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女,40岁,公安人员,1978年9月8日初诊。发热不退,住×医院治疗已将近一月,经多种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及输液方法治疗,发热不退。时值仲夏,热更甚。×医院曾诊断为副伤寒并发心内膜炎。验其脉濡数,有代象。舌色赤,苔黄腻,舌中、根部较厚。胸闷、纳呆、恶心,晨起即热,午后热盛,至夜半后热稍减,热盛则服退热片,汗后热减,  相似文献   

2.
以中医中药治疗原因不明的嗜伊红细胞增多症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吴××,男性,27岁,江苏省江都县人。住院号:28037。1972年6月22日入院,同年8月26日出院(共住院64天)。主诉:发热、浮肿一周。现病史:发热不退一周,朝轻暮重,初起畏寒,继则发热,病后三天,颈面浮肿,第六天下肢亦肿,腰酸。外院初以外感论治,6月21日查白血球23,400/立方毫米,中性40%,嗜酸性细胞45%,淋巴细胞14%,大单核细胞1%;尿常规:白血球0~2,其余阴性。当日下午急诊,被收住院。既往病史:少年时有疟疾史、河水接触史。体检:神志清,发育良,T38.3℃,咽喉轻度充血,  相似文献   

3.
产后伏暑     
周××,女,28岁,农民,住院号63—1493。患者于1963年10月3日顺产一男孩。产前患“右上肺浸润型结核”已五年,本次妊娠后期全身浮肿,食欲差,小便短赤。10月7日(产后四天)开始畏寒、寒战、发热(38°~40℃),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剧,恶露中等,伴血块及粘腻物,腥臭,经常出汗。曾在当地卫生院查治,诊断为产后胎膜残留,产褥期感染。肌肉注射青链霉素10天、并服中药数剂,恶露虽净,仍有带下,发热不退,20天中进食极少,至10月24日送米本院求治。本检:体温40.1℃,宫底脐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景××,男,24岁,工人。1978年3月上旬,臀部疖肿溃破发热,创口愈合而发热不退,体温在38.5°—40℃之间。抗生素治疗半个月,发热无改变,住县人民医院(住院号78—992)。理化检验,除白血球总数偏高、血沉较快、谷丙转氨酶可疑阳性外,其他各项均属正常范围。诊为“发热待查”、“败血症可疑”。入院后经消炎、退热药治疗六天,发热不退,邀请中医会诊。体温37.5℃—39℃之间,发热升高时头痛形寒,鼻塞咳嗽,口不渴,出汗热稍降,日发两三次。脉象濡数,舌苔薄白。拟宣透清热法,进两剂无效,反  相似文献   

5.
脾虚发热案邱××,男,3岁,海康县东里镇,于1978年8月6日就诊。症见发热,口渴,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躁扰不宁二月余。患孩于同年6月因发热腹泻数天在当地卫生院留医,经补液服抗生素等药治疗腹泻止,但仍低热不退,出院请中医诊治。二个月来延医数人,服中药四  相似文献   

6.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根据《内经》理论创立了甘温除热法。笔者临诊 30余年 ,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一些按常规治疗而发热不退的病证 ,取得满意疗效 ,现结合验案 ,谈点心得如下。1 虚劳发热姜某某 ,男 ,42岁。1 995年 6月 5日初诊。诉有慢性肾炎 ,肾功能不全病史 5年。半月前因感冒服中西药好转 ,但发热不退 ,体温稽留在 38℃左右。延余诊时见神疲力倦 ,恶心呕吐 ,食入即吐 ,腹胀 ,纳呆 ,口干不欲饮 ,颜面、下肢浮肿 ,小便量少 ,大便溏薄。脉沉弦细数 ,舌淡红、苔薄黄。体温 38.3℃。血检 :血肌酐2 40μmol/ L ,血尿素氮 9.48mmol/ L ;血红蛋白92 g/ L,血…  相似文献   

7.
局限性肠炎又称克隆(Crohn)氏病在我国比较少见,有时是以原因不明长期发热为主要表现,由于病因不明,尚缺特效治疗。我们以中医中药田七清肠饮辨证治疗一例效果甚好,现介绍如下: 患者游××,男,38岁,福州人,干部,住院号:8972。因午后发热45天伴右下腹闷痛于1980年2月27日入院,患者1月24日无任何诱因而畏冷发热,汗出热不退,曾  相似文献   

8.
辛凉平剂治疗发热的体会大庆市中医医院杨洁鸿(163111)大庆市第一医院杨淑琴笔者运用辛凉平剂治疗用多种抗生素发热仍不退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辛凉平剂指以银翘散为代表所组成的中药汤剂O庄××,男,28岁,干部,住院号0626,于1994年3月10日以...  相似文献   

9.
小儿高热案     
刘×,男,10岁。于1982年10月2日,因发热恶寒一天,以“上感”收入儿科治疗。经用西药解热镇痛、抗感染、激素疗法和物理降温连续治疗三天后,发热仍持续不退,体温稽留在39℃左右。于10月5日下午四时请中医会诊。证见发热不恶寒,汗出热不退,面红,胸痞欲呕,口渴不欲饮,纳食差,小便黄,大便已三日未解。舌苔黄腻而中间干燥,脉滑数。证属湿热内蕴,已趋化燥,治宜清热利湿,佐以导下,方以三仁汤加减:藿香、厚朴、通草、滑石、淡竹叶、  相似文献   

