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 同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程度、脑室出血、脑水肿、颅底骨折、呋塞米应用及血管扩张药应用情况者的低钠血症发生率, 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研究因素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低钠血症的关系.结果 115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38例伤后发生低钠血症, 发生率为33.04%, 不同性别及血管扩张药应用情况者的发生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不同年龄、颅脑损伤程度、脑室出血、脑水肿、颅底骨折及呋塞米应用情况者的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显示, 年龄、颅脑损伤程度、脑室出血、脑水肿、颅底骨折及呋塞米应用均是此类患者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 且年龄、颅脑损伤程度、脑室出血、脑水肿、颅底骨折及呋塞米应用均是其危险因素, 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除给予一般常规医疗护理外,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医疗护理.比较干预后2组体质量、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给予重点饮食护理干预后,体质量,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量,血清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给予饮食护理干预,有助于神经递质的正常合成,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有效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胸外伤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胸外伤患者132例,由于同一病室中病人间会相互影响,故以病室为单位,把单数号病室患者66例作为实验组,双数号病室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胸外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按胸外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同时,在患者入院第2 d即对患者实施预防便秘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便秘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便秘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胸外伤患者便秘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南  张学利 《吉林医学》2011,(8):1466-1467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68例颈髓损伤患者按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分为低钠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感染及使用呼吸机,同时分析低钠血症的治疗。结果:不同颈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外伤、合并感染及是否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各项比较及各组别之间低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低钠血症患者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1~2周内改善。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感染及使用呼吸机相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实验组患者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脑特异性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照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进行探讨,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对脑特异性损伤因子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死亡、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给予亚低温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和死亡的概率,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值得实践。  相似文献   

7.
零东海 《中外医疗》2013,(34):47-48
目的 探讨将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取在该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选取36例组成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实验组,另36例则组成选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良好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手术前后颅内压的变化要比对照组手术前后颅内压的变化更安全,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预后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比选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明显,手术前后颅内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预后良好率高,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护理要点.方法 观察10例子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继发低钠血症的症状特点,正确补液、补钠及早期进行饮食干预.结果 除2例自动出院外,余7例经限水、补钠、激素治疗后全部治愈;另有1例经早期饮食干预后未发生低钠血症.结论 早期增加钠的摄入可以有效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出现低钠血症后正确补钠,监测血浆电解质和血浆渗量的变化、尿量和尿钠的改变,正确补液、补钠及早期进行饮食干预,可以及时纠正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9.
区锦英  周小叶  戴秋梅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34-1035
目的:观察安全快速康复任务驱动式术后饮食管理探索在卵巢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阳江市中医医院接受卵巢癌根治术者80例为研究样本,收治于偶数病室的40例卵巢癌根治术者设为对照组,收治于奇数病室的40例卵巢癌根治术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按卵巢癌根治术护理常规施护,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式术后护理基础之上,接受安全快速康复任务驱动式术后饮食管理探索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卵巢癌根治术者干预后康复进度时间评价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安全快速康复任务驱动式术后饮食管理探索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行胃肠功能恢复干预,可推进该类患者术后康复进程,降低疼痛感受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性气道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道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气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排痰效果、VAP发生率以及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第7天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VAP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气道护理,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排痰效果,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VAP发生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措施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足下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防足下垂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足下垂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足下垂发生率33.3%,实验组8.3%,实验组足下垂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足下垂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俊 《四川医学》2011,32(2):218-219
目的探讨早期饮食及使用抗酸剂对重型颅脑损伤防治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酸剂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留置胃管,第2天予流质饮食,并静脉使用奥美拉唑;对照组仅静脉预防性使用奥美拉唑。分别每日查胃液隐血情况14d。结果实验组应激性溃疡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饮食配合使用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优于仅预防性使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3.
张济源 《右江医学》2011,39(6):708-710
目的观察与分析重症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方法将60例重症颅脑损伤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实验组30例,给予大骨瓣减压术,观察两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预后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任意38例颅脑损伤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以另外任意38例颅脑损伤合并血栓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将前者患者设为实验者,将后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小板黏附率、DVT发生率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74%,血小板黏附率为40.12%,DVT发生率5.12%,各项数据都比常规护理为优(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预防DVT效果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血小板黏附率改善。  相似文献   

15.
王春兰 《黑龙江医学》2019,43(6):678-67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手术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手术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程倩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126-12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认识。方法:随机选取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的42例诊断为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合理补钠和补水,在补液过程中,注意调整补钠速度及浓度,同时,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结果:通过采取合理补液及口服淡盐水的方法,42位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患者在7 d后,血钠水平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对低钠血症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预防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患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实施适当护理干预措施的高压氧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采取随机实验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适当护理干预措施的高压氧治疗方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实施适当护理干预措施的高压氧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措施,评价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1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共68例(48.23%),干预组73例出血29例(39.73%);对照组68例出血39例(57.35%)。结论:干预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我院的食管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干预组给予个体化的饮食指时和心理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正确的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能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梁广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290-2291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5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颅内压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时间段的颅内压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9、4.968、11.333,P<0.05),且术后各时间段实验组颅内压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术后30 d 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t=9.917,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更低;实验组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4.690,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可以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