术时机较早,但预后与中老年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40m L以上年轻人高血压脑出血与中老年人相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同中老年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73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明确病因者57例(78.8%),病因不明者16例(21.2%),其中先天性血管畸形29例(39.0%),动脉粥样硬化26例(35.6%),烟雾病2例(2.7%),脑静脉血栓形成引发脑出血1例(1.4%)。主要危险因素有:原发性高血压、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家族史。经治疗痊愈53例(72.6%),显著进步10例(13.0%),死亡11例(14.4%)。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以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分析青年人脑卒中的病因,提高预防脑卒中的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14~45岁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结果:青年人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栓塞,青年人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脑血管畸形与动脉瘤。结论:探讨青年人脑卒中的病因,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青年人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壮年脑出血的病因、治疗与预后。方法对52例青壮年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0例,其中死亡2例,病死率10%。保守治疗32例中死亡6例,病死率18.7%。结论病因对青壮年脑出血的预后至关重要,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青年人脑卒中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许多找不到病因的病例病因得以突破,随着对这些病因的深入理解,发现青年人脑卒中的许多病因是可以发现并可以预防的。方法 对本院近7年收治的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妇产科的病例共314例,其中脑梗塞组144例,脑出血组170例,均经过严格筛选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通过多方检查,力求找到尽可能有关的病因。这些病例均来自贵阳市及周边二十余县市的治于医院的贵阳市及周边地区的病例。结果 提示脑梗塞与脑出血的病因与国内外报导基本接近,但也有其特殊性,其中脑出血病与诱因与饮酒吸烟关系密切。结论 通过对这些患者诱因的探讨,发现青年人脑梗塞的主要病因似为动脉硬化,栓塞性血管病,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等,脑出血的病因为高血压和血管发育异常。它们与老年患者病因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此外,我省脑出血的病因和诱因中大量饮酒显得较为突出。这些对青年人脑卒中的预防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危险因素,为年轻人脑卒中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787例脑出血中43例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与中老年脑出血无显著差别,大部分预后较好。结论:控制危险因素是降低卒中发生率、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生活习惯应从青少年期抓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同期青年组和老年组AMI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青年人AMI与老年组AMI在主要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并发症、预后、危险因素等均有不同。结论:青年人AMI症状典型、梗死部位局限、并发症少、预后好,吸烟、过度劳累、酗酒等是青年人AMI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临床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涌 《广州医药》2000,31(4):21-23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糖升高与临床表现的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对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脑CT的发迹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升高可使病情加重,脑功能恢复不良,并发症及病死率增高;但CT显示脑出血量与血糖正常组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糠水平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部位及预后。方法将112例临床资料(包括头颅CT、MRI检查和脑血管造影)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为血管畸形(47.3%)、高血压(42.8%)、其它原因(9.9%)。出血部位:血管畸形引起多在脑叶,高血压所致多在基底神经节。预后:痊愈、好转率74.1%、病死率25.9%: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前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后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防治至关重要。本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74例青年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病、血脂异常、长期吸烟、饮酒等为青年人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动静脉畸型、颅内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外伤为常见的病因。青年人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头颅CT特点对本病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治愈好转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将本院5年来住院的252例脑出血患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析老年人脑出血的临床特点、预后。结果:老年组头痛症状(35.4%),脑叶出血(20.5%),(P均<0.01);动脉硬化(90.8%),死于MSOF(33.3%),(P均<0.05),与非老年组比较有显差异。结论:老年人脑出血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态硬化;脑叶出血较常见,常见死亡原因为脑疝、MSOF。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血管意外危险因素、病因、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18~50岁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梗死和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逐项分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结果:梗死组43例(59.7%),出血组29例(40.3%),治愈29例,好转32例,无效7例,死亡4例。梗死组和出血组的病因均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最多(65.2%),梗死组其他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脑卒中、心房颤动;出血组则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肾性高血压。青年人脑卒中以30~40岁居多(76.2%)。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青年人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对青年人较早有效地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的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青年人卒中的发生率、复发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40例高海拔地区青年人脑出血的特点分析,结果发现:非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动静脉畸形的比例约占75%,明显高于平原地区比例。  相似文献   

17.
53例青年肝硬化临床分析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李芳霞武乡县人民医院杨晋田本文对同期收治的53例青年肝硬化(15一35岁)和中年人肝硬化(36—60岁)53例进行比较分析,并就青年人肝硬化的临床特点,病因及预后进行了探讨。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预后。方法:将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01例)与对照组(115例),对两组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与对照组病因存在差异,老年组病情重,伴随疾病多,预后差。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青年人相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侧脑出血的发病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复习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该病发病率低,病因复杂,以高血压多见,临床表现可以与病灶不符,治疗多同一般脑出血,手术治疗须更加谨慎,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结论提高神经科医师对双侧脑出血的认识有助于对本病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5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于入院24 h内测得的血钠浓度,分为低钠血症组54例,非低钠血症组1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低钠血症组54例中,发生昏迷18例,死亡11例;非低钠血症组196例中,发生昏迷7例,死亡6例.结论:脑出血并发低钠血症者昏迷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非低钠血症者,因此,应针对病因积极进行治疗,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