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日华即陈晔,为南宋官员,崇尚医药,编撰有《陈氏经验方》五卷、《夷坚志类编》三卷,又曾刊刻方夷吾《方氏家藏集要方》二卷,但《宋史》无传,其生平事迹,学界迄今尚未详考。本文主要根据正史、方志、族谱、医书、文集、笔记等文献,考证得出:陈晔,字日华,福州侯官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其一生游宦闽、浙、粤、蜀等多地,为官清正,多有惠政。  相似文献   

2.
史堪,字载之,以字行,四川眉州人,约生活于宋神宗、徽宗年间,为政和进士,官至郡守,因用一味紫菀治愈蔡京的便秘证而名闻一时,被誉为和名医许叔微医术相伯仲,是宋代士人而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史载之方》,为宋代名家方书之一,该书治病立法,强调“保真去邪”,重视运气学说,处方用药多有创见,对脉诊也有诸多发挥,据《直斋书录解题》,史氏有《指南方》2卷,是否为《史载之方》之异名,名家见解不一,通过对宋代《洪氏集验方》,《全生指迷方》等书所引史氏《指南方》内容考察,结合清代诸家考证,认为《指南方》另有其书,并非《史载之方》异名。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两宋时期方书空前繁荣的社会背景。宋朝皇帝对医药学的重视和全社会对医药学的关注 ,使士人知医成为一时风尚 ,医学队伍的人员与知识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促成了名家辑录方书的大量问世 ;对《苏沈良方》、《博济方》、《济生方》、《普济本事方》、《史载之方》、《洪氏集验方》、《家藏经验方》等宋代著名的私人集方不尚繁冗、精简质朴的特点和主要成就进行了研究 ,肯定了苏轼、沈括、许叔微、王衮、严用和、王贶、史堪、洪遵等一大批名士的集方活动对中医学术发展以及方剂的流布、传播与搜集、验证、规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版《洪氏集验方》《伤寒要旨药方》版本流传简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氏集验方》五卷南宋乾道六年(1170)初刻版及《伤寒要旨药方》两卷南宋乾道七年(1171)初刻版今存北京国家图书馆,明清藏忆家视共拱璧,珍爱无比,屡加考证,,多有评说,今简考两书作者,版本特点及其流传始未。  相似文献   

5.
《肘后备急方》系东晋葛洪所撰,原书3卷,载方86首。梁代陶弘景加以补充,仍为3卷,收方101首,称为《肘后百一方》,又称《补阙肘后百一方》。皇统四年(1144),杨用道在《补阙肘后百一方》基础上摘录唐慎微《证类本草》的附方,撰成《附广肘后备急方》8卷,计73篇。  相似文献   

6.
清代医家孟文瑞撰《春脚集》,共四卷,是一部综合性方剂类著作,临床实用性强。卷一至卷三以人体部位分部设篇,再按病证列方;卷四以内、外、妇、儿分设专篇选方。集历代成方、验方484首。《春脚集》将人体部位共分为十七部,方便读者按图索骥,根据病位、症状检索方剂,便于临床用药。全书选方体现了中医独具特色的“简、便、验”精髓。  相似文献   

7.
清代医家孟文瑞撰《春脚集》,共四卷,是一部综合性方剂类著作,临床实用性强。卷一至卷三以人体部位分部设篇,再按病证列方;卷四以内、外、妇、儿分设专篇选方。集历代成方、验方484首。《春脚集》将人体部位共分为十七部,方便读者按图索骥,根据病位、症状检索方剂,便于临床用药。全书选方体现了中医独具特色的“简、便、验”精髓。  相似文献   

8.
《宋史·艺文志》载有“定斋居士《五痔方》一卷”,后世书目均认为《五痔方》系“定斋居士”所著.此书已佚,具体不详.魏岘《魏氏家藏方》中引有部分内容.由《魏氏家藏方》所引《五痔方》序文可知,《五痔方》中所收治疗痔疾的医方源于李用和.李用和之子将其方传于马兴嗣,马兴嗣又转授给魏岘之父魏熊梦.魏熊梦与号“定斋居士”的宋南书法家单炜相识,故魏熊梦所写自序由单炜书写.除《魏氏家藏方》收录之外,明代《秘传外科方》收录有“秘传李防御五痔方”,亦为李用和治疗痔疾的医方,其内容多于《魏氏家藏方》.  相似文献   

9.
《幼幼集成》痫疾证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幼集成》是清代医家陈复正所著,全书共六卷。选年卷二之《痫疾证治》篇,认为有以下学术特点:痫者痼疾,致真元之败、气血之伤;痫证非痉、忌重坠寒凉、毒劣增困;治痫三方,从健脾补中,益肾养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越南的古医籍《新刊南药神效十科应治》卷七"劳损篇"与中国相关医籍的比较研究发现,在劳损的病因病机、治则等方面,其融合吸收了金元医家李东垣、朱丹溪等的学术思想;在选方用药方面,其所载方剂大都来源于《本草纲目》所记载的取材简便、简单实用、容易普及的民间验方;其通过"原方照录""原方活用"等"域外接受"形式,促进了中医药治疗"劳损"方法的域外传播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图法》第四版R2 89为方剂学 ,其下位类R2 89.5验方与单方这一类目名称含义不够清晰 ,很容易误导分类 ,造成分类的混乱。这要从中药对方剂的分类来谈起。方剂 ,简称方。方指医方。《隋书·经籍志》载 ,“医方者 ,所以除疾保性命之术者也”。剂 ,古作齐 ,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载 ,“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是根据配伍原则 ,总结临床经验 ,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1 ] 。方剂又可分为经方、验方、单方、偏方等。经方指汉代以前的方剂 ,其说有三。一是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医家类记载经方 11家 ,即汉以前的…  相似文献   

