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婴幼儿皮肤毛细血管密度的区域性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体皮肤毛细血管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对6例童尸本身5个区域(20个部位)的120块皮肤组织毛细血管长度密度(Lv)进行了测量。结果 不同区域皮肤毛细血管Lv不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除掌跖区外,头面颈区皮肤各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身体其他部位(P〈0.01),下肢区皮肤毛细血管Lv最低;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身体其他部位(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体皮肤毛细血管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对6例童尸全身5个区域(20个部位)的120块皮肤组织毛细血管长度密度(Lv)进行了测量。结果不同区域皮肤毛细血管Lv不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除掌跖区外,头面颈区皮肤各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身体其他部位(P<0.01),下肢区皮肤毛细血管Lv最低;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Lv显著高于真皮网状层(P<0.001)。结论三维定量证实的皮肤毛细血管密度区域性、层次性差异更准确地反映了头面颈区血供丰富的特点,为该区设计长宽比值较大的任意型皮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增生的组织形态及其PCNA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标本的组织形态及其细胞增殖状态的区域分布特征。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对24例BPH手术标本的三个区域中组织构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间质面积百分比和间质/上皮比值在尿道周围区、中间区和包膜下区中均依次递减(P<0.01),而上皮和腺腔面积百分比则依次递增(P<0.01);三区间腺腔/上皮比值差异无显著性。尿道周围区PCNA指数高于其它两区(P<0.05)。结论BPH的组织构成和细胞增殖状态存在着区域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放射免疫测定,动态观察大鼠结肠癌产生过程中胰腺生长抑素样免疫活性物(SLI)的含量变化。结果:结肠癌组SLI含量为5.99±0.31(ng/mg蛋白),明显高于粘膜乳头增生组(3.56±0.08)和正常对照组(1.81±0.07)P<0.0l);结肠癌中管状腺癌组SLI高于粘液腺癌组(P<0.01);癌肿浸润达深肌层或浆膜层时SLI含量明显低于粘膜层或浅肌层(P<0,01);有淋巴转移组SLI含量明显低于无淋巴转移组(P<0.01)。  相似文献   

5.
采用35%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对烧伤大鼠早期(72小时内)8个时相点的血浆、皮肤创面及5种脏器的TNFα含量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与比较,旨在探讨烧伤早期机体上述部位TNFα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血浆TNFα水平伤后均较伤前有显著升高,12小时到达峰值(P<0.01),8、72小时两个时相点升高有显著意义(P<0.05)。皮肤创面TNFα水平自伤后1至12小时(四个时相点)均出现非常显著升高(P<0.01)。5种脏器的含量,伤后1、3小时无变化(P>0.05),自8至24小时分别出现异常增高,并达到峰值(P<0.01)。提示:①严重烧伤后大鼠出现血浆、皮肤创面及五种脏器TNFα含量的异常增高,其出现峰值与当今烧伤病理生理变化高峰期相一致(伤后24小时内);②皮肤创面无论伤前或伤后不同时间的均值显著高于血浆及五种脏器的2.75~86.7倍,它的异常增高可能是造成烧伤后机体TNFα异常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耳白雄兔32只,随机分为输精管结扎组(VG)、输精管结扎-吻合组(VAG)和假手术组(SOG)。结果显示:VAG的精子密度明显低于SOG(P<0.01),并且与睾丸组织cAMP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841,P<0.01)。血清睾酮水平3组无显著差异。VG,VAG的睾丸重量均低于SOG(P<0.01,P<0.05),但VAG与VG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VAG和SOG的睾丸重量与精子密度也呈明显正相关(r=0.699,P<0.01).说明输精管结扎及吻合后一段时间内睾丸生精功能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且与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对10例瓣膜置换术病人全血细胞胰岛素受体和红细胞ATP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测定全血细胞胰岛素受体密度和亲和力;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ATP含量,同时监测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转流30分钟,血细胞高亲和胰岛素受体(R1)密度明显增加(P<0.01),亲和力(K1)明显降低(P<0.01),低亲和胰岛素受体(R2)密度也明显增加(P<0.01),但亲和力(K2)变化不大(P>0.05);停机30分钟,上述变化有所恢复,但未到转流前的水平。转流30分钟红细胞ATP含量明显降低(P<0.01),并持续到停机后30分钟,同时伴随血糖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血糖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CPB可致血细胞胰岛素受体密度增加而亲和力下降,以及红细胞ATP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后肠道功能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平均烧伤面积45%成人21例,随机分为早期喂养(EF组)和延迟喂养组(DF组),探讨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肠道功能的维护作用。