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根据产科病人的特点,心理护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孕妇入院后,由护士安排好床位,稳定孕妇情绪,介绍医院环境、倍伴制度、作息制度、床位医生,消除产妇的陌生感、恐惧感,给产妇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这样以来,就可以使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患者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生活,对她们的康复是非常有益的。2 产前心理准备 与非妊娠妇女比较,尽管妊娠…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21-122
本文通过对心理护理重要作用的认识以及心理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两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做好基础护理的关键是做好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护、患三者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疗效。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而且特别需要具有热心、尽心、精心、专心素质才能更好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促进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及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政治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孕产妇对现代化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从事产科护理人员、助产士的护理模式、护理理念都要更新,要根据孕产妇的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心理护理是医务工作者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根据,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基础,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和焦虑。心理护理是一门艺术,为了使每个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产妇使用安慰鼓励性的语言,实际上就是对产妇心理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黄河清 《吉林医学》2012,33(16):3515-3516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素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其对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积极影响。结果 :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加强安全管理有促进作用。结论 :加强风险控制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促进产妇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实行个性化护理是当前产科护理工作中运用较为成功的方式之一.护理人员应当尊重产妇,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及时了解和掌握产妇的需求,结合整个流程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模式,满足产妇需求,提高整个分娩过程的舒适度,树立产科个性化护理的良好品牌效应,构建良好医患、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产科的专科特点,加强产科安全护理。方法 履行告知义务,重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进环境,完善设备设施。结果 减少和杜绝了护理缺陷而造成的医患纠纷,病人满意率提高。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护士与病人通过特定的护理与被护理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称为护患关系,它是护理实践中众多人际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人们文化水准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期望在住院过程中得到护理人员全方位的服务。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职责范围的不断扩展,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是融洽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寻找和分析影响医患护患关系的成因,提出解决医患护患关系紧张的办法,这种过程就是归因理论。  相似文献   

8.
试论护患沟通中护士情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崇丽 《吉林医学》2008,29(16):1364-1365
随着现代护理工作不断纵深发展,护患沟通需要更多的是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理解和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除护理人员技术上的因素外,护患间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中,一切的护理活动,才可以有效实施,而良好的护理心理环境又依赖于护理人员良好的情商。因此,重视情商培养,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围术期的护理观察内容及对策。方法对我院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采取术前、术后护理.合并症的观察及健康教育等。结果6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取得满意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手术理论知识、麻醉和手术方法、术前准备的要求、术后观察的要点、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才能更好地完成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合作,使手术后尽快康复,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往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在沟通中,我们要做到诚信、尊重、同情、耐心,多听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多对患者或家属作解释工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氛围。  相似文献   

11.
刘贵美 《中外医疗》2011,30(27):191-19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健康和维权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安全防护管理至关重要.我科护理人员努力学习孕产妇的管理制度,为产妇及婴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提高产科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孕产妇的危害等,来提高孕产妇的安全防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铁雁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746-4747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国民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护患关系日趋紧张,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1]。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彼此心理上的联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构建于有效沟通之上。护患关系的不良状态会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并与医疗纠纷的发生密切相关。据研究表明,医患纠纷大约有1/5与医疗技术有关,而由于医患、护患沟通不畅导致的却占了4/5。导致护患沟通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护理人员对沟通的认知、组织层面的重视程度、沟通技巧的缺乏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伦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子宫肌瘤所带来的心理伦理问题,提出护理人员应具备的三点伦理道德要求,指出在临床护理中应注意: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以人为本,给予患者人性化及人性化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方法,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语言交流在护士与患者沟通中对加速疾病的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门诊输液室的护士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还需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语言等沟通艺术。  相似文献   

15.
郑伟  高连香 《吉林医学》2009,30(24):3271-3271
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关照患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护理人员除了执行医嘱外,更多的时间和更大量的工作是照料患者的生活,建立一种有利于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要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是护理工作的物质基础,是护理人员获得护理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开展得越来越普遍。广大护理人员一致认识到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应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从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寻求通过护理伦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优质护理,改善医患关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临产妇的心理状况是否良好,对产程影响极大.经调查研究表明,在分娩过程中,由家人或爱人陪同,产妇顺产率增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做好其它护理同时,必须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现对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分三个产程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燕  臧红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63-4864
随着医院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将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护理计划之中,通过对产妇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产妇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信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1宫产患者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的孕妇都为初产妇,一般都是身体健康的育龄妇女,妊娠、分娩是一种应激,能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别对初产妇更是一个巨大生理变化和精神刺激,因此必然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紧张甚至忧郁,而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往往会通过中枢神经抑制宫缩,严重者甚至于发生子痫、大出血等。因此做好心理护理非常必要。2心理护理对策2.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首先要给产妇营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主动与产妇交谈,耐心说明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术前需要导尿,向产妇讲解清楚,消除恐惧心理,还可以向产妇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的情况,使其对医护、麻醉人员增强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手术,大量的实践证明,高度的信任感、良好的医患、护...  相似文献   

20.
情商(EQ)全称情绪智力,它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有的能力,可以调节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能合理解决冲突矛盾。在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护士,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否则很容易产生矛盾,如处理不当还会扰乱正常的医疗护理工作,甚至会影响到护理人员身心健康[1]。因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还需要良好的情商。为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情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能迅速、灵活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护理同道们在情商培训途径上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识别临床情商培训的影响因素,不断进行方法途径的改进,为提高情商的培训质量,现将国内有关临床情商培训质量的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