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寻找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如何消除或减轻日常腰部酸痛困及臀腿隐痛,预防和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应用乌鸡白凤丸治疗组患者70例,并设非乌鸡白凤丸治疗对照组70例。两组内接受非手术治疗者各64例,接受手术治疗者各6例。经3个月治疗,接受非手术治疗患者,治疗组49例,对照组17例腰部酸痛困或臀腿隐痛腰部酸痛困或臀腿隐痛消失。治疗期间未复发,治疗组55例,对照组34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治疗组2例腰部酸痛困或臀腿隐痛消失;治疗期间未加重,治疗组3例,对照组3例。  相似文献   

2.
林秋燕 《妇幼护理》2023,3(21):5281-5283
目的 探讨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乌鸡白凤丸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50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信封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75 例。参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 研究组采用乌鸡白凤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卵泡发育情况、各项性激素水平、内分泌指标及血脂指标。 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卵泡发育情况、各项性激素水平、内分泌指标以及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囊卵巢 综合征患者采用乌鸡白凤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调节激素水平,改善其卵泡发育,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2HRZS(E)/4HR方案加乌鸡白凤丸治疗初治肺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乌鸡白凤丸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对20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二组均采用2HRZS(E)/4HR方案抗痨治疗,治疗组加用乌鸡白凤丸。对比二组患者在二个月强化期及六个月疗程结束时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痰结核杆菌转阴率。X线胸片病灶的吸收率、空洞闭合率,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治疗加用乌鸡白凤丸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我院1976年~1995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6例,均经X线摄片、CT扫描和临床确诊。随机分为①电脑中频治疗组62例;②超短波治疗组61例;③按摩组63例。3组平均年龄31·39士3.36岁,性别无差异。3组治疗方法均按一般诊疗常规进行。疗效标准:显效:经14次治疗后腰痛与放射性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自如,脊柱侧弯畸形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好转:经14次治疗后腰痛与放射性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改善,直腿抬高试验>50“o有效:经14次治疗后腰痛与放射性腿痛减轻,腰部活动范围增加,直腿抬高试验<50o;无效:治疗14次后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乌鸡白凤丸对卵巢癌术后复发患者中位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卵巢癌术后复发患者7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乌鸡白凤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位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95%与对照组68.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度、Ⅳ度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肿瘤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乌鸡白凤丸对卵巢癌术后复发有较高治疗效果,能有效延长中位生存期,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温热式低周波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60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28~55岁;病程1个月~16年;临床表现为腰部酸痛,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查体:单侧或双侧腰肌压痛,腰骶部常有广泛性压痛;部分患者腰椎生理弯曲消失;腰椎X线片未见异常。治疗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相似文献   

7.
局部封闭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 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我们诊治骶髂关节错位导致慢性下腰痛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68例中,男18例,女50例;年龄38~55岁,平均44岁;病程2个月~3年;有腰部扭伤史25例。临床表现:腰部酸痛25例,臀上部痛49例,臀痛并放射同侧膝以上酸痛25例,放射至小腿后侧酸痛8例。骶髂关节压痛54例,叩击痛64例,患侧髂后上嵴高于健侧47例,低于健侧10例,床边试验阳性25例,4字试验阳性46例,下蹲试验阳性60例,耻骨联合叩击试验阳性37例,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31例。全部病例进行了骨盆正位X线片检查,患侧髂嵴最高点偏高37例,偏低13 例,耻骨联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的5例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临床观察、动态CT扫描和随访的治疗方法。结果全部病例5例均首先行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最终改行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成功,血肿消失或明显减小,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年龄超过70岁,有明显的脑萎缩,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证据者允许选择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全麻前后安置截石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前后安置截石位对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全麻后安置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全麻前安置截石位。观察两组术后下肢疼痛、腰部酸痛和有无压疮的发生。结果对照组9例下肢疼痛,8例腰部酸痛,观察组1例下肢疼痛,1例腰部酸痛。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压疮。结论在麻醉前、患者意识清醒可以配合的情况下进行截石位安置,患者术后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好、费用低的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对132例患者共176条浅静脉曲张下肢行河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改进的微创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2年。结果所有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均被剥除,手术时间30~70 min,术中出血50 ml左右,术后无血肿,随访1~2年无复发。大部分患者患肢曲张静脉消失,少留痕迹;肿胀、酸困不适、沉重感减轻或消失,效果理想。结论该手术是一种成本效益俱佳的微创手术,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与比较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与超声引导介入性硬化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及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460例患者分为2组进行治疗:(1)介入组:在门诊对231例患者进行超声引导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后复发41例,介入治疗后复发2例),治疗后除5例患者效仿手术后治疗加用药物治疗外,其余139例未作特殊处理;(2)手术组:在手术室对229例住院患者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药物治疗3~6个月(达菲林或诺雷德,1人用孕三烯酮)。结果介入组231例中215例(93.1%)1次治疗结束即刻超声显示囊肿消失,患者自行离开诊室;余16例中11例为双侧囊肿,每次治疗一侧共治疗2次;另5例5个囊肿因1次治疗不彻底,进行了2次治疗。介入组治疗后随访到144例患者(62.3%),失随访87例,超声显示囊肿完全消失77例,囊肿缩小、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40例,27例囊肿复发(18.8%);治疗后怀孕足月分娩13例。手术组229例中226例行囊肿剔除术(98.7%),卵巢切除并随之切除囊肿3例,住院3—29d(平均9.2d),术后随访到130例患者(56.8%),失随访99例。其中发生输卵管妊娠1例,11例宫内孕中孕5个月胎死宫内1例,足月分娩3例;术后囊肿复发24例(18.5%)。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性硬化治疗与手术治疗均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与手术治疗比较,介入治疗费用低,无需住院,治疗痛苦小,手术后或介入治疗后囊肿复发时可再次治疗,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24例创伤性头晕头痛患(治疗组)进行电化后的活血化瘀药物自攒竹穴导入治疗,对照组24例进行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20例,症状减轻4例;对照组症状消失5例,症状减轻3例,无改善16例,且治疗组症状消失比对照组平均提前7.5d。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陵  阳小云 《现代康复》2001,5(12S):89-89