结果表明内毒素在伤后4,8天EF组显著低于DF组(P<0.05~0.01);而SOD则呈相反的变化,在伤后4,8天EF组显著高于DF组(P<0.01);胃泌素和胃动素除伤后第1天的大多时相点EF组显著高于DF组(P<0.05~0.01),而炎症介质TNF和IL-8则呈相反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1)。提示早期肠道营养可降低循环内毒素水平,减轻肠道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削弱、阻滞“内毒素——炎症介质”对肠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辽宁绝经妇女骨密度与绝经年限、体重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绝经年限、体重对辽宁地区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共96 例绝经后妇女腰椎(L2~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 区的BMD,同时测定了血ALP、血尿钙、肌肝(Cr)等指标,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1. 绝经后妇女各部位的BMD 不同。2.L2~4的BMD与体重(W )、血小板、尿Ca/Cr呈正相关(P< 0.01、P< 0.05、P< 0.01)。与绝经年限的自然对数(PFNL)、ALP呈负相关(P< 0.01、P< 0.01)。3.Neck 区BMD 与体重、血小板呈正相关(P< 0.01、P< 0.05),与PFNL呈负相关(P< 0.05)。4.Ward's 区BMD 与体重、血小板、尿Ca/Cr 呈正相关(P< 0.01、P< 0.05、P< 0.05),与PFNL及ALP呈负相关(P< 0.01、P< 0.05)。5. 大转子区骨密度与体重、血小板、转氨酶呈正相关(P< 0.01、P< 0.01、P< 0.05),与ALP呈负相关(P< 0.01)。结论 体重、绝经年限、尿Ca/Cr、血小板及血ALP能影响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
以40日龄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对照(C),糖尿病(D),糖尿病胰岛素及时治疗(DCIR)和糖尿病胰岛素延迟治疗(DDIR)组,进行睾丸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睾酮D组最低,培养间质细胞睾酮分泌量DCIR、DDIR和D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及0.001),cAMP分泌量DDIR和D组显著低于C和D分别的CIR组(P<0.01);睾丸组织雄激素结合蛋白(ABP)水平,DDIR组显著高于C和D组(分别为P<0.05及P<0.01),其它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培养支持细胞ABP分泌量D组显著低于C和DCIR组(P<0.05),cAMP分泌量DDIR和D组显著低于C和DCIR组(P<0.01)。  相似文献   

11.
壮骨素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壮骨素及当归、川芎嗪注射液联用,用于家兔桡骨标准骨折模型的治疗。通过体重观察、X片和骨痂切片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单纯使用"壮骨素"灌胃治疗组比空白对照组更高的X片评分(P<0.001)、更高的外骨痂及有效骨痂密度,细胞水平显示活跃的破骨细胞活动(0.01<P<0.05)。"壮骨素"与活血化瘀中药联用组早期良好地控制了骨折后动物体重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亦显示更高的X片评分(p<0.001)、矿化骨痂密度(0.01<P<0.05),破骨细胞活性吸收面(0.01<P<0.05)和破骨细胞指数(P<0.01),切片显示良好的骨痂改建。  相似文献   

12.
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15例肾性贫血病人进行治疗,剂量65u/kg,3次/周静脉注射,第1周RC升高级显著(P<0.01),第2周Hb升高(0.01<P<0.05),RBC和Hct无显著变化;增加剂量至100u/kg,第4周Hb升高极显著(P<0.01),Hct升高显著(0.01<P<0.05),Rc增多达高峰,第8周Hct升高有高度显著性(P<0.01),增加剂量至200u/kg,Hb,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透明质酸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以及胎儿型愈合和成人型愈合的机理。方法 通过胎兔创伤模型及皮肤均化的方法,提取游离及结合的透明质酸(HA) ,应用透明质酸结合蛋白( HABP) 技术,对胚胎兔、成年兔皮肤在正常及创伤愈合过程中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游离、结合及HA 的总量。结果 ⑴不同孕期正常胎兔皮肤的游离HA 及HA 总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合HA 有显著的波动,而且均比正常成兔增高( P< 0 .01) ;⑵胎兔皮肤创伤后不同愈合时间的游离HA 及HA 总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合HA 的组成亦有显著变化;⑶创伤胎兔与正常胎兔相比,各组分HA 均增高( P< 0 .05) ;⑷创伤成年兔游离HA 及HA 总量均比正常成年兔显著增高( P< 0 .01) ,而在创伤成年兔内部游离HA 及HA 总量呈“山峰型”变化;⑸胎兔、成年兔皮肤创伤后对应比较发现,HA 总量均为胎兔高( P< 0 .01) ,而游离HA 则第2 、3 天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HA 的增高是胎儿型愈合不可缺少的内部机制,其中游离HA 起主导作用,但结合HA 随孕期的延长以及在创伤后不同愈合时间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对于临床控制瘢痕形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126名老年人中髋关节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Singh指数及骨关节炎程度。