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氰化物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均有应用,亦是公认的剧毒化合物。由于氰化物中毒具有突发性、高致死以及进展快速等特点,为了应对意外氰化物暴露事件的发生,大量针对性的研究从未停止,包括氰化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模式[1]、应急医学诊治措施[2-3]、中毒病人的护理管理[4-5]、应急检测技术[6]、给药途径[7]以及特效药物开发等,其中抗氰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应对职业中毒、火灾以及化学恐怖事件的研究重点[8-14],现有研究发现传统的抗氰药  相似文献   

2.
氰化物中毒有急、慢性之分,这与离解氰离子浓度有关,急性中毒来源于氰化酸和其盐以及氯化氰和溴化氰等,临床表现急剧;慢性中毒以含氰或植物为多见,如苦杏  相似文献   

3.
欧盟批准MerckSerono公司的羟钻胺(hydroxocobalamin,Cyanokit)上市,用于氰化物中毒患者,特别是由于气道吸入导致的氰化物中毒的患者的治疗。羟钻胺为维生素B12前体,其可直接与氰离子结合生成氰钴维生素.是一种可以直接从尿液中排除的维生素B12的天然形式。  相似文献   

4.
普鲁卡因在氰化物中毒中作用及初步探讨姜声扬1刘祖舜2庄勋31.南通医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226001)2.南通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3.南通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氰化物中毒普遍被认为是CN-对呼吸链的终末酶抑制,而导致细胞内窒息。本研究观察了普鲁卡因在氰...  相似文献   

5.
正氰化物是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包括无机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因此可能导致其中毒的途径很多,包括工业事故、火灾的烟雾吸入和食物摄入等[1]。急性氰化物中毒的发生发展十分迅速,呈"电击样"死亡。目前,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高铁血红蛋  相似文献   

6.
随着火灾事故增多,火灾烟气吸入导致的一氧化碳和氢氰酸复合中毒已成为氰化物中毒的首要途径。羟钴胺静脉注射给药可用于已知或疑似氰化物中毒的解毒治疗。其进入体内后可与氰离子直接络舍而不需要血红蛋白参与,因而不降低机体携氧能力,非常适于火灾现场烟气吸入患者的院前救治。本文对羟钴胺的作用机制、生物活性、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氰化物中毒及抢救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生产中因操作、存储、运输不慎,或在生活中误服氰化物引起的中毒屡见不鲜。由于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患者中毒后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必须熟知氰化物的来源、中毒机理及抢救的生化基础和技术,才能做好氰化物中毒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亚硝酸钠系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该髙铁血红蛋白可与游离的氰(CN-)离子结合,甚而夺取已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高铁离子结合的氰离子,从而恢复细胞素氧化酶的活性,解除氰化物中毒,疗效优于亚甲蓝;中国药典1977年版、1985年版及1990年版均有收载。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工农业的飞跃发展,新化学物质的生产及使用日益增多,其中氰化物也广泛地用于制药、颜料、油漆、农业杀虫剂、有机玻璃、电镀、热处理、化纤(腈纶、人造羊毛)、塑料、合成橡胶和有机化学合成等工业。急性氰化物中毒如不及时处理,可  相似文献   

10.
硝普钠致氰化物中毒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普钠为快速短效血管扩张剂,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和严重心力衰竭。硝普钠在体内迅速代谢为氰化物,并进一步代谢为硫氰酸盐。因此,大剂量持续应用硝普钠易致氰化物和硫氰酸盐蓄积中毒。患者在应用硝普钠过程中若出现神经系统抑制、代谢性酸中毒及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等应考虑为氰化物或硫氰酸盐中毒,须立即停药,给予支持治疗以及解毒剂。常用解毒剂有:亚硝酸钠、亚甲蓝、硫代硫酸钠及羟钴胺等。硝普钠应用>3d应监测硫氰酸盐血浓度,也应监测氰化物血浓度。硫代硫酸钠与硝普钠联用可预防氰化物毒性反应。伴有肾损害的患者可用非诺多泮代替硝普钠。  相似文献   

11.
介绍1例氰化物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氰化物中毒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通过对1例氰化物中毒患儿护理方法的介绍,认为及时洗胃,及早明确诊断,给予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和ECMO应用,改善组织缺氧,实施对症治疗、运用预见性思维进行救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硝普钠(Nitroprusside)又称二水-亚硝基五氰络铁酸钠,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含铁络合物,具有直接松驰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目前已公认是一强有力的快速降压药。结构式系由硝酸与亚铁氰化钾合成制得。早在1928年前就知道硝普钠具有强烈的降压作用,当时曾认为硝普钠在体内释出氰化物而具有毒性。John认为硝普钠虽可在体内形成氰化物,但其药理作用与氰化物的形成无关。临床证实,硝普钠在治疗剂量范围并不具有毒性,而引起中毒现象系由注射速度过快,严重低血压所致。于是六十年代又重新予以重视,七十年代已成为高血压危象病人的首选药物和必备药物。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压急症是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以及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并发症。使用迅速、有效、安全的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关键。硝普钠是治疗高血压急症迅速、有效、安全的药物,但有些患者对硝普钠会出现不耐受、过敏、耐药或氰化物中毒等反应,佩尔地平在国外已被用于  相似文献   

