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福康 《华西医学》2008,23(2):348-348
目的:探讨比目鱼肌肌瓣用于小腿软组织缺损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及临床治疗结果。方法:3年来,采用比目鱼肌肌瓣(顺行、逆行)转移、比目鱼肌肌瓣(顺行、逆行)部分转移、比目鱼肌翻书样转移等方法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结果:18例创面均得以修复,同时也促进了骨折愈合,唯局部略高出正常组织。结论:小腿中、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比目鱼肌肌瓣转移,方法简便,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治疗胫骨的疗效。方法:对17例胫骨中上段胫侧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的患者,采用腓肠肌内侧头顺行肌瓣转移结合游离植皮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7例均得到随访,所有转移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腓肠肌内侧头顺行肌瓣转移结合游离植皮治疗胫骨中上段创中上段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腿中下段因外伤或感染引起胫骨外露者治疗常较困难。我院1990年以来用双蒂排肠肌肌皮瓣修复9例10侧小腿下1心的软组织缺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其中1例病损肢体为双侧。年龄18~53岁。病程<10年7例,>20年2例。6例肢体患胜骨骨髓炎并发广泛溃疡,2例肢体为外伤引起的胶骨外露,另1例患者双侧肢体为医前区糜烂溃疡。病灶清除术后,采用双蒂胖肠肌内侧头肌皮瓣8例,1侧肢体用其外侧头肌皮瓣加胖肠肌内侧头推进肌皮瓣,另1侧肢体为其内侧头肌皮瓣加比目鱼肌内侧头逆行转移。手术方法:从胭窝模纹正中线下…  相似文献   

4.
胫前软组织缺损多由外伤所致,因小腿胫前软组织少,伤后多有骨外露,很难愈合。作者2003年5月~2008年3月采用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和内侧腓肠肌肌瓣加自体中厚皮移植联合应用,治疗小腿中上段轴向大范围软组织缺损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1~65岁。部位均位于小腿中段和上段、纵向范围较大。其中新鲜小腿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3例,其余均为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造成骨或钢板外露,合并骨感染5例,骨外露范围5 cm×12 cm~6×18 cm。1.2方法受区处理:新鲜缺损创面先彻底清创,骨折内固定,陈旧性创面术前病房反复换药,根据细菌培养应用抗菌素,术前3 d每日以0.1%新洁尔灭浸浴创面,并以抗菌纱布湿敷。手术时沿软组织缺损创缘作切口,切除创缘部分老化或失活组织,造成新鲜受区创缘,感染的组织,包括坏死感染的骨组织应予彻底清除。肌瓣及筋膜皮瓣的设计:所有腓肠肌肌瓣均采用近端蒂。筋膜皮瓣轴线位于胫骨内侧髁与内踝与跟腱中点的连线上,根据小腿内侧健康皮肤组织条件及创面缺损情况选择近端或远端蒂、筋膜皮瓣的大小以及合适的旋转点,缺损创缘和筋膜瓣之间无正常组织间隔。肌瓣及...  相似文献   

5.
