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胆管结扎肝纤维化模型TGF-β1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15)及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M,n=20)及药物干预组(Y,n=20)。M及Y组采用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制备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Sham组仅作胆总管分离,不作胆总管结扎。Y组于术后1周开始经灌胃给予黄芪多糖,1日1次,共4周。所有大鼠均于术后第5周处死取材。统计分析实验过程大鼠死亡率及腹水发生率,观察实验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组织学;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观察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组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M组比较,Y组大鼠死亡率、腹水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及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有效地抑制BDL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TGF-β1表达,这可能也是黄芪汤组分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脂质组学技术探讨绞股蓝总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物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4周诱导小鼠(24只)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在造模第11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总苷组、奥贝胆酸组,灌胃给药4周。8只小鼠作为正常组给予正常对照饲料。观察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肝组织病理变化[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并计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性评分(NAS)积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物。结果:模型组肝组织脂肪变性显著,肝组织TG、NAS积分、血清ALT、AST、TC、TG、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正常组均上升(P<0.05);绞股蓝总苷组与奥贝胆酸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组织TG、NAS积分、血清AST、ALT、T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脂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对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大鼠放射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赤芍总苷组(50 mg/kg、25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成放射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照射后第26周末剖杀大鼠,取血和肝脏标本,ELISA法检测大鼠中TGF-β1、TNF-α、IL-6、HA、PC-Ⅲ、LN含量,碱水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损伤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血清中TGF-β1、TNF-α、IL-6、HA、PC-Ⅲ、LN含量明显增加(P<0.01),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增加(P<0.01),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4/7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治疗组(50mg/kg)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GF-β1、TNF-α、IL-6、HA、PC-Ⅲ、LN的含量,同时可降低肝脏组织中Hyp含量及降低肝脏损伤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还可减少大鼠脏肝组织中TGF-β1和Smad3/4蛋白表达,增加肝脏组织中Smad7蛋白表达。结论:赤芍总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肝功能、肝脏和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以及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及高脂高糖造模组30只。造模成功后将高脂高糖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芍药散组和奥贝胆酸对照组。当归芍药散组(25.8 g/kg)和奥贝胆酸对照组(0.6 mg/kg)均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以等量饮用水灌胃,各组均于6周后取材。测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湿重、肝脏和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空腹血糖(FBG)含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病理及肝组织NAS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芍药散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显著降低(P0.01),肝脏和血清TG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ALT、AST活性均大幅下降(P0.01),血清FBG、FINS和HOMA-IR均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NAS总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可有效抑制小鼠肝脏脂肪沉积,减轻小鼠肝脏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小鼠胆汁酸代谢及其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探讨栀子苷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喂养14周诱导NASH小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和奥贝胆酸组,从第11周开始,栀子苷组和奥贝胆酸组小鼠分别按90 mg·kg-1·d-1和10 mg·kg-1·d-1的剂量灌胃给予栀子苷和奥贝胆酸,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的饮用水。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水平,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肠内胆汁酸谱,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法尼醇X受体(Fa...  相似文献   

6.