14.
无氰溶血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运强  高虹  李惜芳 《河北医药》2002,24(9):766-767
20世纪 90年代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 ,不仅提高了检验速度 ,减少了人为的误差 ,而且增加了项目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的是溶血素中含有氰化物 ,目前所用都是含氰溶血素 ,对操作人员带来氰化物危害 ,废液不处理又污染环境 ,这一点已引起国外厂家的注意。在全血动血红细胞分析仪已有无氰溶血素试剂 (日本SysmexKX 2 1) ,但绝大多数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含氰溶血素 ,业已引起检验界同仁的关注 ,力图制出无氰溶血素来弥补这一缺陷。我市科隆研制了无氰溶血素 ,在省市各医院试用 ,共作了13…  相似文献   

15.
对于急性氰化物中毒的治疗以往主要采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联合疗法。应用亚硝酸异戊酯,由于吸入后迅速呼出并易被肝脏灭活,不易达到有效浓度,而亚硝酸钠生效慢,还能引起血压下降。另外,羟钴胺治疗氰化物中毒疗效不肯定且价格昂贵。因此,上述解毒药都不够理想。西德墨尼黑大学 Eyer 教授在研究 N、N-二甲苯胺期间,分离和鉴定一种强有力的高铁血红蛋白(MHb)形成剂,这种新药叫做二甲氨基酚(4-Dimethylaminophenol)。目前德国已有市售品;并成功地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该药优于亚硝酸盐类。为当前较为理想的氰化物解毒剂,兹将其实验研究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氰化物中毒病死率极高。其致死原因是呼吸中枢麻痹。我院抢救成功1例小儿急性氰化物中毒,现报告如下。患儿,男性,3岁。因吞服氰酸钾锂呼吸停止,于1991年5月7日入急救室。患儿在来院前20分钟  相似文献   

17.
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致休克1例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邱健,许艳平硫代硫酸钠有抗过敏、解毒作用,临床上用于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药疹、氰化物及砷剂中毒等。但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生低血压致休克病例较为少见。现将我院发生的1例介绍如下。患者女,53岁。因皮肤过敏,...  相似文献   

18.
2011年8月下旬,Hope制药公司的氰化物急性中毒用解毒剂Nithiodote在美国正式获准上市。Nithiodote实为由亚硝酸钠(sodium nitrite)注射液和硫代硫酸钠(sodium thiosulfate)注射液组成的一种制剂包,系经优先审批程序获得FDA批准的,是FDA迄今批准含有亚硝酸钠或硫代硫酸钠的第一个药物。氰化物中毒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业事故、自杀或恐怖袭击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厄贝沙坦中氰化物的含量。方法采用IonPac AS7(250 mm×2 mm)离子交换色谱柱,淋洗液采用0.1 mol.L^-1氢氧化钠和0.2 mol.L^-1乙酸钠,流速为0.3 mL.min-1。结果氰根离子在0.008~0.12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检测限为0.002μg.mL^-1。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氰根离子与各常见阴离子之间的分离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作厄贝沙坦中氰化物的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及牛磺酸对氰化物中毒小鼠急性缺氧的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即分为6组:平原NaCN中毒组,平原NaCN中毒+牛磺酸组,平原NaCN中毒+人参皂苷组,高原NaCN中毒组,高原NaCN中毒+牛磺酸组,高原NaCN中毒+人参皂苷组。每组昆明小白鼠若干,药物干预组行药物人参皂苷,牛磺酸灌胃1周,牛磺酸500 mg·kg-1,人参皂苷200 mg·kg-1,“人参皂苷+牛磺酸预防”组人参200 mg·kg-1,牛磺酸500 mg·kg-1。灌胃量均为0.1 ml/10 g。连续灌胃7 d。平原组实验于海拔308 m高度实验室内进行, 高原组实验于模拟海拔4000 m高度的密闭舱内缺氧48 h。氰化物中毒组以NaCN 4.5 mg·kg-1(LD50),0.1 ml/10 g, ip给予,观察小鼠的死亡率和脑组织内羟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评价人参皂苷和牛磺酸对急性缺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小鼠预防效果。结果 无论平原或高原状态下,两种药物单独预防时,注射NaCN死亡率均比较低,差异极显著,表现为牛磺酸作用更强些。人参皂苷和牛磺酸组小鼠脑组织内羟自由基,MDA含量降低(P<0.05),SOD含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参皂苷及牛磺酸单独使用可显著降低小鼠氰化物中毒的死亡率和改善脑内的氧化应激损伤,牛磺酸和人参皂苷有可能成为小鼠缺氧复合氰化物中毒的有效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