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认为该病是由正气不足、失治误治或调护不当等所致。采用辨证用药与辨证施推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小儿紫癜性肾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旭东  张薇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43-1344
紫癜性肾炎(HSPN)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的肾炎。是小儿常见的肾病,也是过敏性紫癜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小儿HSPN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繁多,应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进行辨证治疗。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近10年来中医药及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食欲缺乏症相关文献的证型进行统计总结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超星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10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中医药及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食欲缺乏症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筛选后最终有169篇纳入统计分析;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虚肝旺、脾胃虚弱和胃阴不足5种证型出现频率最高,其中小儿推拿辨证治疗小儿食欲缺乏症的临床研究观察中以脾胃气虚、脾失健运、脾胃虚弱3种证型为主。结论中医药及小儿推拿辨证治疗小儿食欲缺乏症,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辨证当以脏腑辨证为纲,从脾胃辨证入手。  相似文献   

4.
"三有余、四不足"是明代万全提出的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以此为据,对各型小儿汗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论述,指出汗证与五脏密切相关。临床诊治中,当结合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特点,辨证施治,不应拘于自汗与盗汗,亦不拘于单一脏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厌食散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自拟小儿厌食散口服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观察治疗前后食欲、体质量变化等临床症状。结果治愈14例,好转38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厌食散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中、西医结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经验及预后判定。方法对3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史、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毒感染、体液免疫紊乱和细胞免疫紊乱是本病心肌损伤的重要原因。结论掌握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西医给予以卧床休息、营养心肌、减轻心脏负荷、抗感染,中医根据临床分型,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121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分期及中医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297-298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期及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方法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依据临床诊断分为感染期(n=52)、过渡期(n=39)和恢复期(n=30),运用中医辨证分治原则进行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21例患儿均随访6个月,治疗显效63例(52.07%)、有效49例(40.50%)、无效9例(7.43%),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根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期,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达到治本的目的,从根本上提升机体正气、驱除外邪,中医辨证论治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儿抽动障碍病位虽在肝,却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基于小儿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抽动障碍的病因病机,提出“五脏皆令小儿动,非独肝也”的辨证思路。从“小儿病有诸于内,必形诸于外”的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围绕“抽动”的表象,联系脏腑理论,结合小儿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求“引动”之本。同时指出,治疗应该从见“动”止动,转变为辨证治“动”,如此方可达到药到“动”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推拿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泄泻60例,结果全部治愈。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具有有效、简便、安全的优点,附案例3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对102例患儿分别采用疏风散邪、清热解毒、滋阴清热、化痰消肿4种方法进行辨证治疗。结果治愈70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04%。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4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足、口部病变均有,首发病变部位口腔,占24.24%;手或足者,占30.04%;手、足、口病变同时出现者658人,占33.17%。出现于臀部、肘、膝部者,占12.5%。发热占20.11%。发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占95.71%,除幼托儿童、学生外,散居儿童(大部分是外来流动人口及农村患儿)占58.42%,明确接触史者,占53.68%。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以学龄前儿童为主,以手、足、口、臀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三伏灸"基于《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以冬季好发的虚寒性疾病。针对小儿科临床实际需要,确定了"温补脾肺,寒热并用"的治疗原则,并遵从了治疗规程,结合治疗用药和治疗方式方面的改进,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轻了治疗过程中小儿的不适感,深受广大患儿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对肿瘤免疫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强调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中医针灸有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与手术或化疗药物不同,针灸运用于肿瘤的治疗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而是作用于整个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使机体产生抗肿瘤的效应。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即相当于中医的"扶正",以此来解释针灸的抗肿瘤作用是合理的。本研究通过复习文献,结合当前针灸在临床的运用,总结在肿瘤免疫方面针灸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及亚健康检测指标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肥胖指标及亚健康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的肥胖及亚健康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对亚健康检测指标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肖哲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15-116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79例小儿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使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后患儿体重指数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从治疗后1周开始患儿的体重指数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和4周患儿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能较快地增加患儿体重,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18例急性脱髓鞘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特点。方法对18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一般资料,行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诱发电位检查。经使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治疗,以及丙种球蛋白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结果患儿行脑脊液和脑电图检查大部分存在异常情况,MRI检查脱髓鞘病灶呈T1低信号或等信号、T2高信号改变,治疗结果好转15例,无效3例。结论儿童急性脱髓鞘脑病临床表现多变,影像学有助于明确诊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50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 50例患者治愈48例(95%),好转2例(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挑体炎很好的体现中医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电磁穴位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磁穴位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6年2月临床诊断乳腺增生症患者125例,分为口服药物组、电磁穴位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对比观察电磁穴位联合中药疗法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意义。结果:口服药物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电磁穴位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P<0.05,<0.01。随访3个月显示:口服药物仅对病程短于3年的病例效果显著。电磁穴位治疗疗效与病程的长短无显著关系,并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低。结论:结合祖国传统阴阳学说理论与现代电磁科学技术的电磁穴位疗法,对乳腺增生症具有比较理想的物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士卿教授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慢性湿疹多属血虚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治则,采用当归引子加减治疗小儿慢性湿疹,取得了满意疗效。并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调督通脉针灸法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脊神经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完全弗氏佐剂诱导Wistar大鼠A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神经节中NF-κB活性表达。结果针灸第14天采集标本,调督通脉针灸法对AA大鼠脊神经节NF-κB(P65)的高表达活性降低优于普通针灸(P<0.05)。结论调督通脉针灸法能够抑制脊神经节NF-κB的高表达活性,为针灸治疗RA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