10.
林××,男,2岁半,住院号34541,1979年4月15日入院。患儿七天前突然发热,高达40℃,持续不退,无寒战、惊厥等,次日出现腹泻,每日排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56年添辟中医科以来,中、西医互治的敗血症,不下数十例。很多患者对青霉素等藥有抗藥性者,依靠中藥而收到极大效果。今举一例,介紹如下: 金××,男,廾三岁,工人。于1960年3月15日入院。本月7日,发現右足外側疼痛,以后逐漸腫脹、化膿。开始即在厂內治疗,注射青霉素多次,并在昨天切开、排膿。但发热仍然不退(高达40℃左右),头痛,飲食减少,面部潮红,因来院求治。患者除右足膿疡將收口外,左肩、腹部、腿部,均有力、小不等的腫瘍。白血球总数12600。中  相似文献   

12.
肾痈1例治验     
雷××,女,社员。1980年3月23日入院。患者半月前因左大腿内侧深部脓肿,经应用抗菌素、切开排脓等治疗后,除遗患肢膝关节活动受限外,伤口愈合。近几天来因腰部持续疼痛,畏寒发热不退而转来我院诊治。检查:体温39℃,脉搏90次/分,呼吸22次/  相似文献   

13.
高热验案4则     
张琪 《中医杂志》1995,36(3):144-146
1 阴毒发热李×,女,25岁。1990年5月6日初诊。持续发热40余天。于4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左右,伴周身肢节痛、头晕心烦,服速效感冒胶囊及螺旋霉素热不退,夜间高达39.5℃,静点青霉素、先锋霉素半月余热仍不退,并躯干及下肢出现皮疹、色淡红。于半月前在某院就诊,疑诊风湿热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但系统检查有关指标均未见异常,未能确诊。来  相似文献   

14.
杨×,男,2岁半。住院号033629。1987年5月21日诊。患儿素体脾胃阳虚,每食生冷则腹泻。一周前因感冒发热,前医处以银翘散加黄芩,服之则泄泻不止,发热不退。西医诊为“上呼吸  相似文献   

15.
产后发热沈××,26岁,社员,住院号:4387。初诊:1980年2月8日。产妇于80年1月31日清晨5时,顺产第一胎,会阴Ⅱ°破裂,3小时后发现阴道血肿。因疼痛加剧,伴有便意,当日转来我院急诊。检查:阴道壁血肿约8×7×6厘米,曾切开缝合2次。产后第3天,开始发热,体温38.8℃,此后逐日升高。阴部不痛,恶露量少、色紫、无臭味。宫底脐下3指,无压痛。血象:白细胞24400/立方毫米,中性88%。经用大量抗菌素(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肌注及静滴。第7天,开始伴有腹泻,日3次,小腹作痛,食欲甚差。大便常规:红细胞(0),白细胞( ),不消化食物少量,稀薄,粘液( )。第8天体温升至39.6℃,因高热持续不退伴腹泻,请中医会诊。  相似文献   

16.
一、高热彭××,男,七个月,1984年11月11日初诊。患儿因发热(T.39.8℃),流涕、咳嗽而住某医院,疑为“上呼吸道感染”,经用抗生素等,11天高烧不退,体温持续在39℃~40℃。又x线检查:双下肺呈大片状浸润  相似文献   

17.
气虚血瘀发热李××,男,41岁,农民。1978年5月因伐木被木头砸伤腰腿而住××医院,腰腿伤已治愈,唯发热(37.8°—38.5℃),经用青、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抗疟药等,治疗月余发热不退。化验检查:血常规Hb8.5克%,RBC400万/mm~3,WBC 8000/mm~3,大小便均阴性。患者自诉发热常在午后或晚间,无汗,不口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闻其语音低怯,少气懒言,望其面色萎黄晦暗,口唇淡白,舌苔薄滑,舌质淡嫩,切其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夏季热     
七味白术散(白术、茯苓、党参、甘草、葛根、藿香、木香)一方出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笔者近年来曾以此方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颇有疗效。兹简介一例: 戚××,男,一岁半。1970年夏季发热不退,早重晚轻,已月余,其父带来我院诊治。患儿病时,曾由西医诊视,作过检查,用过多种抗菌素,发热始终不退,总在38~40℃之间,并有口喝引饮,小便频数清长,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喜伏卧,大便溏薄,有时烦哭等证。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而软。西医诊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经方在治疗肾脏疾病伴随症时往往力专效捷。用经方治疗肾病发热患者3例,原案实录如下。案例1:患者某,女,53岁。主因"间断双下肢浮肿18年,呕恶1年,加重伴周身浮肿4天"于2010年7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时血肌酐637μmol/L,尿素氮18.1mmol/L,血钾7.5mmol/L。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肾性高血压"等疾病。入院第二天出现发热,2010年7月15日诊见:发热,38.7℃,恶风寒,无汗出,恶心,呕吐2次,口干,无口苦,纳呆,周身浮肿,大便秘结,已三日未行,自觉下肢有灼热感。舌质淡,舌苔薄黄,脉弦数。  相似文献   

20.
发热一证在产后为常见,临床往往由于治疗不当而致发热缠绵,多日不退。消耗体力,危害健康,笔者常以活血化瘀法治疗产后血瘀发热取效,兹介绍病例如下: 例一:杨×,女,26岁,住院号74077。198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