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饮食控制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者红细胞[Ca2+]i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红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62 ]i)的影响。方法 对42例中老年糖鸸量减低进行为期10个月的饮食干预。并在干预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SG)、2小时餐后血糖(2HSG)、红细胞[Ca62 ]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和体质指(BMI)。结果 与糖耐量正常比较,IGT患红细胞[Ca62 ]i显升高(P<0.01)。饮食干预后,红细胞[Ca62 ]i显下降(P<0.01)。FSG、2HSG、TG、TC、G-LDL及BML在干预后均显下降。结论 饮食控制对IGT患红细胞[Ca62 ]i异常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推测这一变化与血糖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糖耐量减低者饮食干预前后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IGT)者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的影响.方法对42例中老年IGT患者进行10个月饮食干预,并在饮食干预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SG)、2 h餐后血糖(PSG)、G-LDL、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胰岛素(INS)以及体质指数(BMI)的变化.结果糖耐量正常者(NGT)和IGT患者G-LDL指数分别为162.01±59.34和284.38±69.64(P<0.01).10个月饮食干预后,IGT患者G-LDL水平较干预前下降(干预前为284.38±69.64,干预后降为141.68±35.29;P<0.01).FSG、PSG、TG、TC、INS及BMI在干预后也下降(P<0.01).结论饮食控制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的糖、脂代谢,从而有效抑制了G-LDL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青海地区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9例IGT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和口服拜糖平治疗组(B组),观察2组干预4个月后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治疗4个月后,A与B组比较FPG、TC、TG、LDL、2hPG、BMI及WHR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在青海地区较口服拜糖平更能改善IGT预后。  相似文献   

4.
高蛋白膳食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蛋白膳食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4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25 kg/m2,随机分为高蛋白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予低热量饮食,低于每天平均摄入热量的(1 045~2 090)kJ,并维持原治疗方棠.在此基础上高蛋白组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大于总能量的20%,而对照组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在10%~20%,治疗2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FBG)、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治疗后,高蛋白组FBG、BMI、TC、TG、LDL、HbAlc、FINS、HOMA-I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DL变化不明显;高蛋白组BMI、TC、TG、LDL、HbAlc、FINS、HOMA-IR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BG和HDL改善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不明显.[结论]在低热量饮食的基础上,高蛋白膳食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而且可以改善其代谢控制状况及胰岛素敏感性,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和葡萄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的水平 ,探讨FFA与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 (IR)和甘油三酯 (TG)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 2 0例 2型DM和 2 0例IGT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0和 2h血清FFA水平 ,同步测定血浆葡萄糖 (PG)、血清INS以及空腹TG和胆固醇 (TC) ,并与 2 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2型DM和IGT患者OGTT 0和 2hIN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 2型DM患者INS高于IGT患者 ,P <0 .0 5 ;空腹FF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2型DM患者高于IGT患者 ,IGT患者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TG和OGTT 2hFFA 2型DM患者高于IGT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而IGT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空腹FFA是HOMA -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不仅 2型DM患者而且IGT患者存在FFA异常升高 ,FFA升高与IR有关 ;2型DM和IGT患者存在IR和脂代谢紊乱 ,FFA反映脂代谢紊乱可能较TG更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糖调节受损(IGR)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南宁市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正常糖耐量(NGT)者523例;60岁以上的老年IGR145例,其中糖耐量低减患者70例(IGT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36例(IFG组),空腹血糖受损伴糖耐量低减患者39例(IGT/IFG),观察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老年IGR人群的BP、BMI、HDL、TG、LDL与NGT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IGT组的TG高于IFG组,IGR人群HOMA-IR增高(Р<0.05),IFGI、GT组及IGT/IFG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Р>0.05),IFG与IFG/IGT组的HOMA-β明显低于NGT和IGT组(Р<0 05);BMI、HOMA-IR及HOMA-β与IFG的发生密切相关(Р<0.01),性别、年龄在各组间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IGR具有高甘油三脂、高血压、低HDL、LDL、IR的特点。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应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柳州市干部人群中餐后高血糖的检出情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干部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柳州市713名干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检测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餐后高血糖的总检出率达34.9%,其中糖耐量低减(IGT)和糖尿病(DM)的检出率分别为21.0%和13.9%.男性IGT、女性DM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P<0.05).随着餐后血糖水平的增高,年龄、BMI、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的平均水平均升高,而HDL-C水平则降低(P<0.01).2hPBG与WC、年龄、TG、DBP呈正相关(P<0.001).IGT、DM的检出率均随着BMI、WC的增大而增高(P<0.001).[结论]本组干部人群中餐后高血糖检出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TG.  相似文献   

8.
