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真空均质乳匀机制备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工艺 ,总结了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 ,并采用 t检验对手工操作制备和乳化机制备的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采用真空均质乳匀机制备氢化可的松乳膏可以完全代替手工操作  相似文献   

2.
苏春梅 《贵州医药》2004,28(3):261-262
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技技术的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逐步取代了手工操作的血细胞计数方法。由于手工操作的方法不但费时费力,并且操作过程的随机误差,实验器材的系统误差和检验方法本身的固有误差,都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因此在一些中小型的医院也普遍使用了血细  相似文献   

3.
解放后,随着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药用包装瓶的需要量逐年增加。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要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对药品的包装瓶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厂生产的抗菌素瓶体积小、批量大,过去都靠手工操作,产量低、生产劳动强度大,几年来虽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但没有根本割除手工操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  相似文献   

4.
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采用。但所用酶试剂多为进口,价格昂贵。用于生化自动分析效果较好。手工操作,因酶试剂用量大而不经济。为达到既能手工操作,又能节省试剂的目的,我们采用平底酶标板作反应器,以酶联免疫检测仪作检测器,开展微量测定,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薛积慧 《北方药学》2005,2(5):44-44
本文针对当前在化工、医药企业产品含量测定上普遍存在手工操作,特设计摇瓶机,以提高化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丝卡环用于镶牙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卡环的成型一直是用手工操作,不仅繁锁费时且浪费原材料。近年来,临床上采用自凝树酯快速镶牙工艺给卡环操作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我科基于临床应用之舌杠、腭杠是依据其共性和近似值略加修改即可应用的原理提出了改卡环的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预制成型的设想而与成都市八二信箱协作,制成了下颌磨牙不  相似文献   

7.
杨莉  马逊  朱亚梅  张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34-535
目的探索一种血液透析中全新的管路预冲方法。方法采用常规预冲法与双壶排气预冲法对2011年5月、6月共5000套管道进行预冲,观察预冲时间、空气报警几率和透析充分性。结果双壶排气预冲法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双壶排气预冲法可以完全排净膜内的气体,减少上机过程的空气报警几率,提高透析充分性。结论双壶排气预冲法在各方面均优于常规预冲法。  相似文献   

8.
大输液玻璃瓶的处理,一般都需要酸碱等处理。洗瓶机、灌封机联动线解决了配制大输液手工操作的问题,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连续化。但是,由于酸的腐蚀大大加快了机器设备的锈蚀,使得本应使用较长时间的机器设备由于某些部位的严重腐蚀,而不得不报废。我院曾使用测阳医药设备总厂生产的大输液联动线,由于酸的滴漏,严重腐蚀机架,而一些如洗瓶、冲水、冲酸等关键部分的腐蚀不严重,尚可使用,但机架不能承受重力,而不得不报废整个联动线。要延长使用寿命,关键还是要有效的防止酸的滴漏和加强对酸易腐蚀部分的保护。目前,机架部分使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检验的质量和检验项目不断增加,临床化学检验方面,传统的依靠手工操作的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特别是手工操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各种生化分析仪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级医院纷纷准备了自动生化分析仪。本院2008年6月购进一台由深圳迈瑞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下面简称BS-3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使用过程中的工作特点,并比较其与传统手工操作免疫染色差异,分析其优势、探讨不足。方法选择同一时间段内乳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消化系统癌、肺癌、肾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免疫组化病例,用机器操作与手工操作两种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比实验结果。结果应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35种常用抗体中32种阳性染色着色均匀,定位准确,背景清晰,仅3种抗体(CA125、AAT、CD10)机器染色效果不佳,染色满意率:91.4%(32/35)。结论 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区别于手工操作,运行过程中对某些细节步骤有特殊要求,其总体优势多:标准化程度优良、工作效率高、染色效果满意,其在临床病理诊断领域中将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血液分析仪(HA)是目前临床血液一般检查最常用的检测仪器,在临床检验中取代了繁锁的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大批量的体检,然而仪器检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检测结果与实际临床不符,也给医师的诊断带来困难,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有怀疑的结果应作手工操作核对后才发出报道,为此,我参考了一些资料,对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手工操作的输液制作过程中,翻橡胶塞其劳动强度比较大,为此,我们把处理好的橡胶塞装入搪瓷桶中,加入新鲜蒸馏水至淹没胶塞,然后加热  相似文献   

