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COPD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α1-抗胰蛋白酶(α1-A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及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①NE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α1-AT在COPD急性加重期低于稳定期和对照组,稳定期低于对照组(P<0.01)。MMP-9、TIMP-1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P<0.05)。②COPD急性加重期NE、MMP-9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与RV/TLC及吸烟量呈正相关(P<0.05或<0.01);α1-AT水平与FEV1%呈正相关,与RV/TLC及吸烟量呈负相关(P均<0.01);TIMP-1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P<0.01)。COPD稳定期NE、MMP-9水平与吸烟量呈正相关(P均<0.05);α1-AT水平与FEV1%呈正相关,与RV/TLC呈负相关(P均<0.05)。③COPD急性加重期TIMP-1与NE水平呈正相关(P<0.01)。COPD稳定期MMP-9、TIMP-1与NE水平、MMP-9、TIMP-1与α1-AT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 NE与α1-AT、MMP-9与TIMP-1在COPD的发病中起协同或拮抗作用;NE分泌增多和α1-AT含量相对不足是肺气肿形成的重要因素;MMP-9、TIMP-1可直接影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吸烟是COPD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网膜素(Omentin)-1水平的变化及与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纳入符合要求的COPD患者96例,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4例(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患者52例(稳定期组),另选取经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Omentin-1和内脂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脂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处理COPD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与血脂水平、内脂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Omentin-1和内脂素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稳定期组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Omentin-1和内脂素水平增加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稳定期组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患者TG、TC、LDL-C水平下降更明显,HDL胆固醇更显著(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与血脂水平指标TG、TC、LDL及内脂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HDL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OPD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下降,与血脂水平和内脂素相关,可能是临床评估COPD病情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COPD稳定期患者72例(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78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同期纳入健康查体者75名(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血浆中TWEAK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3组肺功能。比较3组BODE指数。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血浆中TWEAK水平与hs-CRP和BODE指数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浆中TWEAK和hs-CRP水平及BODE指数显著增加(P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提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量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V25%)、V50%及V75%显著下降(P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降低更显著(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血浆中TWEAK水平与肺功能指标PEF%、FEV1%、V25%、V50%、V75%呈负相关,与血浆中hs-CRP水平和BODE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COPD患者血浆中TWEAK水平明显升高,与hs-CRP、肺功能及BODE指数具有相关性,可能是COPD病情和患者预后的有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MGB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标准纳入COPD患者56例,健康对照组3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并在治疗前后对各组进行肺功能检测,行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计数,用ELISA法检测各组诱导痰中HMGB1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治疗前COPD组诱导痰中的HMGBl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加重期诱导痰中HMGBl的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稳定期(P<0.01),治疗后诱导痰中的HMGBl的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极重度和重度COPD患者诱导痰的HMGBl表达比轻中度COPD患者增高(P<0.01)。②治疗前后COPD患者诱导痰HMGBl浓度与肺功能参数(FEV1%、FEV1/FVC)均呈显著负相关(r<0且P<0.01),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且P<0.01)。结论 HMGBl促进COPD的发生和发展,且诱导痰中HMGB1水平与COPD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120例AECOPD患者行痰细菌培养和血清PCT检测,根据痰细菌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55例(细菌性肺炎)和对照组65例(非细菌感染),比较两组PCT水平。结果两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PCT水平均极明显高于稳定期,感染组患者急性加重期PCT水平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稳定期PC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可作为AECOPD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IR)及肥胖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60例,按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稳定期,在不同时期测定血浆脂联素、CRP、FPG、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及临床稳定期血浆脂联素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临床稳定期血浆脂联素较急性加重期进一步升高(P<0.01);COPD急性加重期CRP、FPG、FINS、HOMA-IR显著高于临床稳定期及对照组(P<0.01);COPD临床稳定期FINS、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脂联素与CRP、FPG、FINS、HOMA-IR、BMI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老年COPD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并伴一定的胰岛素抵抗,脂联素在COPD稳定期进一步抬高,脂联素与CRP、FPG、IR及肥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变化,探讨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西区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6例作为稳定期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9例作为急性加重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吸烟者22例作为吸烟对照组,不吸烟者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reg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血清IL-17、IL-10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并分析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reg细胞分数及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及血清IL-17水平高于吸烟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分数及血清IL-10水平低于吸烟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及血清IL-17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外周血Treg细胞分数及血清IL-10水平低于稳定期组(P0.05);吸烟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组受试者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患者FEV1%、FEV1/FVC低于吸烟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急性加重期组患者FEV1%、FEV1/FVC低于稳定期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分数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36、-0.694,P0.05),Th17/Treg细胞比值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92、-0.222、-0.748,P0.01),而外周血Treg细胞分数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7、0.368、0.822,P0.01)。