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养生很火。很多人认为养生就是进补,进补就是服食滋补中药或者药膳,难怪市场上卖得好的养生书都是教人怎么“吃”的。实际上——  相似文献   

2.
程锐 《健康生活》2023,(8):26-27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养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许多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吃一些中药的习惯,以达到保健养生或预防疾病的目的。常见的保健中药主要有西洋参、人参、枸杞子、决明子、三七、莲子、甘草、黄芪、菊花、金银花、胖大海等。那么,这些保健中药有什么作用?具体应该怎么吃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春季气候温暖,适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存繁殖和传播。因此,春季防病养生也很重要,板蓝根是防治春季病理想的良药。中药板蓝根含有靛甙、B—谷甾醇、氨基酸等,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中药大辞典》言其能"清热,解毒,凉血。治流感、流脑、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认为经常服一些补益中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目的。其实服用补益中药在养生保健方法的排位中是属于最后一位的。养生保健方法中位居第一位的是精神养生保健方法。第二位的是饮食养生保健方法。第三位的是运动养生保健方法,最后一位才是药物养生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代茶饮的历史悠久,理渊道博,因其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等特点,在养生保健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药代茶饮是指根据人们需求将中药饮片按比例进行调配并加工成粉末或使用其他形式用沸水冲泡供人日常饮用的一类饮品,具有养生保健的效果。中药代茶饮符合中医调养、健体、防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其在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某学院组建了一支中药代茶饮研究队伍,重点开发了4款药茶饮,分别为甘梅茶、护肝茶、女生茶、养生茶。文中详细介绍了4款药茶饮配方、适宜人群及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代茶饮在防治未病、养生保健中的效果,中药代茶饮项目成员还将陆续启动传承创新、古方新用,客观评价中药代茶饮的效果,科学化分析有效成分,深入研究不良反应等科研项目。我们相信,中药代茶饮必将为广大群众的日常养生保健、疾病防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两千多年前在我国的江南地区,中药膏方作为人们冬令调补养生的方式就已经开始盛行,而且逐渐演变成为了生活习惯并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不仅我国南方地区流行服用中药膏方,而且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城市也已经盛行。以"瞻前顾后"的姿态观望,中药膏方有可能成为大众养生保健的一种方法,而且从养生意义上来讲,服用中药膏方也不仅仅只拘泥于冬令养生,根据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养生要求,中药膏方可以衍生为一年四季都可以服用的具有时令养生效果的养生方式。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以中药膏方来养生保健的群体中,更多的人也得益于中药膏方的养生效果。本文通过对在制作中药膏方时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确保中药膏方的整体质量,为大众的养生保健事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病除了治疗,日常生活的调理和保健也很重要。中医养生保健如精神养生、经络养生、体质养生、饮食养生、运动锻炼等多方面,患者均可选择运用。  相似文献   

8.
南宋文坛寿翁,活到85岁的大诗人陆游对食粥很欣赏,他有首盛赞粥的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药粥是养生保健之佳品,它以适宜的中药与米谷配伍,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熬煮而成。粥滋补脾胃,易于消化,加上适当的补益中药,经常食用,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之功。  相似文献   

9.
提到"药"字,人们都很忌讳,然而生活中随处可见中药,如枸杞、菊花等,一些人喜欢用它们自制中药茶,以起到防病祛病、保健养生的功效。下面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养生小药茶。桂花茶:治口臭桂花又名九里香,香味清新,将桂花蒸馏而得的"桂花露",是醒脾开胃、疏肝理气的上等饮品,还常用于缓解咽干口燥、口臭牙痛,泡桂花茶也有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谭西顺 《东方药膳》2006,(11):32-3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结构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养生与保健作用。由于饮料具有容易消化,便于吸收等优点,既能补充体液,又能增加营养和机体免疫力,保健身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选择适当的中药,配合一定数量的食物,用简单的方法自制饮料经常服用,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疗疾病、滋补强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荣华 《长寿》2009,(10):38-38
自古以来的养生家都提倡“秋冬养阴”.秋季养生在食补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药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经过炎热的夏天.人们的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身体显得相对虚弱一些.同时秋天气候干燥,易伤人体阴津,故在秋天要注意合理进补。秋季进补的基本原则应是:以清润为主,宜润不宜燥,宜收藏忌耗散,可常吃具有滋阴补肾、润肺、生津、提神、益气、养血、嫩肤等功效的滋补品。以下是适合秋季进补的常用单味中药。  相似文献   

12.
没事就吃阿胶枣,减肥用龟苓膏代替晚餐,想喝水就来杯凉茶……随着大家对保健养生的关注,买中药类零食也成为大家追捧的时尚养生方式。不少人都认为,中药类零食也是"食补"的一种,比零食健康,比中药稳妥。可是每天吃着这些中药类零食,就真的对身体好吗?甚至可以达到很好的补血、清火等作用吗?为此,医学专家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3.
钱康 《现代养生》2011,(16):43-44
有人认为自己的经济条件好了,经常服一些补益中药或保健品,以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身"的目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其实,养生保健第一应是精神养生保健,第二是饮食养生,第三是运动养生,最后才是药物养生保健方法。补益中药用于中老年人的养  相似文献   

14.
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关于食物相克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近年来还时常见于报纸、互联网和有关书籍,很受读者欢迎。 食物相克论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源于食疗保健养生实践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这些说法主要来自《食疗本草》、《本草纲目》、《饮膳正要》等医学古籍。  相似文献   

15.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经常服一些补益中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目的。其实服用补益中药在养生保健方法的排位中是属于最后一位的。养生保健方法中位居第一的是精神养生保健方法,第二位的是饮食养生保健方法,第三位的是运动养生保健方法,最后一位才是药物养生保  相似文献   

16.
《家庭健康》2014,(7):54-55
“健康会客厅”是一个健康沙龙性栏目,通过邀请医药专家和社会各界朋友,对某种疾病、卫生事件、养生保健或健康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便于读者有一个全面.立体,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本期健康会客厅的主题是——中药药浴与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17.
柴玉花 《东方药膳》2004,(12):11-12
养生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养生方法很多,如顺应自然、精神调摄、饮食调理、体育锻炼、起居调理等,而食疗在其中占居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这一传统,根据古代食疗养生思路与现代抗衰老研究中的许多观点和认识,现对古代流传至今常用的21种食疗方中的36味中药进行药理分析,以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8.
养身先养心     
养身先养心周一谋良好的情绪,使人身心俱健,而恶劣的心理状在,很容易招灾致病,其至酿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早在康熙时代,著名医学家石成金便提出了养身先养心的思想,他曾著有《长生秘诀》、《长寿谱》、《救命针》、《养生镜》和《延寿丹方》等养生专著。在养生保健诸...  相似文献   

19.
春天万物复苏,从养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季节,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春天养生要以养胃为先。  相似文献   

20.
10月20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所倡导的养生理念如今也备受关注。在传统的养生方法中,中药养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服用中药来养生,又如何服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