12.
5 宋代服食方书目( 1 )郑樵《通志》著录 :《玉清内书》2卷《黄帝九鼎神丹经诀》2 0卷《老君八纯元鼎经》1卷《老君丹经》1卷《龙虎经》1卷《太上真君石室秘诀服食还丹验法》1卷《龙虎上经金丹诀》1卷《三皇经》1卷《五金髓经》1卷 ,王白云撰《太洞炼真宝经修服丹砂妙诀》1卷《太清石壁记》1卷 ,苏元明撰《太清金丹经》1卷《太易丹书》1卷《太易阴阳备诀于鉴图》1卷《丹华经》1卷《太洞炼真宝经》1卷 ,陈少微撰《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2卷《神仙庚辛经》1卷《太丹记》1卷 ,魏伯阳撰《太丹九转歌诀》1卷 ,魏伯阳撰《指黄芽成太还丹歌》3 0首 …  相似文献   

13.
本年表载录元代 ,即 12 80年统一全国至 1367年元亡共 88年间现存的中国医学古籍。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辛巳 (12 81)1 真定罗天益 (谦甫 )撰 :《卫生宝鉴》2 4卷 ,《补遗》1卷。按 :据《中国医籍考》 ,补遗出于元末人 ,补“仲景诸公治内伤外感经验方并中暑方”。2 罗天益原撰 ,巢祖德订补 :《罗谦甫医案》2卷按 :辑《卫生宝鉴》中 80则医案而成。巢氏订补精抄本藏长春中医学院。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壬午 (12 82 )易州张元素 (洁古 )注 ,张璧 (云岐子 )述 :《洁古老人注王叔和脉诀》10卷。按 :又名《药注脉诀》。据脉象推断证候 ,列举方药 ,对后世…  相似文献   

14.
<正>《广嗣全诀》是明代陈文治所辑,成书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是一部集理、法、方、药于一体,专论如何生育保婴的医书。全书共十二卷,载医论200余篇,论及种子、保胎、保产、产后诸疾、儿科杂病的辨治和方药等,儿科尤以杂病及痘疹为详,其中诸多处方和辨治经验有挖掘、整理、考证、应用的价值。该书博采诸家学说,集录《内经》等医籍及李东垣、朱丹溪、薛立斋、钱仲阳等众医家的学术观点和治疗经验,并按作者意图予以引  相似文献   

15.
许宏对伤寒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宏(1341-1421),字宗道,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卒年八十一.幼业儒而隐于医,刻苦钻研中医经典,学验俱丰,医之辄效,名噪一时,为明代福建省著名的医家.许氏对前代名方和民间验方颇为重视,并潜心于收集整理与研究,撰有<湖海奇方>、<金镜内台方议>等书.<湖海奇方>八卷是许氏搜集前代医家名方及民间经验方编撰而成,内容提纲挈领,简明实用,便于病家自检.<金镜内台方议>十二卷,是其一生研究张仲景<伤寒论>方剂的经验总结.许氏又工于诗文绘画,皆臻精妙,颇受众人赞誉.  相似文献   

16.
甘遂散治疗癫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验方简介 方剂:本散取《证治准绳》之方。由甘遂3克、朱砂3克组成。  相似文献   

17.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是现存最早的古代急救手册,所载方药治法在魏晋南北朝医学史及道教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肘后方》从成书到定型的过程十分复杂,共经过四个阶段.《肘后方》系东晋道士葛洪所撰,原书3卷,载方86首.梁代道士陶弘景加以补充,仍为3卷,收方101首,称为《肘后百一方》,又称《补阙肘后百一方》.唐代医家也曾增隋唐间经验效方入《肘后方》中.金皇统四年,国子监博士杨用道在《补阙肘后百一方》基础上摘录唐慎微《证类本草》的附方,撰成《附广肘后备急方》8卷,现存73篇.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左传》、《史记》、《汉书》记载,我国春秋至两汉时期,书籍的计量单位─“卷”“篇”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触发了卷篇一级计量概念蜕变成二级计量概念。按照“卷篇”蜕变原理,以及《汉书·艺文志》医经七家“卷”参数的记载,揭示了《灵枢》三大经文系统并与《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卷参数一致。此外,运用“编绝简垢”原理,重塑了《灵枢》的合篇与脱篇,从而对《黄帝内经》等原貌作了初步还原处理。  相似文献   

19.
《方氏家藏集要方》为南宋方导编著的一部医方书,所收治方多源于经验,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氏家藏集要方》原书完帙为两卷,久已散佚。今仅存卷上,且均为抄本或传抄本。然而历代相关文献鲜有记载该书及其编者的情况,很有必要加以梳理考证。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编写诸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编撰涉及到的体例与分期、医学起源、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形态结构、中国古代医药与人文地理和文化传统、对医药学家评价、医药学史料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