徐方明  过建春  包剑锋  王运发  徐骐 《中医药学刊》2012,(5):1026-1029,I0003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胆管结扎肝纤维化模型TGF-β1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15)及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M,n=20)及药物干预组(Y,n=20)。M及Y组采用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制备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Sham组仅作胆总管分离,不作胆总管结扎。Y组于术后1周开始经灌胃给予黄芪多糖,1日1次,共4周。所有大鼠均于术后第5周处死取材。统计分析实验过程大鼠死亡率及腹水发生率,观察实验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肝组织学;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观察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组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M组比较,Y组大鼠死亡率、腹水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P〈0.01),肝组织纤维增生程度、Hyp含量及及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有效地抑制BDL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TGF-β1表达,这可能也是黄芪汤组分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杜仲多糖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程艳  艾凌艳  王美  王旭 《中草药》2011,42(2):324-329
目的研究杜仲多糖对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首次背部sc纯CCl4 5 mL/kg,以后sc 40%CCl4花生油3 mL/kg,共8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杜仲多糖ig给药8周,测定大鼠肝脏及脾脏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计算ALB与球蛋白(GLOB)的比值(A/G);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水平;并检测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杜仲多糖能明显对抗CCl4所致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脾脏指数的升高(P<0.01);显著抑制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降低血清中HA、LN、PCIII、IV-C、GLOB的量(P<0.01),升高血清中的TP、ALB的量和A/G的值(P<0.01);降低肝组织中MDA的水平和Hyp的量(P<0.01),亦能升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Px的水平(P<0.01),明显降低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杜仲多糖高剂量组抗肝纤维化的效果最好,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杜仲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腹腔注射引起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大黄素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大黄素组通过腹腔注射CCl_4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黄素组并给予大黄素40 mg·kg~(-1)·d~(-1)悬液灌胃。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炎症和组织形态,Masson染色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肝纤维化的程度,细胞膜表面分子CD45、CD11B和F4/80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肝组织中白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实时定量PCR检测了小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单核细胞受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组小鼠注射CCl_4四周后,光镜下观察到明显的肝细胞损伤和组织纤维化,提示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成功。大黄素组小鼠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CCl_4腹腔注射引起小鼠肝组织中CD45~+、CD11B~+、F4/80~+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0.01,P0.01,P0.01),而大黄素减少了CD45~+、CD11B~+、F4/80~+细胞在肝纤维化期肝脏中的浸润(P0.01,P0.01,P0.05);除此之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TGF-β1和MCP-1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1),而大黄素组TGF-β1和MCP-1显著降低(P0.05,P0.05)。结论:大黄素可减轻CCl_4引起的小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少促纤维化因子TGF-β1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扶正化瘀方成分配伍(PA方)抗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CCl4诱导的6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运用均匀设计法以肝组织Hyp水平和天狼星红染色胶原面积为评价指标,获得PA方最佳配比,再对PA方作5个剂量水平的量-效实验,明确PA方最佳剂量和配伍效应。结果 均匀设计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PA5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P<0.01),肝组织炎性损伤减轻,肝组织Hyp水平和天狼星红染色胶原面积降低(P<0.01)。量-效实验表明,PA方量-效关系呈非线性,与模型组比较,1/4 PA组小鼠肝组织炎性损伤减轻,肝组织Hyp水平和天狼星红染色胶原面积降低(P<0.01)。当PA方剂量高于1/4 PA时,PA方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减弱态势。配伍效应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PA方组小鼠肝组织Hyp水平和天狼星红染色胶原面积降低(P<0.01),并优于其成分丹酚酸B和苦杏仁苷单用(P<0.05);PA方可降低模型小鼠肝组织α-SMA、Desmin、Col-Ⅰ的表达(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损伤保护潜在机制及肝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O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高糖高脂饮食后,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0.035 g·kg^-1)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黄芪甲苷0.02,0.04,0.08 g·kg^-1·d^-1,二甲双胍组灌胃二甲双胍0.2 g·kg^-1·d^-1;给药8周后,于末次灌胃24 h禁食不禁水后处死,测血清肝生化指标,肝脏指数等;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马松(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反应观察细胞内糖原等变化;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中PI3K/Akt/FoxO1信号蛋白及PEPCK,G6Pas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大鼠体质量显著减轻(P<0.01),PI3K/Akt/Fox O1信号减弱(P<0.01),PEPCK,G6Pase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C,TG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P<0.01),肝组织Fox O1,PEPCK及G6Pase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Fox O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P<0.05,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Fox O1信号通路抑制高脂高糖加小剂量STZ诱导T2DM肝糖异生,从而起到延缓T2DM大鼠肝脏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叶丹  马晓宇  钊浩然  乔会林  张选明 《中成药》2023,(11):3577-3582