13.
片剂包衣工艺手工操作存在着许多缺点:如产品质量不稳定、粉尘飞扬严重、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等。由于这一原因,多年来不少单位都在研究用自动化代替手工生产,以克服手工操作存在的这些缺点。在这方面的探讨中取得一定成绩的上海信谊药厂和北京制药厂都先后采用定量“注入”浆液的方法进行自动包衣,使得片剂包衣向前发展了一步。从六十年代起一些国家曾先后制造一种自动喷雾装置,用在“喷雾法”包衣工艺。这种包  相似文献   

14.
县级医院生化室工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先进仪器的普及应用,医学检验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生化室过去手工操作已被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代替,现就县级医院生化室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检测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活性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新方法。用该方法检测血清中 GST活性 ,既能较方便地用手工操作 ,又能在自动系列化分析仪上进行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利用PDCA循环法优化全自动配液机器人APOTECAchemo(以下简称"机器人")冲配细胞毒性药物的工作模式,增加机器人工作效率,减轻冲配人员工作压力。方法:2020年1~9月利用PDCA循环优化机器人工作模式。汇总分析2019年9~12月影响机器人冲配细胞毒性药物工作效率的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及计划。比较2020年1月与2020年9月机器人每月冲配量及占总冲配量的比例;计算机器人的全时当量(FTE),比较1月与9月的工作效率。结果:2020年1月机器人冲配268袋(占比6.7%),9月冲配1 925袋(占比19.9%),冲配量增加620%,绝对占比增加13.2%;2020年1~9月机器人冲配量及占比呈逐渐增长趋势。相比2020年1月,9月操作人员工作效率上升至2 213袋/FTE,工作效率提升123%。结论:应用PDCA循环模式后全自动配液机器人冲配细胞毒性药物工作量显著提高,减轻了冲配人员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组织脱水机应运而生,为医院病理科常规制片提供了有效手段,以下就常规制片中,组织脱水机操作与手工操作的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巧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盒的多种方法。方法将一些预冲式冲管注射器空盒回收利用:输血盒,装胰岛素药及笔,储存盒,污物桶等。结果做到了废物利用,节约了医疗资源与护理成本。结论巧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盒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有效进行了医用废弃物处理。  相似文献   

19.
输液瓶的冲洗质量直接影响到大输液的澄明度。大输液灌装前,瓶于多用滤过的蒸馏水倒冲1~2次,大多采用不锈钢自动冲瓶器、转盘限位冲瓶器或手控、脚控装置。而用自来水倒冲时,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单位无自控装置,既浪费水,又不便于操作。今介绍一种实用的简易自控冲瓶器,该装置构造简单,操作方便。详见附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冲管液安全剂量。方法 以YQFM为研究对象,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稀释剂和冲管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冲管液中主药成分残留,确定冲管液的安全剂量;收集各段冲管液,在冲管液中加入常用配伍药物呋塞米注射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冲管安全剂量进行验证;在冲管液中加入注射用环磷酰胺,采用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对冲管液安全剂量进行验证。结果 YQFM 0.9%氯化钠溶液特征吸收波长为203和283 nm,浓度-吸收趋势拟合显示线性良好;在0~300 min内稳定性较好;冲管速度为40滴/min(2 mL/min)时,YQFM冲管液安全剂量为32.0 mL/min,经验证冲管效果符合要求。结论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建议YQFM冲管液用剂量应不少于32.0 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