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核心蛋白 (HCVC蛋白 )致癌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STPs)。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HCVC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CV C ,分别与环AMP反应分子 (CRE)、血清反应因子 (SRF)、血清反应分子 (SRE)、活化蛋白 1(AP 1)及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重组表达质粒共转染肝门部胆管癌细胞株 (QBC939) ,通过检测转染后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确定与HCVC蛋白作用的信号转导分子。结果 HCVC蛋白通过NF κB介导的STPs ,使荧光素酶比活性较正常对照增高 7倍 ;而HCVC蛋白并不能激活QBC939细胞中与 pAP 1、pCRE、pSRF和pSRE相关信号转导途径。随着 pcDNAHCV C转染量的增多 ,NF κB被活化的程度也升高 ,两者呈剂量依存关系。结论 HCVC蛋白活化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中NF κB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阻断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突变核转录因子-kB抑制蛋白αⅠkBα质粒(mⅠ-kBa)转染肝门部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及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的QBC939(QBC939HCVC ),凝胶迁移率电泳(EMSA)检测mⅠkBa质粒转染的QBC939和QBC939HCVC 细胞中NF-kB DNA结合活性;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m-Ⅰ kBa质粒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中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表达的影响。结果 转染mⅠkBa质粒组的QBC939和QBC939HCVC 细胞放射性浓聚影明显淡于非转染组,密度计成对扫描显示,转染组和非转染组相对信号密度有明显差异;转染突变型ⅠkBa质粒的QBC939和QBC939HCVC 细胞中MDR-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转染组。结论 转染mⅠkBa能明显逆转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多药耐药性。阻断NF—kB活性有望成为肝门部胆管癌基因治疗新策略的“靶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阻断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 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突变核转录因子 κB抑制蛋白αⅠκBα质粒 (mⅠκBα)转染肝门部胆管癌细胞株 (QBC93 9)及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HCVC)的QBC93 9(QBC93 9HCVC+) ,凝胶迁移率电泳 (EMSA)检测mⅠκBα质粒转染的QBC93 9和QBC93 9HCVC +细胞中NF κBDNA结合活性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 )检测转染mⅠκBα质粒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中MDR 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P GP )表达的影响。结果 转染mⅠκBα质粒组的QBC93 9和QBC93 9HCVC +细胞放射性浓聚影明显淡于非转染组 ,密度计成对扫描显示 ,转染组和非转染组相对信号密度有明显差异 ;转染突变型ⅠκBα质粒的QBC93 9和QBC93 9HCVC +细胞中MDR 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转染组。结论 转染mⅠκBα能明显逆转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多药耐药性 ,阻断NF κB活性有望成为肝门部胆管癌基因治疗新策略的“靶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基因表达对其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体外合成的人NF-κB p65的siRNA转染入胆管癌细胞QBC939。RT-PCR测定细胞内NF-κB p65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F-κB亚单位p65的DNA结合活性的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法检测p65基因表达下调对QBC93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合成的人NF-κB p65 siRNA有效抑制了QBC939细胞中NF-κB p65 mRNA的表达(P0.01),同时ELISA结果显示,靶向NF-κB p65 siRNA组的p65亚单位与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DAPI核染色、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观察显示下调p65基因表达能够诱导QBC939细胞凋亡。结论 NF-κB p65的siRNA在胆管癌细胞QBC939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沉默其表达可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黄素在体外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用大黄素作为干预因素,时间效应组以含大黄素的培养液分别培养QBC939细胞不同时间,剂量效应组分别用不同浓度大黄素的培养液与QBC939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2 (b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Akt、磷酸化Akt (p-Akt)、核因子(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10、20、40、80 μmol/L大黄素对QBC939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7.3%、28.6%、46.5%和66.4% (P <0.05),bcl-2、p-Akt、NF-κB、p-NF-κB、mTOR、p-mTOR表达明显下降,Akt表达无变化.