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王凤华  张和武 《医药导报》2002,21(3):149-150
目的:探讨老年涂阳肺结核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组51例,用全程督导2H3R3Z3S3/4H3R3方案治疗,设青年组106例作对照观察.结果:老年组痰菌阴转率93.3%,青年组97.1%.随访2 a,复发率老年组11.1%,青年组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涂阳肺结核2H3R3Z3S3/4H3R3全程督导化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学会做三件事 人一辈子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与今天之间有扇后门,今天与明天之间有扇前门。  相似文献   

4.
梁荣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0-141
目的观察分析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初始涂阳肺结核的效果,为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初始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资料,均采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观察不同年龄阶段(中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本科完成疗程,治疗满6个月,转阴503例(90.5%);对比各年龄阶段的治疗效果,同个时间点的转阴率比较,老年组的转阴率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科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初治凃阳肺结核治愈率复合国家>85%的要求,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低于非老年患者,因此对疑似肺结核的老年人应提倡早登记、早确诊、早治疗,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期间应加强观察病情以便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5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50例本院同期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2H3R3Z3E3/4H3R3化疗方案进行全程督导,规则治疗满疗程。结果①两组均出现空洞、咯血及合并感染等情况,对照组上述情况发生率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对照组治疗2个月末、4个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64.00%、76.00%、84.00%及86.00%,均明显小于观察组(分别为82.00%、90.00%、96.00%及98.00%)(P〈0.05,P〈0.01);但在治疗6个月末以及疗程结束时,两组痰菌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X线胸片吸收率为84.00%,明显低于观察组(98.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复发率为4.44%,明显小于对照组(2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治疗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采用2H3R3Z3E3/4H3R3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传染期出现延长,病灶吸收率较慢。  相似文献   

7.
8.
9.
3小儿感冒     
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临床以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和身痛为主证,俗称“伤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二季发病率较高。其范围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1 四根汤 组成 葛根、山豆根各8~15克,板蓝根15~20克,紫草根3~8克,生甘草6~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具体症状随症加减:热重加金银花、土茯苓;咳嗽加贝母、知母;纳差加六曲、山楂或炒麦芽、陈皮、炒莱菔子等;恶心、呕吐加藿香、佩兰;抽搐加蜈蚣、全虫;烦躁不寐加莲须、茯神或枣仁、夜交藤等。  相似文献   

10.
A3     
  相似文献   

11.
12.
13.
睡醒养神3分钟 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睡醒后应先在床上闭目养神3分钟再起来。这是因为刚醒来时大脑处于迷茫状态,血液黏稠,脑部缺血缺氧,容易跌倒,非常危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酸酶PTPMeg2对NIH3T3/STAT3CA细胞模型的增殖及STAT3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STAT3异常突变的细胞模型NIH3T3/STAT3CA,MTT法和裸鼠异体移植瘤实验分别用于观察PTPMeg2对NIH3T3/STAT3CA细胞体外和体内增殖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实验用于PTPMeg2与STAT3CA相互作用的研究,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用于转录活性的研究。结果 PTPMeg2对NIH3T3/STAT3CA细胞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TPMeg2对NIH3T3/STAT3CA细胞的转录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PTPMeg2的突变体(PTPMeg2C515S)和ShPTPMeg2则无效。结论 PTPMeg2对NIH3T3/STAT3C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的转录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小王是外企白领,因为工作紧张,一般有什么小病都是自己买药对付。这不,因为出现了全身倦怠、咳嗽、流鼻涕、轻微发烧等感冒症状,小王又在咨询同事老李。老李说:“你的症状上次我也出现过,我在药房买了一种一头白一头绿的胶囊类‘消炎药’(编者注:实际上是一种抗生素)吃了以后,病很快就好了。”听了介绍,小王也来到同—个药店买了那种“消  相似文献   

16.
火箭推进剂卫勤管理3×3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钟亮 《毒理学杂志》1999,13(3):160-162
大型运载火箭应用的常规液体推进剂有偏二甲肼、甲基肼、无水肼、四氧化二氮和低温推进剂液氧和液氢。前者为中等毒性物质,可致人中毒和化学烧伤[1~3],后者致人冻伤。在航天器发射过程中,若推进剂发生泄漏问题,均可能发生着火、爆炸、烧伤、中毒和窒息事故,引起星箭毁坏、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社会稳定。据不完全统计,40多年来,国内外共发生推进剂突发事故300多次,死亡260多人,中毒360多人,烧伤130多人。故对火箭推进剂卫勤管理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是航天卫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Smad3 WT、Smad3 EPSM及Smad3 3S-A 3种质粒稳转HepG2细胞株,探究单纯转染3种质粒及选择性上调p Smad3C、p Smad3L对HepG2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盒将Smad3 WT(野生型Smad3基因)、Smad3 EPSM(Smad3L区磷酸化位点突变)、Smad3 3S-A(Smad3C区磷酸化位点突变)3种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中,经G418筛选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法鉴定3种质粒稳转细胞株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相应质粒的HepG2细胞高表达目的蛋白,提示稳转细胞株构建成功。MTT结果显示,在缺乏TGF-β_1刺激情况下,转染3种质粒后对HepG2细胞增殖几乎没有影响,TGF-β_1能够诱导稳转细胞株的细胞增殖,且转染Smad3 EPSM质粒的HepG2细胞,较未转染、转染Smad3 WT或Smad3 3S-A质粒的HepG2细胞对TGF-β_1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减弱。细胞周期分析显示,TGF-β_1刺激下,转染Smad3 EPSM质粒组G_0/G_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而转染Smad3 3S-A质粒组G_2/M期细胞数增加明显。细胞凋亡检测显示,TGF-β_1刺激下,较未转染和转染Smad3 WT质粒组,转染Smad3 EPSM质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转染Smad3 3S-A质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成功建立Smad3 WT、Smad3 EPSM及Smad3 3S-A 3种质粒稳转HepG2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开发能够经由调控p Smad3C、p Smad3L的药物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尿道下裂3例     
陈榕  鉏振民  姜雷 《淮海医药》1998,16(4):69-69
例1,男,12岁。蹲位排尿12年就诊。体格检查:体格与同龄男孩无异。双侧睾丸在阴囊内、大小质地正常;阴囊向两侧分裂、发育尚可;阴茎下曲畸形,长约5cm,直径2cm,抚摸有勃起现象。尿道口位于会阴部,尿道口直径约0.4cm。诊断为会阴型尿道下裂。于1997年12月1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一期尿道下曲矫正术加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手术顺利,术后成形尿道存活.能站立排尿。疗效满意。例2,男.9岁,系例1之弟。蹲位排尿9年。体格检查:体格和智力发育与正常男孩一样。阴茎长4cm,直径1.5cm;阴囊发育良好,双睾丸在阴囊内、大小质地正常;尿道口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直径0.3cm。诊断: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等待手术。  相似文献   

19.
5-HT(3) receptor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NS and PNS where they participate in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Native 5-HT(3) receptors in the CNS display functional and pharmacological heterogeneity, suggesting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receptor subunits. However,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of the two known subunits only the 5-HT(3A) receptor subunit (and not the 5-HT(3B) receptor subunit) is functionally present in the CNS. The molecular makeup of the 5-HT(3) receptor therefore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相似文献   

20.
动态3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