魏兰 《中国卫生产业》2011,(7):78-78,80
目的观察青海地区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9例IGT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和口服拜糖平治疗组(B组),观察2组干预4个月后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PG).总胆固肆(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腰臀此(WHR)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治疗4个月后,A与B组比较FPG,TC、TG,LDL、2hPG,BMI及WHR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此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在青海地区较口服拜糖平更能改善IGT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低减 (IGT)和 或空腹血糖受损 (IFG)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初查空腹血糖 (FPG) >5 .9mmol L的患者做OGTT口服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同时测定空腹及餐后胰岛素、C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血压值 ,根据 1997年ADA及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将患者分为 4组 ,葡萄糖耐量正常组 (NGT)组、IGT组、IFG组、IGT IFG组。结果 (1)IGT与IGT IFG组的餐后 2h胰岛素、C -肽、BMI、收缩压、舒张压、HDL -L、甘油三酯 (TG)较NGT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IFG组的BMI及TG较NGT组有显著性差异 ,IGT与IGT IFG组的餐后胰岛素、C -肽、收缩压、舒张压、HDL -L较IFG组有显著性差异。IGT与IGT IFG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 )血糖与胆固醇 (TC)、TG及舒张压呈显著性正相关 ,与HDL -L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IGT、IGT IFG具有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低HDL -C的特点 ,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MDDM)与脂代谢紊乱间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为健康的受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GLU)、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的检测值。结果观察组的INS、GLU、IRI、BMI、LDL、HDL、TC、TG水平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MDDM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因此,临床认为对于MDDM患者尽可能地控制其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对预防高胰岛素血症及发生脂代谢紊乱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糖代谢与血清脂联素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我院140例门诊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及糖代谢异常组,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体检者的IBM、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脂联素含量。结果①NAFLD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达55.7%。②NAFLD患者血清脂连素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合并糖代谢异常者下降更明显,肝功能损伤也更严重。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糖代谢异常与NAFL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GTT及血清脂联素检测,有望作为临床评估NAFLD程度及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窒息新生儿及正常新生儿肾功能、心肌酶谱、血糖和血解质.方法 检测50例窒息新生儿和35例正常对照新生儿的肾功能(BUN,Cr),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血糖和血清Na~+,K~+,Cl~-,Ca~(2+),Mg~(2+).结果 窒息组血清BUN、C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心肌五酶窒息组每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均<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除了脑损伤外,心肾功能异常明显,故及时监测和治疗心肾功能损害,对提高成活率、减少后遗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蚕蛹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蚕蛹提取物对糖尿病(SD)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高糖饲料及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给模型组大鼠灌喂不同剂量的蚕蛹提取物。给药6w后,测定血脂水平,血糖值。结果(1)实验第10W末,蚕蛹提取物治疗各剂量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糖尿病模型组,这些变化一直持续至12W末实验结束。(2)第10W末,治疗中、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HDL-C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而治疗低剂量组的HDL-C与模型组间尤显著性差异。(3)蚕蛹提取物治疗各剂量组大鼠血糖显著性降低,并且高剂量组的降糖作用更明显。结论蚕蛹提取物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并且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The relationship of glucose in the blood with colorectal adenoma or cancer is not clear. Fructosamine, equivalent to total serum glycated proteins, is a marker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previous 3 weeks. We evaluated in a case-control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ructosamine and colorectal adenoma, a precursor of colorectal cancer. Cases were subjects with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one or more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colorectal adenomatous polyps removed after a complete colonoscopy (153 cases), and controls were subjects with normal colonoscopy performed in the same endoscopy uni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84 controls). Serum fructosamine was measured by a colorimetric method. Unconditional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found that in non-diabetic subjects the risk of colorectal adenoma increased with the level of fructosamine, and the odds ratio of colorectal adenoma in subjects with fructosamine levels higher than the median (270 microg/100 ml), in comparison with subjects with fructosamine lower than the median, was 2.3 (95% CI: 1.1-4.8). The risk of colorectal adenoma increased also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serum triglycerides and cholesterol,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fasting serum insuli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risk of colorectal adenoma increases with the level of fructosamine, an indicator of the level of glucose in the blood more sensitive to foods with a high glycemic index.  相似文献   

15.