目的:观察超声波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心电图变化。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随机分为超声波综合治疗组(超声组)3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药物治疗方案一致。超声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额外接受心前区超声波治疗。结果:21h后,超声组显效21例,改善7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0例,改善11例,总有效率70%,结论:超声联合药物治疗冠心病,能迅速改善冠心病患心肌缺血的症状,并有利于心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牙周非手术治疗重度牙周炎中辅助半导体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牙周非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牙周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其牙周附着丧失水平(AL)、牙周袋深度(PD)、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PD、AL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在行牙周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半导体激光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牙的牙周附着丧失水平和牙周袋,减轻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内异症患者实施保守手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52例,半保守手术(切除子宫但保留卵巢的内分泌功能)48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于术后1周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mg/d,连续6个月;对照组未服任何药物,所有患者均随访3~5年。结果:治疗组50例中完全缓解41例(82%),部分缓解6例(12%),复发3例(6%);对照组50例中完全缓解25例(50%),部分缓解13例(26%),复发12例(24%)。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症状的完全缓解以及术后复发的控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复发率明显增加,且术后复发时间提前。治疗组患者服药期间均发生闭经,无异常阴道出血,也无恶心、呕吐、潮热、盗汗症状,服药后体重无明显增加,无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异常。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内异症术后患者巩固治疗,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52例脑膜瘤患者手术治疗后按接受与未接受HBO治疗、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进行分组,追踪观察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①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接受HBO治疗的HBO组56例中复发12例(21.4%),死亡3例(5.4%),对照组分别为18例(18.8%)、8例(8.3%),Z组复发率及死亡率相近。②按年龄分组比较,未接受HB0治疗的≤30岁组复发率为62.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③病理类型比较,与其它脑膜瘤比较,脑膜上皮细胞型、非典型型、间变型等易复发(P〈O.01)。④肿瘤大小关系比较,肿瘤越大,复发率越高,但两者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HBO治疗对脑膜瘤的复发及死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牙周炎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联合头孢氨卡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牙痛现象消失的时间均在12.4-2.0h.未出现牙龈出血或溢血的患者占92.1%.患者的口腔恢复良好的比例为97.3%;对照组患者的牙痛现象消失的时间在21+2.0h,未出现牙龈出血或溢血的患者占76.3%,患者的口腔恢复良好的比例为84.2%,观察组的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联合头孢氨苄在治疗牙周炎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妈富隆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妈富隆联合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接受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钳夹或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其中46例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3~6个月,另40例未服药患者为对照组,随访3~24个月.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月经恢复、超声下内膜厚度及再次宫腔镜检查结果 等,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服用妈富隆组患者月经过多状况恢复正常,超声或再次宫腔镜检查有3例(3/46)内膜息肉复发,服药组患者月经中期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同期接受宫腔镜治疗的未服药组,则有10例(10/40)内膜息肉复发.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手术联合服用妈富隆可有效改善月经过多状况.减少内膜厚度及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excimer laser atherectomy,EL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治疗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48例,接受ELA联合DCB治疗的24例患者为实验组,接受普通球囊联合DCB的24例患者对照组,Rutherford分级为2~5级。记录患者手术过程、术中并发症、踝肱指数和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平均年龄72.1岁,共26条患肢,49处血管病变,34处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对照组平均年龄74.1岁,共27条患肢,41处血管病变,32处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实验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穿孔、远端栓塞等并发症,有2例腓动脉和2例胫前动脉因ELA治疗后出现限流性夹层植入补救性支架;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52上升至术后0.89;19条患肢(19/20)静息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0例(10/11)溃疡已愈合,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溃疡症状未明显改善再次入院介入干预。对照组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63上升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介入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和内科药物治疗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的效果,观察干预后再发脑卒中的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 2l例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A组8例患接受颈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B组13例患接受内科药物治疗;1年半后分别随访临床和超声波检查。结果 A组8例手术患支架放置成功,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为70%~98%,术后狭窄程度小于10%,除l例偶发1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外,其他患未出现脑血管病发作;B组9例(9/13)患再次发生脑卒中(其中4例患出现TIA发作,2例死亡),另4例(4/13)患病情无变化,超声波检查发现7例(7/11)患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动脉粥样斑块增多增大,管腔进一步狭窄。结论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中短期疗效优于内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