结论 COPD患者存在Th17/Treg细胞失衡,而Th17/Treg细胞失衡与吸烟、COPD病情变化及肺功能损伤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血清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及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3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34例,稳定期39例)及对照组32例受试者血清MMP-9、TIMP-1、VEGF的浓度(ng/m L)。结果:(1)COPD患者血清VEGF、MMP-9及TIMP-1的水平以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上述指标升高尤为显著。(2)COPD组中,MMP-9与TIMP-1正相关,VEGF与MMP-9、TIMP-1、MMP-9/TIMP-1比值分别具有正相关性。(3)COPD组患者血浆中MMP-9、TIMP-1浓度、MMP-9/TIMP-1浓度比值、VEGF浓度与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呈负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血清MMP-9浓度、TIMP-1浓度、MMP-9/MMP-1比率及VEGF浓度升高,并且与气流阻塞程度成负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4例(急性加重期组)和COPD稳定期患者51例(稳定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部经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脑钠肽(BNP)水平。使用心脏彩超间接估测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血清中GDF-15与肺动脉压和BN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中GDF-15和BNP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稳定期组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中GDF-15和BNP水平提高更明显(P0.01)。与无肺动脉高压组比较,肺动脉压组患者血清中GDF-15和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肺动脉中度患者血清中GDF-15和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肺动脉重度患者血清中GDF-15和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肺动脉压和BN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OPD肺动脉压患者血清中GDF-15水平明显升高,且肺动脉压和BNP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张庆团  张凯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169-1170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及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AECOPD的住院患者85例,另选我院健康体检中心40例健康人群的血样作为对照组,比较AECOPD、病情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RP及血浆ET-1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和ET-1水平明显高于病情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而病情稳定期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ET-1是AECOPD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CRP和ET-1既可作为AECOPD感染的指标,又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对COPD稳定期患者疾病评估和治疗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方法将269例COPD患者进行了症状、肺功能、急性加重情况的记录,并根据2006及2011GOLD策略进行了分期和分组的分析,比较新旧策略对患者治疗选择的影响。结果用CAT评估与mMRC评估比较,增加了症状较多组(B和D)的患者例数,两个评估方法中C和D组患者总数相仿。对比2006及2011GOLD策略,GOLD2006中Ⅱ级患者在GOLD2011中分组变化尤为突出;新分组导致中度COPD患者中的44例(16.4%)需要改变初始治疗,急性加重的风险评估是影响分组及治疗选择的最主要的因素,FEV1与临床症状和AECOPD频率虽有相关性(P〈0.01),但FEV1并不是评估COPD病情的敏感指标。结论2011GOLD策略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评估更加全面,但在临床操作上略显复杂,而且主要影响了中度COPD患者的分组及治疗选择的改变,AECOPD频率对COPD风险分级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等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并与我院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缓解期组ET-1、PCT、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CG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COPD缓解期组ET-1、PCT、CRP水平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下降(P<0.01),CGRP水平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升高(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OPD急性加重期组ET-1、PCT、CRP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CGRP呈显著负相关;CGRP与PaO2呈显著正相关,ET-1、CRP、PCT均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ET-1、CGRP、PCT、CRP有助于COPD患者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曾强  陈绍平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10-161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在COPD发病机制及其在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AEc0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AECOPD患者49例作为AECOPD组,依据肺功能将其分为2个亚组:轻一中度组24例,重一极重度组25例;人选患者进行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止咳等对症治疗,在急性发作症状及体征好转后作为COPD缓解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HMGB1的水平,并对AECOPD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测(包括FEV1%pred,FEV1/FVC)。结果AECOPD患者血清HMGBl水平高于cOPD缓解期组患者(P〈O.05),COPD缓解期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一极重度组AECOPD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轻一中度组AECOPD患者(P〈0.05);轻一中度组AECOPD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AECOPD患者血清HMGB1含量随FEV,%pred降低而增高,呈负相关(r=-0.64)。结论HMGB1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血清HMGB1有望成为反映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XBJI)对AECOPD者血清ET-1、ADM含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3例AECOPD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设为A组30例和XBJI治疗组设为B组33例及选择健康体检老年人设为C组27例。A组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加用XBJI 60mg,静滴,2/d,疗程14天。测定治疗前后血清ET-1、ADM含量及FEV1%、FEV1/FVC的变化。