目的 探究芳香新塔花总黄酮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及对PPARγ/LXRα/ABCA1通路的影响。方法 60只ApoE-/-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3 mg/kg)及芳香新塔花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每组12只。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12周,给药同时继续饲喂高脂饲料;另取12只C57BL/6J小鼠为空白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同时喂养普通饲料。给药结束后,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HE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1β、MCP-1水平,试剂盒检测肝组织TC、TG、NEFA、FC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PPARγ、LXRα、ABCA1、ABCG1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脏脂滴面积增加(P<0.01),血清TC、TG、LDL-C、IL-18、IL-1β、MCP-1水平和肝组织TC、TG、NEFA、FC水平均升高(P<0.05,P<0.01),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AKT/GSK3-β/SNAIL 通路探讨黄芪甲苷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心肌纤维化小鼠的保 护作用。方法将40 只雄性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80 mg·kg-1)、曲西瑞宾 组(1 mg·kg-1,AKT 抑制剂)及黄芪甲苷(80 mg·kg-1)+SC79(5 mg·kg-1,AKT 激动剂)组,每组8 只。采用主动 脉弓缩窄术复制心力衰竭小鼠模型。模型复制前,曲西瑞宾组给予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 次,连续1 周;模型 复制成功后,黄芪甲苷组给予灌胃给药,每日1 次,连续4 周;黄芪甲苷+SC79 组采用腹腔注射联合灌胃给 药,模型复制前腹腔注射SC79(5 mg·kg-1)每日1 次,连续1 周,模型复制成功后以黄芪甲苷(80 mg·kg-1)灌 胃,每日1 次,连续4 周。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小鼠心功能,采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 率(LVFS);采用Masson 染色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血管及间质内胶 原纤维沉积情况;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鼠心脏组织CD31、α-SMA、AKT、GSK3-β、pGSK3-β、SNAIL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LVEF、LVFS 水平显著降低(P<0.01),心肌纤维化面 积显著增加(P<0.01),血管周围及间质的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加(P<0.01),CD3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 降(P<0.05),α-SMA、AKT、GSK3-β、pGSK3-β、SNAIL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 较,黄芪甲苷组和曲西瑞宾组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逆转(P<0.05,P<0.01),黄芪甲苷+SC79 组的 指标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AKT/GSK3-β/SNAIL 通路抑制内皮间质转化,从而抑 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miR-34a/SIRT1/PGC-1α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J野生型小鼠7只作为空白对照组,21只ApoE-/-AS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瑞舒伐他汀组,每组7只。空白对照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化瘀祛痰方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8周后,辛伐他汀组和化瘀祛痰方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脏TC、TG、 HDL、 LDL水平;试剂盒检测肝脏游离脂肪酸含量;HE染色法,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miR-34a、SIRT1、PPAR-α、PGC-1α及CPT1A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肝脏SIRT1、PPAR-α、PGC-1α、CPT1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poE-/-小鼠血清、TG、TC及LDL-C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汤(HQD)对肝纤维化模型小鼠骨形成蛋白和激活素跨膜抑制剂(BAMBI)的作用。方法以10%CCl_4橄榄油溶液2 g/kg腹腔注射建立C57BL/6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于第4周起将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和黄芪汤组(HQD),每组12只,干预3周;检测各组小鼠的肝功能、肝组织BAMBI及相关胶原基因表达。体外培养LX-2细胞,观察HQD有效组分黄芪总皂苷(AS)和甘草酸(G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QD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炎症坏死、胶原沉积均显著减轻(P0.01);肝组织Ⅰ型胶原(Col1a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2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Bambi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S和GA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LX-2细胞活化和胶原合成;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导LX-2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P0.01),且显著增加LX-2细胞BAMBI表达(P0.01)。结论黄芪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及上调BAMBI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活血通络法代表方桃红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肝组织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野生型雄性C57/B6J小鼠10只为空白组,ApoE-/-/C57/B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中药治疗组(桃红饮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中药治疗组给予西方高脂饮食造模12周,阿托伐他汀(5mg/kg)和中药组(11.54g/kg, 5.77g/kg, 2.89g/kg)以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灭菌纯水灌胃12周,检测血清ALT、 AST、TRIG、TC、LDL,以及肝组织SOD、MDA和GSH水平;HE染色评估肝组织形态和炎性浸润、Masson染色评估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肝脏免疫荧光染色评估淋巴管数量和形态。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不同程度减低了血清TRIG、TC、LDL的水平(P<0.05),增强了肝脏SOD、GSH的活性(P<0.01),降低MDA(P<0.01),减轻了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进展,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通过活血通络法代表方桃红饮治疗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及并发的NAFL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狗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1)),狗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40 g·kg~(-1)),中剂量组(20 g·kg~(-1)),低剂量组(10 g·kg~(-1))。