小腿下段软组织广泛挫伤软组织缺损,严重的小腿下端的烧伤造成骨外露或继发创伤后化脓性骨髓炎,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的深层,小腿遭受创伤后往往损伤相对较轻,从而为肌瓣的成活提供可能。2005-06-2009-12笔者对小腿下段软组织广泛挫伤软组织缺损并软组织缺损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整形外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逆行或顺行小腿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足背、膝关节的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足底外侧慢性溃疡1例。除1例手术皮瓣远端有2 cm的坏死外,9例皮瓣完全成活。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例,均为男性,年龄11~49岁,平均年龄32岁。均伴有骨、关节及肌腱等一种组织和多种深部软组织外露,最大缺损面积为11 cm×10 cm。转移皮瓣最大12 cm×11 cm,最小5 cm×4 cm,蒂长6~10 cm。9例为逆行转移,1例为顺行转移。其中7例逆行转移修复跟腱及跟骨外露,1例逆行转移修复足底溃疡,1例逆行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皮瓣转移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胫前软组织缺损手术病例资料,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腿前外侧皮瓣、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健侧小腿内侧桥式皮瓣的适应证、成活率、感染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3例均成活,胫前软组织缺损均得到修复.其中小腿内侧桥式皮瓣4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2例发生轻度感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健侧小腿内侧桥式皮瓣均未发生感染病例.结论 根据胫前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周围组织情况选用不同的皮瓣、肌瓣转移覆盖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胫腓骨骨折是长骨骨折中最多发的一种,而由于胫骨上段内侧1/3位于皮下,易发生开放性骨折,若伴有胫前皮肤缺损感染,长时间胫骨外露,易发生胫骨坏死及感染致骨髓炎,严重时可导致病人肢体截肢.2009年9月10日我院收治1例右侧胫腓骨骨折、胫骨内固定术后、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约15 cm×30 cm、胫骨近端及钢板外露的病人,我院采取腓肠肌肌瓣移植修复胫骨上段缺损组织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胫前软组织缺损多由外伤所致,因小腿胫前软组织少,伤后多有骨外露,很难愈合.作者2003年5月~2008年3月采用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和内侧腓肠肌肌瓣加自体中厚皮移植联合应用,治疗小腿中上段轴向大范围软组织缺损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结合二期皮片移植治疗小腿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结合二期皮片移植对20例小腿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上述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结果转移肌瓣及皮片均成活,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局部外形好。结论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结合二期皮片移植治疗小腿皮肤缺损,因其明显缩短一期手术时间、操作方便、血供可靠、易成活、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以来,我们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65例,经精心观察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5例,男46例,女19例,19~67岁。软组织缺损部位:足跟部16例,足底21例,足跟及外踝13例,足跟及内踝9例,足跟足底6例。缺损面积2 cm×3 cm~12 cm×25 cm。应用足底外侧皮瓣进行软组织缺损修复17例,足底内侧皮瓣12例,足背皮瓣12例,小腿内侧逆行皮瓣9例,小腿外侧逆行皮瓣11例,内踝上皮瓣4例。2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2例移植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发现因血肿压迫而影响静脉回流1例,动静脉均有血栓形成1例。…  相似文献   

12.
1991~2000年 ,作者对外伤性胫骨骨折手术内固定后出现钢板外露、胫骨外露等胫前软组织缺损 ,行轴型皮瓣肌皮瓣修复58例 ,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中男40例 ,女18例。年龄12~52岁。均为外伤后胫骨骨折固定术后出现钢板外露或胫骨外露。均单侧肢体单块轴型皮瓣修复。皮瓣类型 :小腿内侧19例 ,小腿外侧25例 ,岛状瓣2例 ,腓肠肌内侧头肌8例 ,腓肠肌外侧头肌3例 ,皮瓣面积5cm×8cm~8cm×20cm ,肌皮瓣面积8cm×12cm~10cm×20cm ,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和肌皮瓣修复。方法:2005—12至今,对12例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采用腓肠肌肌皮瓣、比目鱼肌肌瓣、小腿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内踝上皮瓣等6种皮瓣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2例皮瓣中,除1例内踝上皮瓣因严重淤血未存活外,余存活良好,该例后采用比目鱼肌肌瓣加肌瓣外植皮修复。