正常对照组设为C组,不给药物治疗。结果 A、B两组治疗前血清ET-1、ADM含量明显高于C组,FEV1%、FEV1/FVC明显低于C组(均P0.05);A、B两组治疗后血清ET-1、ADM含量及FEV1%、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5),B组治疗后血清ET-1、ADM含量及FEV1%、FEV1/FVC改善程度比A组明显(P0.05)。结论 XBJI可降低血清ET-1、ADM含量,对ET-1与ADM有调节平衡作用,改善AECOPD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和肺功能,对治疗AECOPD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母(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健康者(对照组)、40例COPD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MMP-9和T1MP-1水平,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稳定期COPD组MMP-9高于对照组,但两组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MMP-9/TIMP-1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ECOPD组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P〈0.05);与稳定期比较,AECOPD组MMP-9、TIMP-1、MMP-9/TIMP-1升高(均P〈0.05);AECOPD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与FEV。%占正常预计值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稳定期组比较,AECOPD组FEV1、FEV1%占正常预计值有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和MMP-9/TIMP-1比值增加,均与FEV,%占正常预计值呈负相关;MMP-9/TIMP-1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重度AECOPD肺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晓晟  吕静  周丽荣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7):1298-130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AECOPD的住院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并应用CAT问卷进行症状评估,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肺功能指标与CAT分值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肺功能对患者进行分级,并与根据CAT评分的分级进行比较,观察其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一致性。结果CAT总分与FEVt%pred呈显著负相关(r=-0.557,P〈0.01)。CAT评分随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增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3组COPD患者,其CAT总分分别为(18±6)分、(21±7)分和(25±6)分,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368,P〈0.01)。根据CAT分级和根据肺功能COPD严重程度分级比较,两者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在AECOPD住院期间行肺功能检查及CAT评分,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7.
苏金明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411-1412
目的评估药物治疗对急性期老年COPD患者IL-8和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急性期老年COPD患者分为4组,记录诱导痰中IL-8和IL-10含量以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IL-8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含量仅C、D组于治疗后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各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均显著升高,而FEV1/FVC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使气道内IL-8下降、IL-10增加可作为评价AECOPD治疗效果的较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敏感指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的相关变化.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7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采用底物速率法检测尿系列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乳糖苷酶(GAL)、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COPD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和尿系列酶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而常规肾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NAG和ALP与FEV.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显著升高,提示COPD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是临测COP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0例稳定期COPD患者以及30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比较其在稳定期COPD患者与AE-COPD患者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异。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及稳定期COPD患者(P<0.01),治疗前WBC、N%水平高于与治疗后(P<0.05),治疗后HSCRP、WBC、N%水平与稳定期COPD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SCRP是反应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对AECOPD的及早诊断及疗效判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了解内脂素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血清水平,研究内脂素水平与慢性缺氧、营养代谢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COPD患者8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同时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和缺氧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成BMI1级、2级、3级、4级组及轻度、中度、重度缺氧组。所有研究对象测定内脂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脂(TC、TG等)、血糖(GLU)、血气分析(PaCO2等)、肺功能(FEV1/FVC等)和计算BMI。结果①在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内脂素、HIF-1α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②在COPD急性加重期,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LU与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G与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MI、Apo-A、Apo-B水平与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血清内脂素水平分别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BMI分组,缺氧程度分组,以及稳定期缺氧程度分组中有明显的组间差异;在稳定期的BMI分组中无组间差异。④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相关分析中,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营养指标、缺氧指标间有相关性,而在COPD稳定期仅与HIF-1α、FEV1/FVC、PaCO2、SO2%相关。⑤以血清内脂素水平为因变量,分别以营养指标、缺氧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COPD急性加重期,TC、TG、GLB、GLU、HIF-1α、FEV1/FVC为影响血清内脂素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稳定期组HIF-1α、FEV1/FVC为血清内脂素水平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①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内脂素水平较稳定期存在显著变化,且与缺氧诱导因子、营养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②内脂素水平不仅在-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能量平衡的状况,还与缺氧的严重程度相关,其可能通过HIF-1α途径的激活参与组织的缺氧调节,并在促进COPD病情演进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