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PFNA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并作对比。方法:选取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研究组给予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1)研究组临床治疗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后负重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的术后髋关节活动的恢复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46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术后骨骼及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杨浩 《吉林医学》2013,(36):7706-7706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以及围术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60例。其中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30例,动力髋钢板内固定术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5例。结果:本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无一例死亡,经过治疗后,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7例,良19例,差4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危险,临床医师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创伤,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使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钢板加压组和对照组。我们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而对钢板加压组我们则使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方式治疗患者,最后比较钢板加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钢板加压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均<0.05)。术后,钢板加压组的各项并发症人数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人数远远也少于对照组,(P<0.05)。进行随访后,钢板加压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股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颇佳的效果,这种方法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小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的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0)。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微创小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4/25)低于对照组的45.0%(9/20)(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小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优于其它常规手术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和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0年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28例获得6~18个月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结论:锁钉加压钢板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确实,术后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PFN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中,术后都有2人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两组患者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对比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发现,二者疗效均较为显著,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PFNA治疗方法更胜一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将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取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取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微创锁定钢板治疗,不但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有助于减少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  相似文献   

10.
袁俊 《求医问药》2014,(15):276-277
目的:观察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术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和LCP组,对比分析其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CP组患者相比,PFNA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较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愈合时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著,手术风险较小,预后较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就2012年至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00名患者中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施行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对照组:50名患者施行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充分的休息,精心的护理后均无褥疮的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对老年病患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Harris髋关节评分良好,对临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均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周,并对患者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非常理想,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结论: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愈合效果好等优势,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3.
锁定钢板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将需要手术的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做内固定材料。结果:经过随访,1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髋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于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访问时间为6-24个月不等。结果:所有患者的康复水平较为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现象出现。从治疗满意度来看,患者对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满意程度超过了92%。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在康复过程当中鲜有不良情况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解剖钢板、DHS和锁定钢板3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分为3组,A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B组行DHS内固定,C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并对3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3组总有效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比较,C组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解剖钢板、DHS和锁定钢板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各有特点,但是锁定钢板在锁定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老年患者,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治疗后进行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畸形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后Harris评分20例为优秀,19例为良好,优良率为92.86%。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情况复杂,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肯定,对患者骨破坏小,操作简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或有限切开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经皮或有限切开置入治疗2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骨折愈合状况、并发症和患髋功能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全部随访病人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患髋功能优良率达91.67%.结论 经皮或有限切开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少、固定牢固、并发症少、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满意,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经皮或有限切开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经皮或有限切开置入治疗2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骨折愈合状况、并发症和患髋功能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全部随访病人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患髋功能优良率达91.67%,.结论 经皮或有限切开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少、固定牢固、并发症少、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满意,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差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最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疗满意度,副作用少,患者能早起下床活动,有利于恢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LCP)治疗术后出现钢板断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锁定钢板加压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发现对照组发生锁定钢板断裂11例、钢板松动17例、钢板断钉14例;观察组分别为2例、4例、3例,观察组术后1年在疼痛、功能、运动范围的Harris评分比较中占优。结论临床上采用规范手术操作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锁定钢板断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