结果表明,三组之间的Singh指数及骨关节炎程度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其中骨关节炎组的Singh指数高于股骨颈骨折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5)。股骨颈骨折组的骨关节炎程度则轻于骨关节炎组(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之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髋关节的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复合皮移植后皮片的生长和收缩情况。方法对异体乳猪真皮+自体表皮(组1),异体小猪真皮+自体表皮(组2)和自体表皮(组3)共3个组移植的皮片,结合皮片完整性和猪妊娠过程等因素,经2年多动态监测移植皮片面积。结果移植后2~124周复合皮表面光滑无瘢痕;36周后3组皮片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生长扩大,依次为组1>组2>组3(P<0.01);在复合皮组,24周后整张皮片明显优于拼接皮(P<0.001);猪妊娠过程显示,复合皮组有较好的组织增生能力和弹性回缩力(P<0.01);组织学观察组1乳头和皮钉等组织结构成熟早,24周时已接近正常皮肤。结论经酶处理的冷冻异体乳猪真皮复合移植后具有良好的组织弹性、耐磨性和细胞生长能力,是理想的真皮替代物;实验动物妊娠可客观地用于复合皮质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皮肤溃疡愈合规律中肌平皮长及皮长肌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创面和皮缘的角度对愈合的影响。方法:采取手术造模,使皮肤创缘与创面呈90°,称“直切组”。皮肤创缘与创面呈135°,称“斜切组”。分别观察术后3、5、7、14、21、28d病理变化。结果:斜切组,在创伤早期毛细血管数量丰富(P<0.05);纤维母细胞明显丰富(P<0.01);皮缘上皮增生出现早,爬行生长速度快;在愈合全过程中炎性细胞计数显示炎性反应轻;愈合明显快(P<0.01)。结论:创缘与创面角度越大,越利于炎性渗出物的引流,保留较多的基底层细胞对于伤口收缩及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符合李竞提出的“肌(肉芽)平皮(上皮)长、皮长肌平”的皮肤溃疡愈合规律。  相似文献   

17.
骨科手术操作对长骨血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骨膜剥离和髓腔扩大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滋养动脉在手术中受到损伤时也需结扎。为了解以上三种操作对股骨血供的影响,作者对24只兔采用核素标记化合物(99mTc-MDP)骨显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手术后当天手术侧放射性计数均少,其中以滋养动脉结扎组减少最多(P值<0.01);髓腔扩大组次之(P<值0.01);骨膜剥离组最少(P值<0.01)。第4天后骨膜剥离组手术侧计数增加幅度较大(P值<0.01),明显高于健侧;滋养动脉结扎组术后第4天,计数已接近健侧(P值>0.05),第9天高于健侧(P值<0.01),髓腔扩大组在实验的第12天内计数一直低于健侧,第12天时计数为0.89(P值<0.05)。由此表明:三种手术后当天血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此后以不同的速度恢复,其中以骨膜剥离组恢复最快;滋养动脉结扎组次之;髓腔扩大组最慢。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术后长期存活及二年内复发者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临床及病理资料相似的乳腺癌术后长期存活组(n=20)和2年内复发组(n=20)细胞核DNA含量。结果:两组按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期间的DNA含量相差显著(P<0.05);按病理组织学分级,各组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20对配对病例中,14对DNA含量相差显著,复发者明显高于存活者(P<0.05);另6对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提示,在影响乳腺癌预后的诸因素中,DNA含量为独立的标示预后的生物学因素;而正确选择术式和规范手术操作也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腹腔内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1,6二磷酸果糖(FDP),另一组代之以生理盐水做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7、14天检测血清酶学变化、胃泌素含量和体外肝细胞培养蛋白质合成及DNA合成。结果发现:治疗组大鼠术后3天ALT较对照组迅速降低(P<0.01);血浆脯肽酶(PLD)在术后7天、14天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泌素测定在术后3天、7天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肝细胞体外原代培养 ̄3H-亮氨酸掺入法显示治疗组术后3天蛋白质合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H-TdR掺入肝细胞DNA合成,治疗组术后各期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证实大鼠大块肝切除后应用HGF和FDP,对急性肝损伤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手术切除大肠癌合并肝转移癌的34例(转移组)及无肝转移大肠癌的40(对照组)的资料,依据日本“临床,病理大肠癌处理规约”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N)、元处转移(P)和转移因子的分级转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浆膜浸润(S)、静脉浸润(V)、淋巴管浸润(L)各浸润因子分级转移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转移组浸润方式infγ占79.4%,两组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