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87-388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开展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专人护理,对比两组造口袋粘贴及更换所需时间、造口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造口袋粘贴及更换所需时间是4.1±1.6d,造口相关知识知晓率是92.5%,并发症的发生率是7.5%,对照组造口袋粘贴及更换所需时间是9.4±3.2d,造口相关知识知晓率是75.0%,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专人护理能够有效地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苑玲玲 《天津护理》2015,(2):129-130
目的:观察两件式粘贴型造口袋在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使用两件式粘贴型造口袋(粘贴组)和25例使用一次性尿袋(对照组)患者,观察护理时间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需要较长护理时间和需要频繁的更换造口袋(P0.05)。粘贴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件式粘贴型造口袋的合理应用能显著降低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护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2~9月在我科住院的肠造口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1年2~5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6~9月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情况、造口袋的更换、扩肛技巧、饮食选择、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及家属尽快掌握造口护理知识,达到有效自我护理状态;个性化护理还可以促进护士主动学习,增强护士工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对泌尿造口患者家庭自主更换造口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病区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0例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由专人采用专门设计的造口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家庭自主更换造口袋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家庭自主更换造口袋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单次更换造口袋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泌尿造口健康教育能提高泌尿造口患者家庭自主更换造口袋的成功率,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更换造口袋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奶嘴应用于婴幼儿肠造口侧漏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奶嘴固定造口袋方法和直接粘贴法护理造口侧漏患儿。比较2种方法在周围皮肤DET值,更换所耗时间,更换频率的效果。结果奶嘴固定造口袋方法在周围皮肤DET值,更换频率优于直接粘贴法(P<0.05)。结论奶嘴应用于婴幼儿肠造口侧漏简单,实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小儿肠造瘘口及更换造口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小儿肠造瘘口皮肤护理方法和最佳更换造口袋频率对小儿肠造瘘口皮肤病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将28例肠造瘘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造口护理系列产品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同时比较不同更换造口袋频率对小儿肠造瘘口周围皮肤病变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造瘘口周围皮肤湿疹和溃疡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每7天更换造口袋发生的造瘘口周围皮肤病变是最低(P<0.05).结论 以造口护理系列产品的护理方法在造口周围皮肤病变防治优于传统护理方法,每7天更换一次造口袋对患儿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造口袋更换口诀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共56例,按入选编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教育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试验组在传统方法中应用造口袋更换口诀。结果住院期间试验组患者及家属更换造口袋操作成绩、出院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在自己身上更换造口袋操作成绩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2个月内试验组患者粪水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换袋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造口袋更换口诀可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造口袋的更换技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造口护理能力,降低了并发症及非计划换袋率,减轻了患者痛苦,节省了患者的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造口袋更换法改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肠液管理、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将40例高流量肠外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造口袋更换方法粘贴底盘,观察组采用中心负压吸引管理肠液的同时更换造口底盘,评估两组患者每次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肠瘘瘘口周围皮肤重复污染次数、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每次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缩短、肠瘘周围皮肤重复污染次数减少、患者的舒适度提高(P0.05)。结论:改良造口袋更换法可有效减少医护人员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减少肠瘘液体污染皮肤次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肠造口家庭护理状况与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902-2903
目的:调查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状况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我科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80例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护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造口袋,加强造口周围皮肤护理,熟悉造口灌洗技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问卷调查表明,肠造口术后远期的常见问题是心理障碍、自我护理能力差和造口远期并发症。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获得提高,实现生理、心理的全面康复,生存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加强肠造口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对于生存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造口护理方法在回肠造口术后早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直肠低位前切除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2例,以2016年1—12月的33例为观察组,以2015年1—12月的2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次护理均使用肠造口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内置卫生棉条,第1次护理使用防逆流尿路造口袋,第2~3次护理使用肠造口袋。比较两组患者单次护理所需时间及发生底盘渗漏、粪水性皮炎情况。结果观察组单次造口护理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底盘渗漏、粪水性皮炎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改良造口护理方法,明显缩短了回肠造口护理时间,有效降低了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86例肠造口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86例肠造口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包括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造口排泄物的处理、周围皮肤的观察及保护、造口袋更换技巧、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处理以及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进行护理干预。