超重和肥胖对儿童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营养状况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以便为中小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北省农村整群抽取933名7~14岁健康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Friedwald's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将调查人群分为超重肥胖组、体重正常组和体重偏低组,比较儿童血糖、血压、血脂各指标的差别.结果 7~14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为16.83%,随性别及年龄的变化不明显.与体重正常及偏低组相比,超重和肥胖组儿童具有明显的血压、血糖及TG偏高现象,且HDL-C水平明显较低.此外,超重和肥胖组儿童血压、TG及HDL-C异常的检出率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及偏低组.结论儿童时期超重及肥胖同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复合膳食纤维对健康受试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合膳食纤维对健康受试者血脂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无纤维试餐组及高纤维试餐组,每组6人。采用双周期Cross-Over设计,按照代谢动力学方法采集受试者摄入试餐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样,进行血糖和血甘油三酯的测定。受试者完成第1周期试验后,中间经过1周的洗脱期,两组受试者交叉,重复上述试验。结果高纤维试餐组的血糖峰值、达峰时间及餐后0~1小时曲线下面积均明显低于无纤维试餐组(P<0.05);两组间血糖的总曲线下面积差异无显著性。高纤维试餐组餐后血甘油三酯峰高和餐后2~4.5小时内血脂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无纤维试餐组(P<0.05),两组的达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试验所用复合膳食纤维能够延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并减少膳食中脂肪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糖调节受损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测定45例IGR患者和20例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及血脂水平,并计算其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脂分布(BF),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IGR组[(732.00±36.79)pg/ml]低于对照组[(1 533.86±676.79)pg/ml],HOMA-IR(2.67±0.24)高于对照组(2.01±0.6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IGR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相关(P<0.01),而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腰围(WC)、BF及HOMA-IR高度负相关(P<0.05);HDL-C、LDL-C及WC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GR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并与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是IGR成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监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糖波动及漂移趋势。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58例未经干预治疗的IGT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结果患者一天中血糖较低的时间段为夜间3点,以后血糖逐渐升高,进餐后2h血糖漂移至最高峰值,一天内血糖高于7.8及11.1mmol/L所占的时间构成比分别为(13.3±11.1)/和(0.3±1.2)/。一天内血糖最高与最低值的差值为(4.4±1.3)mmol/L。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为(4.86±0.19)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为(1.09±0.06)mmol/L。平均血糖水平与HbA1C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0.89,均P<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详细显示IGT患者血糖波动及漂移趋势的特征,可对拟定干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餐后血糖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释放(IRT)试验,解析空腹和餐后血糖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6月,内分泌和代谢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 588例进行OGTT和IRT检测。以血浆葡萄糖5.6、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切点,7.8、11.1mmol/L为餐后血糖切点,分析患者分布情况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 h 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等不同切点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结果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3097例。其中FPG≥7.0mmol/L者2654例,单独检测2hPG漏诊62例,占2.33%;单独检测1hPG仅漏诊18例,占0.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h PG≥11.1 mmol/L者中FPG〈7.0 mmol/L的占14.60%(443/3 035);1 h PG≥11.1mmol/L者中FPG〈7.0mmol/L的占14.00%(429/3065),差别无有统计学意义(P=0.503)。FPG和餐后2hPG均正常202例〔但其中113例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分泌延迟,占55.94%〕,其余289例为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在1 hPG≥11.1 mmol/L且2 h PG〈11.1 mmol/L的291例中,54例FPG≥7.0mmol/L经复查诊断为糖尿病,另有125例餐后30 min血糖≥11.1 mmol/L者的HOMA指数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FPG5.6~6.1mmol/L而2 h PG≥11.1mmol/L的糖尿病患者接近。结论1 h PG与FPG的一致性不比2 h PG差,且更敏感,提示1 h PG同2 h PG一样,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餐后血糖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实施临床血糖监测的过程中快速血糖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收治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共包括在本院接受血糖检验的患者105例。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分为四组。所有患者均运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这两种方法实施血糖监测,对比分析其血糖检测结果与检测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在血糖检测结果的比较上,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糖检测所需时间的比较上,快速血糖仪明显短于生化分析仪,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所需要的检测时间明显较短,且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与方便快捷等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