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140例218颗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为: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为16.51%;有瘘型患牙急症发生率低于无瘘型患牙,地者相比,差异显著;初诊时先行髓腔内封药再扩锉根管者急症发生率低于初诊时即行根管预备或一次性根管治疗者,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文中同时对导致急证发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氯乙酸处理死髓牙根管的应用体会甘肃省酒泉地区医院(735000)何兰花我科于1991年开始将三氯乙酸应用于死髓牙的根管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死髓牙中,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0岁。上前牙6例,下前磨牙...  相似文献   

3.
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急性症状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3方面的因素即患牙本身的病理改变、牙科医生的治疗操作和宿主因素可能与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IAE)的发生有关,作者等对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调查了2000名作过根管治疗的患者,其中半数在根管预备后曾发生过疼痛。另一半则无任何疼痛和不适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99颗牙体完整的离体中国人下颌恒切牙为研究对象,测量其根管解剖指标包括根管长度、根管数量及形态、根管弯曲度以及髓腔与根管钙化程度,按照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制定的根管治疗难度系数临床评估标准及美国牙髓病学会推荐的牙髓病例难度评估方法评估该牙根管治疗难度,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以上各指标与根管治疗难度的相关关系。结果 下颌恒切牙根管治疗难度为Ⅰ级、Ⅱ级、Ⅲ级者分别占29.4%、20.1%和50.5%。根管治疗难度与根管长度、数目、钙化程度以及弯曲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05)。结论 下颌恒切牙根管治疗难度与根管解剖密切相关,根管治疗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坏死牙髓根管预备后发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AE)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统计351颗死髓牙根管预备后IAE的发生率,并就性别、年龄、牙位、根尖周损害、术前疼痛不适等因素在IAE发生中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IAE发生率为27.64%,女性较男性容易发生;40~59岁IAE发生率最高:上磨牙IAE发生率最高,上前牙最少;有术前疼痛不适症状的容易发生。结论 根管预备中除了严格遵循操作常规,还应重视性别、年龄、牙位、术前疼痛不适在IAE发生中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6.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碘仿氢氧化钙糊剂 (ICH)用于根管封药后对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的影响及防治效果。方法 :将 2 0 7例 2 3 6个死髓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各 118个牙 ,实验组用ICH封药 ,对照组用甲醛甲酚 (FC)封药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Ⅱ -Ⅲ级疼痛发生 12个牙 ,发生率 10 .17% ,对照组发生 40个牙 ,发生率 3 3 .90 %。结论 :ICH作为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根管封药具有较理想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塞米松辅助防治根管治疗期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后对死髓牙根管治疗期间痛(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pain,EIP)发生率的影响及防治效果。方法:对80例死髓牙根管治疗后,在根尖周局部注射5mg地塞米松,采用临床观察分析法,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组Ⅱ-Ⅲ级疼痛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3.75%,P<0.01,差异有显著性;采用有序Logistic regression法对EIP发生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EIP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牙位、瘘管、充填情况以及是否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有关;无瘘管、上下后牙以后超填时EIP的发生显著增加,P<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预防和降低EIP的发生并减轻其疼痛程度;准确完善的根管充填是降低EIP安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死髓牙根管预备后封药多采用FC(甲醛甲酚),而我科对部分患有慢性根尖炎的死髓牙病例,在根管预备后立刻封入庆大霉素棉捻,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根管长度电测仪测定后牙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RootZX根管长度电测仪测量后牙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ootZX对60例79个后牙186个根管进行根管长度测量,以此长度进行根管预备,按测量长度插入牙胶尖摄X线牙片,计算出实际工作长度,计算RootZX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结果:在实际工作长度±0.5mm范围内,ZootZX测量准确率为87.6%,测量活髓和死髓牙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ZootZX根管长度测定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感染牙髓的治疗思路及方法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人类口腔的常见病。在治疗时 ,活髓保存治疗的适应证极为有限 ,多数患牙需采用非活髓保存的方法。不保存活髓的治疗方法中又可分为活髓牙的治疗和死髓牙的治疗两部分。理论上患有牙髓病的活髓牙根管深部并不存在感染 ,而死髓牙的根管通常被作为感染根管来处理。因此 ,对感染牙髓的治疗实际上是牙髓病学的核心内容。回顾近 1 5 0年来牙髓治疗的历史 ,可以看出对感染牙髓的治疗是遵循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在发展 ,各种治疗方法也均是从这两条思路上衍生出来的。一、治疗思路对感染牙髓的治疗思路一是“彻底清创”,一是“无害…  相似文献   

