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6年10月到2018年12月期间选取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均分为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活血生肌汤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足趾温度、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足背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 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伴下肢慢性缺血,采用干细胞移植联合活血生肌汤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足趾温度、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及足背血流速度得以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生肌汤对糖尿病足患者末梢血管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糖尿病足末梢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降糖、抗感染、常规外科换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活血生肌汤。治疗15、30、90 d分别监测两组踝肱指数、足趾温度、腘动脉与足背动脉搏动变化。结果治疗90 d后:1足趾温度:治疗组最高37.33(℃),对照组最高36.65(℃),差异显著(P<0.05);2踝肱指数(ABI):治疗组最高0.843,对照组最高0.799,差异显著(P<0.05);3两组患者下肢腘动脉与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生肌汤有显著改善下肢血供、促进糖尿病足末梢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外科清创及游离植皮结合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入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外科清创及游离植皮结合封闭负压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07%及9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实行外科清创及游离植皮结合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结合黄芪注射液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3月在吉林化工医院治疗的11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治疗对象。按患者入院治疗顺序编号,根据编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基础治疗,对照组增加远红外线照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创面渗出评分、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和治疗总有效率等方面。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足部溃疡面积为(1.92±0.28)cm2,小于对照组的(2.63±0.3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渗出积分为(0.62±0.19)分,小于对照组的(0.93±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为(29.53±3.95)cm/s,大于对照组的(26.07±3.9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炎症及生长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及紫朱软膏外用对其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紫朱软膏组和凡士林组各36例,另予体检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5、10天收集外周血,检测血清中炎症及生长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紫朱软膏组和凡士林组经过治疗后溃疡面积逐渐缩小,在第10天出现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紫朱软膏组和凡士林组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终末糖基化产物(AGEs)等炎症指标明显偏高,表皮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糖尿病足溃疡两组IL-1β、TNF-α、AGEs明显降低,bFGF、VEGF明显增高(P<0.05),且两组IL-1β、AGEs及bFGF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TNF-α、VEGF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量差值与溃疡愈合率呈负相关(P<0.05);AGEs表达量差值与溃疡愈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持续,生长因子表达不足的状态,紫朱软膏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并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增加生长细胞因子的表达。紫朱软膏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配合负压封闭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学指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予以前列地尔+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和溃疡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及丙二醛水平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创面酸碱度,创面氧分压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前列地尔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可以更好降低炎症水平,改善其氧化应激紊乱及溃疡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65例患者(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3,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溃疡面积(10.46±7.25)cm~2、换药次数(8.30±2.21)次及创面愈合时间(25.45±4.60)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0、36.678、7.548,P<0.05);且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2、12.371、6.722、6.592、6.904、7.406,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小溃疡面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且可以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辅助血管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抗炎以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选取2013-04~2015-0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辅助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改善以及血管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白细胞介素6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麻木改善、跛行距离延长以及冷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以及(DI-DO)/DO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辅助血管介入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下肢血管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制足浴方泡足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肢疼痛情况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月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以常规基础治疗+清创换药为对照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自制足浴方泡足联合艾灸治疗为研究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疮疡面积、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及踝肱指数指标,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1、2、3周的疼痛评分、疮疡面积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炎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而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动力学及踝肱指数指标较治疗前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中,以自制足浴方泡足联合艾灸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严重程度,缩小疮疡面积,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改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动力学及踝肱指数,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水软肝汤、中药敷脐联合温针灸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尿量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1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水软肝汤、中药敷脐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腹围、体重、肝功能、24 h尿量、腹水暗区深度、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和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围、体重和腹水暗区深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软肝汤、中药敷脐联合温针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腹水量、增加24 h尿量,进而降低腹围、体重,明显改善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阳和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8月—2020年8月经该院确诊的糖尿病足早期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施加阳和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浴足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常规治疗当中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3月该院接收的94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换药方法和治疗以及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的换药方法及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综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血糖水平、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指标降低的幅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综合高压氧治疗后创面愈合有效率比对照组提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治疗过程中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创面的愈合率,从而缩短病程,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足行负压引流术治疗患者日常换药操作中应用换药处置架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中抽取64例,均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按照入选序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偶数序号)和对照组(奇数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换药流程进行操作,观察组患者则在换药处置架的辅助下进行换药,对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期间烦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负压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应用换药处置架,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换药清创操作效率,有利于减轻患者不适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润肺解毒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润肺解毒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主症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血清PAPP-A、VASP表达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41)。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APP-A表达均降低,VASP表达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V1导联P波双向的负向波振幅及宽度乘积(PTF-V1)≤-0.04 mm·s和ST段异常比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润肺解毒汤加减辅助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病人临床疗效,改善胸痛、胸闷、血液流变学及心电图指标,降低血清PAPP-A水平,升高VASP表达水平,起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466.24±42.51)%、24 h尿蛋白含量(1.35±0.19)g/d、肌酐清除率(69.21±9.45)mL/min等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bA1c(7.67±2.20)%高于对照组,而2 hPG(7.79±1.98)mmol/L、FPG(4.14±1.77)m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7、3.790、5.185、4.501、4.813、3.807,P<0.05)。结论采用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提升疗效,并能改善肾功能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对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神经传导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血糖控制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5.35%,明显较对照组79.0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MNCV、SNCV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运动结合模块化营养指导可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也能提高神经传导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选取92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饮食护理,分析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护理后,观察组ALB、PA、TR、DPI、nP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较低,低于对照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时低血糖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姚秋 《糖尿病新世界》2021,(3):155-157,161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干预在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对该院2018年1—12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和内分泌科住院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2018年7—12月的住院患者50例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评估,2018年1—6月住院患者50例为对照组,实施内镜检查患者护理常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两组患者耐受性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PG、HbA1c、2 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HbA1c、2 hPG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及高渗性昏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用于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内镜检查中,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提高患者的耐受力,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确保提升该患者治疗水平。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抗生素骨水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细菌阳性检出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6 d的VA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6、8.973,P<0.05);研究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1,P<0.05);研究组治疗后3、6 d创面分泌物细菌阳性检出率15.15%、3.03%低于对照组36.36%、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7.543,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9,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患者辅以抗生素骨水泥,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加速创面恢复,优化生活质量,值得优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