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背景不仅在决定个体对疾病的易感上起重要作用,而且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一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病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过程中相关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这此致疾病的关系成了近年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基因重组P450酶系在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的体外肝代谢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肝组织切片法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基因重组的P4 5 0酶系在药物的体外肝代谢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因其具备分子生物学技术优势 ,较其他的体外肝代谢方法更能具体量化地研究药物代谢 ,而用于药物 -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并对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概述基因重组P4 5 0酶系即利用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 ,将调控P4 5 0酶系表达的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或昆虫细胞 ,经细胞培养 ,表达高水平的P4 5 0酶系 ,纯化后可获得…  相似文献   

3.
由于多数血液肿瘤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多、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近年来在药物基因组学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被日益重视。药物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及药物作用靶标等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或突变对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就血液肿瘤治疗相关的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来源是遗传多态性即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中国人群中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系统性分析已发现了很多潜在的功能性多态性位点,因此建立起针对中国人群的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技术,对常见的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位点的检测以及针对这些多态性位点建立个性化用药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大多采用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方法,随着基因诊断的快速发展,高通量、快速准确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开始发展起来,如基因芯片法、下一代测序技术等.本文对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位点及其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一种重要代谢酶,主要分布在肝脏,占肝CYP450酶蛋白总量的2%[1],参与代谢了临床上20%~25%的处方药物[2],是最先被发现具有基因多态性的药物代谢酶。目前,在CYP2D6中发现超过75个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被分为4类:功能型等位基因(*1,*2,*33,*35)、功能下调型等位基因(*9,*10,*17,*29,*41,*59)、非功能型等位基因(*3,*4,*5,*6,*8,*11,*16,*18,*21,*36,*38等)及功能未知型等位基因(*22,*28,*30等)[2-4]。  相似文献   

6.
铁代谢中铁蛋白,转铁蛋白及相关基因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代谢中铁蛋白、转铁蛋白及相关基因调节的研究进展李昕权综述廖清奎审校有关铁代谢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多学者从分子水平对铁蛋白(Fn)和转铁蛋白(Tf)的结构及其摄铁、贮铁、释放铁的机制;对调节铁代谢的相关基因的结构和表达产物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  相似文献   

