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翟妞荣 《全科护理》2009,7(32):2948-2949
[目的]寻求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办法。[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选择住院输液病人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常规进针方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一步到位进针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两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步到位进针法可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充盈不佳的休克病人止血带对留置针穿刺"一针见血"率与送管成功率的研究.[方法]将120例接受留置针输液的休克病人分成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分次扎止血带穿刺,与对照组用传统方法一次扎止血带穿刺和送管前后松止血带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前后松止血带法送管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留置针在静脉充盈不佳血管穿刺时,行分次扎止血带和送管后松止血带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将48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例,对照组按常规穿刺,实验组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结果: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回血率、回血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进针法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回血速度、回血率.  相似文献   

4.
梁玉俊 《家庭护士》2009,7(19):1713-1714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矿区多发性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矿区多发性创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在手、前臂、肘窝及内踝处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选用右侧颈外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70.0%;观察组穿刺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单通道颈外静脉1 h液体补充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于矿区多发性创伤急救能尽快进入有效循环,为抢救赢得时间,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法.[方法]将153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传统的穿刺法,观察组85例采用改良穿刺法,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疼痛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65%,疼痛发生率为3.53%;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9.71%,疼痛发生率为77.94%.[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中采用改良穿刺法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优于传统穿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不同置入手法,探讨更合适的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手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8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病人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A组采用一次性置入再退出针芯法,B组采用边置外套管边退针芯法,C组采用分段置入法.观察3组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情况.[结果]A组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成功率为75.0%,B组为83.3%,C组为96.7%.[结果]浅静脉留置针分段置入法优于另外两种置入手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阻塞、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两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脱出、阻塞、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穿刺成功率因血管选择不同而不同.[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0例行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0例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40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单手送管法优于传统双手送管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 例,观察组采用PICC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堵管、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堵管、渗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中采用PICC穿刺置管,可降低静脉炎、渗漏、堵管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显像仪在肥胖儿童手术前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10月河南省某三甲医院术前需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肥胖患儿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静脉显像仪辅助穿刺。比较2组静脉穿刺时间、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患儿静脉穿刺配合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332,P<0.001),静脉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t=4.923,P<0.001),患儿静脉穿刺配合度优于对照组(Z=-2.274,P=0.023)。结论 静脉显像仪有助于提高肥胖患儿术前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配合度,缩短静脉穿刺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更可靠的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方法]将250例病人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穿刺,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术中漏血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漏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中漏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四肢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穿刺部位将200例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112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血管的保护,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弹力防护套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简易弹力防护套固定留置针,对照组采用3 M胶布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与效果.[结果]对照组比对照组病人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敷料不易松脱卷边,针头不易脱出,减少重新穿刺.[结论]自制简易弹力防护套在住院病人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不仅保证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给病人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延长老年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方法]将60例静脉留置输液老年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料固定,观察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先用1条无纺胶布固定Y套管针的白色隔离塞,然后再用3M透明敷贴固定,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法可延长老年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穿刺方法.方法:将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和送套管方法,对照组以传统方法穿刺和送套管,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在置管成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穿刺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行腋静脉留置针且需采血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的新生儿60例,同时采用腋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观察组)和常规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对照组),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以及对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采血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采血法成功率高,对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测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血液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成功率.[方法]将6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塞丁格穿刺法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配合塞丁格穿刺法穿刺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4.4%)高于对照组(54.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配合塞丁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病患儿PICC置管术,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两种持针手法在临床运用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两种持针手法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对右手二指持针法行静脉穿刺和三指持针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三指持针法穿刺的成功率高于二指持针法,并且三指持针法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病人的疼痛感.[结论]三指持针法静脉穿刺在临床工作中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贴用于艾滋病病人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对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艾滋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按常规操作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对照组用无菌透明贴覆盖穿刺点,试验组先用呋喃西林贴覆盖穿刺点,再用无菌透明贴覆盖.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点贴呋喃西林贴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静脉穿刺方法.[方法]选取375例住院病人,采用自身前后对比,比较"前后握持针柄-快速直入法"与"上下握持针柄-平行进针法",在接受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前后握持针柄-快速直入法"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上明显优于"上下握持针柄-平行进针法"(P<0.01).[结论]"前后握持针柄-快速直入法"疼痛轻,穿刺成功率高,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