结论 大黄素抑制QBC939细胞增殖,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义CD147分子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含反义CD147分子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将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分为三组:(1)反义CD147组,运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as CD147-pc DNA3.1(-)转染QBC939细胞;(2)空质粒组,运用pc DNA3.1(-)空质粒转染QBC939细胞;(3)对照组,运用DMEM常规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各组QBC939细胞的生长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对三组QBC939细胞中的CD147、MMP-2、MMP-9、TIMP-2的m RNA表达水平及其对应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反义CD147分子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MTT法检测显示:三组QBC939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对数生长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RT-PCR法检测显示:反义CD147组QBC939细胞中CD147和MMP-2分子的m RNA表达均低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P0.05),且空质粒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义CD147组QBC939细胞中MMP-9和TIMP-2分子的m RNA表达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反义CD147组QBC939细胞中CD147和MMP-2分子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空质粒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反义CD147组QBC939细胞株中MMP-9和TIMP-2分子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反义CD147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生长无影响;(2)反义CD147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MMP-9和TIMP-2的m RNA表达及对应蛋白表达无影响;(3)反义CD147降低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CD147和MMP-2的m RNA表达及对应蛋白表达,可能会降低胆管癌细胞株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cDNA转导至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后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介导125I摄取的影响。方法:将扩增出的hNIS基因cDNA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筛选后的亚克隆hNIS编码至真核表达型载体PDC316中,经脂质体途径导入胆管癌细胞(QBC939),建立新细胞系(QBC939-A) 。同时设立空质粒(QBC939-B)转染和空白(QBC939-C)对照组。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2,3,6 d细胞内hNIS-mRNA表达水平和1,2,3,6 d的125I摄取情况。结果:建立了能稳定表达hNIS基因的新型细胞系QBC939-A。hNIS-mRNA表达水平检测显示,QBC939-A于3 d表达量达高峰,与QBC939-B和QBC939-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QBC939-A细胞的摄碘能力在转染后3 d达高峰,较QBC939-C高14倍,较QBC939-B高16倍。结论:rhNIS基因转导至胆管癌细胞足以在短期内介导125I的摄取,为介导125I靶向治疗胆管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钠/碘同向转运体(hNIS)基因cDNA转导至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后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介导125Ⅰ摄取的影响.方法 将扩增出的hNIS基因cDNA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筛选后的亚克隆hNIS编码至真核表达型载体PDC316中,经脂质体途径导入胆管癌细胞(QBC939),建立新细胞系(QBC939-A).同时设立空质粒(QBC939-B)转染和空白(QBC939-C)对照组.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2,3,6 d细胞内hNIS.mRNA表达水平和1,2,3,6 d的125Ⅰ摄取情况.结果 建立了能稳定表达hNIS摹因的新型细胞系QBC939-A.hNIS-mRNA表达水平检测显示,Q13C939-A于3 d表达量达高峰,与QBC939-B和QBC939-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QBC939-A细胞的摄碘能力在转染后3 d达高峰,较QBC939-C高14倍,较QBC939-B高16倍.结论 rhNIS基因转导至胆管癌细胞足以在短期内介导125Ⅰ的摄取,为介导125Ⅰ靶向治疗胆管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对人胆管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构建针对survivin基因的siRNA和对照siRNA,将QBC939人胆管癌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siRNA-survivin转染组,对照siRNA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转染后,首先用Western blot检测未转染QBC939细胞和QBC939/siRNA(-)细胞及QBC939/siRNA(+)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验证干扰效果,继而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激酶活性测定和Western blot检测以上3种状态的QBC939细胞的凋亡情况,caspase-3的活性和caspase-3,caspase-9及procaspase-9凋亡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QBC939/siRNA(+)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未转染的QBC939细胞(P<0.05),而QBC939/siRNA(-)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与未转染的QBC939细胞比较,QBC939/siRNA(+)细胞凋亡明显增加,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明显上调,而procaspase-9表达降低(均P<0.05);上述指标在QBC939/siRNA(-)细胞与未转染的QBC939细胞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可能通过促进procaspase-9的活化阻止caspase-3和caspase-9的激活,从而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