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西沙比利对糖尿病胃轻瘫者胃电活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骏 《药学进展》2000,24(3):174-176
为观察西沙比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及对胃电活动变化的影响,给55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服用西沙比利并以本服江何相关药物的30例患者为对照,对用药前后胃轻瘫症状的变化及胃电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胃轻瘫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胃节律趋于正常,择幅有所提高,正常胃电节律所占比率明显差异。因此认为,西沙比利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改善胃电活动方面有切实疗效。  相似文献   

2.
吗丁啉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致的糖尿病胃轻瘫越来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过去我们用西沙必利治疗各种类型的胃轻瘫,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随着西沙必利不良反应的出现,尤其心脏方面的不良反应,使临床医生望而怯步。近年来我们用吗丁啉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亦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胃轻瘫是常见的胃动力疾病,其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发病的持续增加而有上升趋势,本文综述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4.
田睿  赵志刚 《药品评价》2011,8(19):40-41
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首先是原发病的治疗:血糖水平的高低与胃排空的关系十分密切,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最佳方法.其次是饮食治疗:进食以少量多餐为好,低脂饮食能减轻患者胃轻瘫的症状.最后是药物治疗:包括胃肠动力药及镇吐药.使用胃动力药物必须定时,应在餐前半小时左右服药,使其血药浓度在进食时已达高峰.  相似文献   

5.
江汉龙  王正国 《中国医药》2008,3(10):589-590
目的通过胃电图检查研究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异常胃肌电活动,探讨胃动力异常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生中的作用。方法67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行餐前和餐后体表胃电图检查,对正常胃慢波百分比和胃电主功率两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糖尿病性轻瘫患者中胃电节律正常占41.8%、胃动过缓占32.8%、胃动过速占7.5%和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占17.9%。在胃电节律正常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10例(35.7%)存在餐后/餐前胃电主功率比异常。结论胃动力异常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据估计在未来的十几年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将以每年03%的速度增长[1]。糖尿病胃轻瘫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胃排空延迟,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及新检查方法的出现,已证明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由于糖尿病胃轻瘫与胃肠症状无明显关系,诊断主要依靠辅助检查[2]。目前,核素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的金标准[3]。糖尿病胃轻瘫主要表现为对液体、可消化性及不可消化性固体食物的排空明显延迟[4],核素检查是将液体、可消化性和不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糖治疗及西沙必利口服;治疗组在西药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健脾和胃汤口服汤剂辅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和胃汤在临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以胰岛素降糖、营养改善微循环为主并配合健脾和胃汤效果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荣 《医药导报》1999,18(4):225-225
目的 :为了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症状。方法 :对 2 9例合并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 ,口服西沙必利治疗 ( 5 m g,tid) 4周 ,与对照组 3 2例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轻瘫未用西沙必利治疗相比较。结果 :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 ,而且口服西沙必利 ,无1例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 :提示西沙必利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良好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康纯 《首都医药》2013,(12):51-51
目的采用中医药对糖尿病胃轻瘫进行治疗,观察治疗过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中医治疗,均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胃轻瘫具备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联合西沙必利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2/3病人出现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引起胃功能变化,表现为胃张力减低,排空时间延长,称胃轻瘫。糖尿病病人又多伴有抑郁、焦虑、神经质等精神心理症状。因此,我们采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联合西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建 《齐鲁药事》2011,30(8):486-487
<正>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所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常见临床症状为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其治疗措施为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称为消渴病胃痞,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胃轻瘫具有明显疗效[1]。因此,笔者采用蒲元和胃  相似文献   

12.
曲美布丁治疗20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美布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给予曲美布丁治疗,观察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曲美布丁治疗后,腹胀、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胃蠕动逐渐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曲美布丁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中的临床新应用。方法参阅及摘录近几年来的各种中医药文献进行综合整理。结果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中药方剂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疾病中的疗效相当肯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8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胃轻瘫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胃排空延缓造成的一组临床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灼热、食欲不振、饭后腹胀、嗳气、大便异常、营养不良及体重下降等一系列症状。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其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调查糖尿病胃轻瘫的患病率约为50%~76%,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本病越来越受到重视。笔从事糖尿病专科工作10年,为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采用了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本病。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缪珩  刘云 《江苏医药》1998,24(9):682-682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本文对40例糖尿病人行胃排空检查以了解其发生率,并观察普瑞博思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对象和方法一、对象40例住院糖尿病人,男17例,女23例。年龄39~70岁,平均543岁。病程2个月~30年,平均725年。均经钡餐及B超检查排除胃、肝、胆疾病。根据临床症状进一步分为胃轻瘫组(胃轻瘫症状>1年,症状评分>9分,n一18)和非胃轻瘫组(n二22)。正常对照40例,性别、年龄与病人组基本相配。糖尿病性胃轻瘫症状评价包括早饱、厌食、返酸、上腹饱胀、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采用以下记分法:0一无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对照法观察枳芍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枳芍健脾汤加减辩证施治与对照组50例采用多潘立酮口服,观察患者胃轻瘫症状及胃排空率情况,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治疗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P<0.05,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50例患者胃轻瘫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胃排空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枳芍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磨汤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44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四磨汤治疗组与吗丁啉对照组,观察四磨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胃动素的变化。血清胃动素测定以1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清胃动素水平,但以四磨汤更明显。四磨汤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吗丁啉组,副反应也较少。结论四磨汤是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胃动素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多潘立酮,治疗组则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加多潘立酮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并做X线胃排空试验。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治疗组疗效显著率为57.50%与对照组的2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胃轻瘫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因而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55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及针刺治疗。结果 55例患者均症状消失,恢复进食,1年随访无复发。结论西药常规治疗配合口服中药,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正>胃轻瘫综合征(简称胃轻瘫)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糖尿病胃轻瘫(DGP)发病机制未明。本研究通过检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电图以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分析此类患者的胃电节律改变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探讨DGP胃电节律的改变特点及Hp在DG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而对临床治疗起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