认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预防和减少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结肠造口的护理管理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00万,每年约有10万人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术。因此,加强结肠造口术后的管理工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造口患者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造口护理的进展、造口袋的选择使用、结肠造口灌洗法、造口周围皮肤管理、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袢式造口术后粘贴造口袋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0 年1 月-2011 年7 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袢式造口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由经过专门培训过的护士来操作,对照料组采用常规造口袋粘贴方法,观察组采用本课题组创新的"三一致"(裁剪造口底板开孔时,造口袋开口与支架放置方向一致;套入造口袋时,支架先进入造口袋内的方向与造口袋开口方向一致;造口底板保护纸预剪线与当时患者体位下粪便流出的方向一致)造口袋粘贴法.比较两组造口袋粘贴皮肤无渗漏的持续时间、粘贴造口袋操作时间、操作中手套与底盘粘胶粘连发生率、操作后手套破损率和护士手部细菌合格率.结果 两组造口袋粘贴持续时间、粘贴造口袋操作时间、手套粘连发生率、手套破损发生率、护士手部细菌合格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袢式造口术后采用"三一致"造口袋粘贴法有效解决了袢式造口术后带支架,大造口,粪便量多而稀、流速快的护理难题,能提高造口护理的效率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泌尿造口袋使用时间影响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47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患者泌尿造口袋使用时间影响因素有:医院床位周转快,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患者及家属较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造口袋更换技巧及造口相关知识;造口周围皮肤有凹陷或炎症致造口袋粘贴不易牢固,易发生尿液渗漏导致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从而影响造口袋粘胶黏性;造口治疗师缺乏,术前造口定位未完全展开,造口部位不当使术后造口护理难度增加,造口并发症增多;医护人员未重视出院后的延伸服务等。针对上述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造口知识指导、造口术前定位、指导患者正确粘贴造口袋与妥善处理造口并发症、制定连续教育计划等,术后3个月随访单个泌尿造口袋有效使用时间均能达到5~7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行动研究法在普外科结直肠病房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8月采用行动研究法,识别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循环方式,制定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方式对结直肠病房护士进行肠造口护理能力培训。评价培训前后的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理论知识、常规肠造口袋更换、常见肠造口并发症处理)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结果经过2轮培训护士理论知识、正常造口更换及常见肠造口并发症处理、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方面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循环螺旋模式,对普外科护士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培训,可提高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士肠造口护理水平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平台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12月我市辖区行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指导护理。实验组实行居家护理平台互动指导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造口皮肤损伤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6个月后复诊期间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造口皮肤康复评分、皮肤损害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通过居家护理平台的护理指导和互动,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造口周围皮肤康复,及时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amily-integrated care, FICare)在成人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肛肠外科两个病区行成人肠造口术的60例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肠造口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肠造口健康知识知晓度、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造口知识及护理技术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肠造口周围皮肤情况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家属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减少肠造口患者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97例全膀胱术后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按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接受出院指导以及电话回访常规护理,观察组68例患者采用出院后2个月延续性护理.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及造口袋更换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68例患者中出现造口周围皮炎有11例,发生率约16.2%(11/68),对照组29例有15例,发生率约51.7%(15/29).观察组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皮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对照组(P<0.05),更换造口袋时间观察组患者为7.1±3.2 d,对照组4.2±2.4 d,观察组造口袋更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2月可有效提升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提高造口袋更换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总结12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直肠癌肠造口术后易并发造口出血、造口缺血坏死、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造口脱垂、刺激性皮炎、造口旁疝等并发症。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造口血液循环及周围皮肤情况,做好引流管及造口袋护理,加强造口局部护理,指导患者深呼吸、收腹提气练习及选择适宜的食物。10例康复出院,2例经再次手术后症状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造口护理方法在回肠造口术后早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直肠低位前切除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2例,以2016年1—12月的33例为观察组,以2015年1—12月的2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次护理均使用肠造口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内置卫生棉条,第1次护理使用防逆流尿路造口袋,第2~3次护理使用肠造口袋。比较两组患者单次护理所需时间及发生底盘渗漏、粪水性皮炎情况。结果观察组单次造口护理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底盘渗漏、粪水性皮炎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改良造口护理方法,明显缩短了回肠造口护理时间,有效降低了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