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状态。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妊娠晚期孕妇与健康妇女各20例。检测所有妇女血小板4项与凝血5项。比较3组妇女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差异。结果 ①3组孕妇PLT,PCT,MPV以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MPV以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PLT,PCT,MPV以及P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孕妇PT、INR、APTT、TT以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PT、INR、APTT以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PT、INR、APTT、TT以及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都显著增强,处于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2.
郭红 《吉林医学》2012,33(17):3625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功能变化。方法:分别抽取临产孕妇和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晨静脉血2 ml,放入3.2%柠檬酸钠抗凝管中,充分摇匀,3 000 r/min离心15 min,2 h内在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浆纤维蛋白(FIB)检测。结果:与健康非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PT值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T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产科并发症,保证母子平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雷杜RAC-100型自动血凝仪,检测83例临产孕妇和52例非妊娠妇女血浆凝血四项(PT、APTT、TT和FIB)含量,其中临产孕妇分初产孕妇55例(简称初临产组),多胎或有流产史临产孕妇28例(简称多临产组),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初临产孕妇组和多临产孕妇组的凝血四项指标与非妊娠妇女对照组比较,PT、APTT时间缩短、FIB含量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临产孕妇组和多临产孕妇组的凝血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对阻止产科并发症和减少分娩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常妊娠孕妇分娩前检测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50例正常妊娠孕妇(观察组)分娩前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并与50例正常的非孕妇女(对照组)的对应指标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结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凝血酶时间2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孕妇分娩前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血小板和凝血指标检测对临床预防产科的并发症和合并症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528例正常妊娠妇女的凝血四项和DD水平。结果:早期、中期至晚期妊娠的PT值呈进行性缩短(P0.05),晚期至临产期P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至中期妊娠的APTT值明显缩短(P0.05),中期与晚期和临产期AP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至临产期妊娠的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至晚期妊娠的FI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明显升高(P0.05);早期至临产期妊娠的DD值呈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监测妊娠妇女凝血四项和DD水平变化对预防血栓栓塞疾病和孕妇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大出血导致急性DIC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蒙天生  莫鸿健 《右江医学》2011,39(4):466-467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凝血指标在临产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正常临产孕妇(观察组)及80例健康体检妇女(对照组)血中PT、APTT、TT、FIB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及诊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TC、PDW)及凝血二项参数(PT、APTT)的分析,以预测妊高征病情的发展.方法:将60例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妊娠50例及末孕育龄妇女40例作对照,分析三组之间血小板四项参数及凝血二项参数的变化及产前、产后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妊高征孕妇的血小板四项参数及凝血二项参数与正常妊娠组及未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孕妇产后血小板四项参数与产前相比有变化.结论:常规血小板四项参数及凝血二项参数的测定,对评价血小板凝血功能及预测妊高征病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永秀 《中外医疗》2016,(27):37-39
目的:探讨孕妇临产前全血细胞参数、凝血4项指标生理性变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3月一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临产孕妇设为观察组进行观察、研究,另外选取120名健康未孕妇女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参数WBC、红细胞参数RBC、血小板参数PLT和PT、PT-INR、APTT、FIR,并分析他们的生理变化意义。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参数WBC、红细胞参数RBC、血小板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PT、PT-INR、APTT、FIR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TT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性贫血,分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孕产妇凝血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9.
钟少卿 《广东医学》2008,29(5):843-84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状态。方法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妊娠晚期孕妇与健康妇女各20例。检测所有妇女血小板4项与凝血5项。比较3组妇女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差异。结果①3组孕妇Plt,PCT,MPV以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MPV以及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Plt,PCT,MPV以及P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孕妇PT,INR,APTT,TT以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对照组孕妇与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PT,INR,APTT以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妇女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与对照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PT,INR,APTT,TT及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都显著增强,处于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待产孕妇17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非孕期妇女178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其凝血四项指标、D-二聚体与血小板。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D-二聚体与血小板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行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预警产妇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黄生金 《吉林医学》2011,(19):3882-3883
目的:探讨待产孕妇及其新生儿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16例待产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数据资料,并与随机选取的40例非妊娠正常妇女进行比较。结果:待产孕妇与非妊娠妇女组间除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三项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新生儿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与待产孕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早产新生儿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待产孕妇血液Fib浓度增高,呈高凝状态,新生儿血液(特别是早产儿)则多处于低凝状态。新生儿与其母亲的凝血因子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临产前全血细胞参数、凝血4项指标生理性变化的临床意义,为预防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发生大出血提供实验诊断数据。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美国ACL TOP全自动血凝仪,对350例临产孕妇(设为研究组)和120例健康育龄未孕妇女(设为对照组)进行血常规及凝血4项指标检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孕妇临产前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及凝血4项中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孕妇临产前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计数、全血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临产前存在一过性生理性贫血,凝血功能指标显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应密切观察孕产妇临床症状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我院正常孕妇在不同孕期凝血功能指标的分析,建立本实验室孕妇在不同孕期常规凝血试验参考区间。方法:应用日本Sy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凝血酶时间(TT)进行检测。结果:孕早期凝血四项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孕晚期PT、APTT较健康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FIB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本实验室正常孕妇不同孕期常规凝血试验参考区间,对凝血指标进行动态检测,对于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患者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及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70例妊娠期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孕周均在21~25周。比较2组孕妇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DCP患者TEG参数及凝血四项、血小板(PLT)计数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HDCP患者病情与TEG参数、凝血四项、PLT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最大血块强度(MA)、弹力图最大切角(α-Angle)均高于对照组,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K)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DCP患者TEG参数、P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与TEG参数R值、K值呈负相关(r...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临产孕妇凝血四指标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以充分了解孕妇体内凝血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临产孕妇的一般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30例身体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所有患者PT、APTT、FIB、T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P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TT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凝血四指标对孕妇体内的凝血情况进行检测对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大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孕妇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平均网织红细胞分布体积(MRV)、球形红细胞平均体积(MSCV)、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五项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618例孕妇组、100例健康非孕对照组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及变化,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贫血孕妇组与正常孕妇组及正常非孕组比较,5项网织红细胞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孕妇组与正常非孕组比较的RET%、IRF、H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V、MS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测定孕妇网织红细胞参数有助于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和机体对贫血的反应情况,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为A组,选择同期正常孕妇80例为B组,均为妊娠晚期(孕周35周以上);选择健康体检妇女80例为C组;检测并两两比较三组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A组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而Fbg、MPV、PDW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检测水平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凝血四项、血小板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8.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的生理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临产孕妇和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空腹静脉血2.7 ml加入0.3 ml枸橼酸钠液的抗凝管中,充分均匀,离心后在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凝血四项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与临产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凝血四项中PT、APTT偏低,FIB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检测凝血四项对产妇生产过程中及产后的防护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莉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76-1778
目的:探讨临产产妇分娩前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本院生产的85例临产产妇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85例未孕妇女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分娩前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及纤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D-D、FDP及Ⅷ︰C均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PDW及MPV高于对照组,PLT及PCT低于对照组,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波动幅度要大于未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产产妇分娩前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呈现高凝状态,尤其是对于妊高征产妇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临产孕妇和正常妇女凝血活酶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5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对135例临产孕妇、66例正常妇女(对照组)血液标本进行血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临产孕妇组的P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T、FI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产孕妇组APT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