术后随访1~4a,所修复的小腿及足恢复良好功能。结论:皮瓣和肌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但小腿及足部软组织情况,血管条件,创面部位也需认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小腿远1/3内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8月-2009年8月对48例小腿远1/3内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在小腿内侧区沿大隐静脉设计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面积5 cm×8 cm~15 cm×20 cm.结果 术后3例皮瓣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瓣转移修复胫骨近端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16例患者胫骨近端骨外露创面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联合内侧半比目鱼肌瓣转移术治疗。男11例,女5例;年龄20~46岁,平均37岁。胫骨近端骨外露创面范围为(12.0 cm×11.0 cm)~(16.5 cm×14.0 cm)。双肌瓣修复胫骨近端骨外露创面后,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创面直接缝合。 结果术后所有肌瓣全部成活,肌瓣没有发生血管危象。有1例发生受区小的植皮坏死,经游离植皮修复后愈合。术后随访2.5~4.5年,平均3.5年,骨折愈合牢固。受区和供区外形较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修复胫骨近端较大的骨外露创面,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肌皮瓣在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2009年,收治8例,由各种原因所致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感染、深部腔隙,缺损范围约6 cm×4 cm~15 cm×10 cm.应用带胫前动脉皮支的皮瓣和肌支的胫骨前肌瓣逆行转移修复,皮瓣切取范围8 cm×5 cm~17 cm×12 cm.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7例伤口Ⅰ期愈合,随访2~24个月,皮瓣无破渍,感染,色泽好,不臃肿.结论:胫前动脉肌皮瓣适用于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特别是伴有感染、深部腔隙者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Ⅲ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处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骨科应用以胫后动脉为蒂半比目鱼肌瓣治疗对侧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7例(男性15例,女性2例)。患者年龄为26~49岁(平均36岁)。软组织缺损的面积为8 cm×8 cm~13 cm×7 cm。肌瓣和血管蒂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肌瓣全部成活,术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其中1例发生肌瓣远端小块植皮坏死,经2周换药处理自然愈合。术后随访2.8~5.5年,平均3.9年,胫、腓骨骨折全部愈合,受区外形较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治疗对侧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24例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将我们近些年对胫前软组织采用皮瓣修复的各种手术方式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7~68(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重物压砸伤7例,烧烫伤4例,糖尿病慢性溃疡4例。均合并有胫骨外露,其中伴骨折16例,慢性骨髓炎3例。缺损部位与皮瓣类型本组胫前上1/3缺损,采用隐动脉皮瓣转移修复5例,腓肠肌内侧肌皮瓣4例。胫前中1/3缺损,采用胫后动脉皮瓣修复4例,小腿后侧筋膜皮瓣修复3例。胫前下1/3缺损,采用外踝上皮瓣转移修复8例。  相似文献   

19.
胫前软组织缺损多由外伤所致,因小腿胫前软组织少,伤后多有骨外露,很难愈合。作者2003年5月--2008年3月采用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和内侧腓肠肌肌瓣加自体中厚皮移植联合应用,治疗小腿中上段轴向大范围软组织缺损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背景:胫骨近端是骨肉瘤第二个好发部位,由于其缺乏肌瓣的解剖特点,保肢手术后容易使重建的假体直接暴露于皮瓣下,缺乏合适的软组织覆盖,引起皮瓣坏死、感染发生.目的:观察胫骨近端骨肉瘤瘤段切除后,腓肠肌内侧头旋转覆盖软组织缺损,重建伸膝装置的效果.方法:纳入2001-01/2008-06经病理确诊的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27例,按Enneking分期均为ⅡB期.采用骨肉瘤的新辅助化疗方法(Bacci,IOP/OS-N4)治疗后,切除瘤段,定制假体重建,采用内侧带蒂腓肠肌肌瓣旋转覆盖缺损软组织并重建伸膝装置的保肢方法.按MST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平均随访期53.1个月.27例患者中2例(7%)因肺转移在重建后2年内死亡;1例(4%)因重建后感染,最终行截肢术.24例保肢成功的存活患者未发生肿瘤复发及肺转移,MSTS评分平均25.1分.结果提示采用瘤段切除,定制假体重建,内侧带蒂腓肠肌肌瓣旋转覆盖缺损软组织并重建伸膝装置的保肢方法,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胫骨近端骨肉瘤,近期重建效果良好,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