除正常组外,给予各组小鼠ih四氯化碳(CCl_4),1次/3 d,连续8周,造成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各组小鼠相应药物ig给药,1次/d,连续8周。第8周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活性和肝组织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I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Ⅳ型胶原蛋白(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含量,制作肝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病理切片,观察切片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Hyp,ColⅠ,ColⅢ,ColⅣ,TGF-β1,PDGF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肝组织炎症、坏死明显,肝脏胶原蛋白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狗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降低CCl_4所致肝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Hyp,ColⅠ,ColⅢ,ColⅣ,TGF-β1,PDGF含量(P0.05,P0.01),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等病理改变,减少肝脏胶原蛋白的增生。结论:狗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CCl_4所致的肝纤维化小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保肺康颗粒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于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2只大鼠采用常规麻醉后气管内注入硫酸博莱霉素溶液(5 mg·kg-1)的方法制备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以相同操作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第7天,将剩余33只存活的博莱霉素造模大鼠随机剔除1只,其余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保肺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保肺康颗粒27.18,13.59 g·kg-1灌胃,醋酸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17 mg·kg-1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21 d。比较各组大鼠肺顺应性和通气功能、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程度评分、肺组织内Ⅰ型胶原(ColⅠ)和血清内羟脯氨酸(HYP)水平及肺组织中Wnt3a,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用力最大呼气流速(PEF),肺总阻力(RL)和动态顺应性(Cydn)均明显下降(P<0.05,P<0.01),模型组肺组织形态严重毁损,大量连续纤维化灶形成,纤维化严重程度评分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内ColⅠ和血清内HY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高剂量组FVC,PEF,Cydn均明显提高(P<0.05,P<0.01);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高剂量组病理学表现均有所改善,纤维化程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P<0.01),保肺康高、低剂量组评分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高剂量组肺组织ColⅠ,HY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保肺康高剂量组ColⅠ水平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保肺康高、低剂量组血清内HYP的水平均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保肺康高剂量组Wnt3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醋酸泼尼松组、保肺康低剂量组和保肺康高剂量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保肺康高剂量组表达水平低于醋酸泼尼松组(P<0.01)。结论:保肺康颗粒能够减轻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减少胶原沉积,改善肺顺应性,提高肺通气功能,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苗药宽叶腹水草对CCl4所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2kg)、高(800mg/kg)组及宽叶腹水草水提物低(200mg/kg)、中(400mg/mg/kg)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皮下注射CCl4(CCl4与橄榄油溶液1∶1混合)诱导肝纤维化,2次/w,连续8w。从造模第5周开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治疗,1次/d,连续4w。末次给药处死所有小鼠后,收集肝脏,计算肝脏指数,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ALP、ALB、TP水平;ELISA法检测纤维化指标PCⅢ、ColⅣ、LN、HA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SOD、GSH-Px、MDA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α-SMA、TGF-β、Smad2、Smad3蛋白表达。结果:宽叶腹水草能显著升高CCl  相似文献   

19.
郭真  王伊雯  戚莉  刘佳  杜曾  邱剑楠  王晓柠 《中成药》2023,(11):3758-3763
目的 探讨三七脂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贝胆酸组(0.514 mg/kg)和三七脂肝丸低、中、高剂量组(0.77、1.54、3.08 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诱导建立NAFLD大鼠模型。第9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去离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第12周末)收集血清和肝、回肠组织样本。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脂质水平及肝组织TG、FFA水平,HE、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FAS、ACC1、SREBP-1c、CD36、SCD-1及回肠组织ZO-1、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指数、血清ALT、AST、TG、TC、LDL-c、FFA水平、肝组织FFA、TG水平升高(P<0.05,P<0.01),血清HDL-c水平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可见脂肪变性,伴有炎性细胞浸润,NAS积分和油红O阳染面积比例升高(P<0.01),肝组织FAS、ACC1、SREB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筛选紫苏叶发挥保肝活性的关键组分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PBS,给药组分别灌胃30 mg/kg奥贝胆酸阳性药和120 mg/kg紫苏叶水煎液、醇沉上清液、醇沉固体、总黄酮以及多糖,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2 h,各组小鼠(除正常组外)腹腔注射0.5%CCl4花生油(10 mL/kg)进行造模。造模结束后,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RT-qPCR法检测肝组织NLRP3、半胱肽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IL-1β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紫苏叶固体组和总黄酮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和TBIL水平均降低(P<0.05,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