7.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基因多态性是构成药物代谢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的基础,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是P450家族中参与肝脏代谢的主要酶类之一,它主要参与三环类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麻醉药、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神经镇静药以及一些抗癌药物等的代谢。研究CYP2D6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相关性,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实施个体化给药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毒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毒物代谢酶的分类及功能。同时对近年来毒物代谢酶的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认识和阐明药物反应个体和群体间差异的产生机制可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产生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的因素还是药物代谢和处置的遗传差异和药物作用靶点的遗传多态性。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23条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序列都已测定,许多功能蛋白的结构以及编码它们的基因都已基本弄清,根据病人的遗传结构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阿片类药物也不例外。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受体和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多态性是引起阿片类药物效应和副作用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相关性研究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人体内主要I相代谢酶的细胞色素P450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归方面的作用已经成为本领域中新的研究靶点。本文论述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发生及治疗的相关性.尤其是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重点介绍国外近年有关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白血病易感性和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耐药基因及亲缘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绿脓假单胞菌(Pa)多重耐药原因,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了18种B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Ⅰ),并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国吉林地区汉族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表征的发生与LRP6基因R611C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194例研究对象为代谢综合征组(MS)(98例)和对照组(96例),代谢综合征组包含血糖升高患者(〉5.6 mmol/L)共58例、高血压共66例、高脂血症共62例;对照组包含血糖〈5.6 mmol/L共66例、血压正常68例、血脂正常65例。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LRP6基因R611C基因多态性。结果 (1)MS组与对照组在代谢综合征表征上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2)MS组与对照组两组、血糖升高组与血糖正常组、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肥胖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3)高脂血症组与血脂正常组两组之间基因频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LRP6基因R611C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吉林汉族地区患者代谢综合征、血糖升高、高血压、肥胖的发生无相关性,但可能是高脂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紫杉醇是近年来治疗乳腺癌很有效、且很有研究前景的一类新型化疗药物。不过,单药用于一线治疗的有效率也仅32%~62%,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毒副作用差异很大,遗传多态性是导致该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主要就影响紫杉醇体内代谢和分布的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乳腺癌化疗反应间的关系和意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反应的多样性与甲氨蝶呤相关转运蛋白如溶脂载体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以及甲氨蝶呤代谢相关酶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氨基咪唑胺甲酰转移酶等密切相关。本文就甲氨蝶呤代谢途径,甲氨蝶呤转运蛋白及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其疗效、不良反应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 P450 enzyme system,CYPs)是参与外源化合物解毒和内源化合物代谢的重要酶系,主要有CYP1、CYP2、CYP3三大家族。CYP3A5是CYP3A亚家族最主要的肝外分布形式,其在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对CYP3A5与耐药关系的研究,将为实施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可能具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从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对目前的CYP3A5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文献报道6-MP的疗效和毒性与其代谢过程相关酶的基因多态性相关,TPMT是6-MP代谢过程的关键酶之一,能特异地催化6-MP甲基化而失活,从而影响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TGNs的形成。为了研究患儿应用6-巯基嘌呤产生严重骨髓抑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 A5)基因-3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血脂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关系,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实验数据。方法收集232名体检健康的汉族人群及209例冠心病(CHD)、132例糖尿病(DM)、107例脑梗塞(CI)和199例高血压(HTN)患者的血样标本,通过DNA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DNA测序,检测apo A5基因-3A/G SNP。同时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水平,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AA纯合子占52.5%,AG杂合子占39.7%,GG纯合子占7.8%。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72.4%,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27.6%。GG基因型与AA型、AG型人群比较,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增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与疾病组比较,TG水平在AA和AG基因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中对照组TG水平与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 A5基因-3A/GSNP对血脂代谢相关疾病的调控主要表现为GG基因型与高TG、低HDL-C和高non-HDL-C显著相关,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背景: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动态平衡在脑梗死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后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老年病四科。 材料:实验于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老年病四科完成。选择普通级新西兰老龄兔15只,兔龄18—20个月,平均体质量(3.5&;#177;0.5)kg,雌雄不拘。 方法:将15只兔子通过改良自体血栓法制备兔脑梗死模型,选模中死亡1只,余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栓塞后2h耳缘静脉缓慢注入东菱克栓酶,对照组缓慢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脑梗死前后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术前1h,术后2h(注药前),术后6h(注药后4h)的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 结果:纳入兔子15只,选模中死亡1只,其余14只兔子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兔急性脑梗死术后2h内皮素明显上升(P〈0.05,P〈0.01),术后6h出现回调下降(P〈0.01,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急性脑梗死术后2h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明显下降,术后6h出现回升,治疗组回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机体对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平衡失调存在自身调节机制,早期使用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可使内皮素回调幅度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付氧酶(paraoxonase,PON)是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的危险因子之一。PON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主要集中在其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有文献报道PON与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脑梗死发病相关。本研究从T2DM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入手,采用基质辅助激光吸收-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对PON1(Q192R)多态性进行分析,以探讨PON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s)与DN之间的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KPN多重耐药性及AMEs基因携带状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多重耐药KPN,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再用PCR检测AMEs基因并序列分析,结果61株多重耐药KPN对IMP无耐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60.7-100%,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4.3-100%;产ESBLs、AmpC酶、同时产ESBLs和AmpC酶检出率分别为31.1%、14.8%、45.9%,有8.2%均未检出;AMEs基因阳性检出率86.9%,其中aac(3)-I、aac(3)-Ⅱ、aac(6′)-I b、aac(6′)-Ⅱ、ant(3″)-I和ant(2″)-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1%、60.7%、55.7%、11.5%、6.6%和26.2%,结论KPN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可选择的药物有限,产ESBLs、AmpC酶和携带AMEs基因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便减少耐药菌株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