11.
超声冲洗在死髓牙根管预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超声冲洗在死髓牙根管预备中的效果。方法 将 14 4例患者的 14 4颗患牙 ,随机分为 2组 ,在根管预备时分别采用超声冲洗和注射器冲洗 ,观察 1周内的术后反应。结果 超声治疗组术后反应的发生率为 18 0 6 % ,轻度反应占13 89% ,中度反应占 4 17% ,无重度反应发生 ;对照组术后反应的发生率为 4 0 2 8% ,轻度反应占 2 5 0 0 % ,中度反应占12 5 0 % ,重度反应占 2 78%。结论 用超声波进行根管冲洗可以显著地减少和减轻死髓牙根管治疗中的根尖周反应  相似文献   

12.
根管治疗难度分析的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管治疗的生物学原理在于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消除感染源,利用材料严密充填根管系统,隔绝微生物再感染,达到保存患牙的目的。根管治疗成功与否,取决于根管内定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牙齿和根管系统的复杂程度、根管系统的临床检测手段、根管治疗技术和方法以及患者的全身健康状态,其中牙齿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结构是根管治疗的解剖学基础,其复杂性、变异性、个体性及多样性极大地增加了根管治疗的操作难度,严峻地挑战根管治疗的疗效。因此,在治疗前了解影响患牙根管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患牙根管治疗的难易度,拟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充分考虑患者全身及医患间合作性等因素,严格执行根管治疗的技术规范,是提高疗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前牙髓腔完全钙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完全钙化根管行根管治疗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完全钙化前牙根管行根管治疗术,进行术前术后X线片对比研究。结果:24例顺利完成根管治疗术,2例因根管口完全钙化行根尖手术。结论:完全钙化的前牙根管X线片上显示为根管闭锁,临床上可通过寻找根管口,逐步扩大根管完成根管治疗术,以避免根尖手术或牙拔除术。  相似文献   

14.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2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31个发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患牙,进行封入常用的根管消毒剂及地塞米松糊剂,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活髓牙、根尖无阴影的死髓牙较易发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地塞米松注射液+抗菌素糊剂根管内封药是治疗顽固性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有效方法。结论:顽固性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病因可能与酚类根管消毒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髓腔应用解剖和开髓通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髓腔形态是临床医生进行牙髓病、尖周病治疗的解剖根据 ,在治疗中熟悉髓腔解剖十分重要。后牙根管形态复杂 ,在开髓、寻找根管口、根管预备、根管充填过程中普遍存在费时、根管遗漏或器械折断等问题 ,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要高质量地做好各牙的根管治疗术 ,必须熟悉各牙的开髓部位及方法 ,了解髓室大小、髓室底形态、根管口分布及间距、扩大针进入根管的角度和根管长度 ,掌握治疗要点。这样 ,不但会提高医疗质量 ,还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总体来看 :髓腔形态与牙体外形相似 ,髓室形态与牙冠相似 ,根管形态与牙根相似。另外 ,髓腔形态还有…  相似文献   

16.
根管治疗期间的急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根管治疗中急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 1997年 10月~ 1999年 2月 5 2 1例死髓牙根管治疗术中的 12 0例急症 ,分析急症发生的牙位、疼痛程度、根尖周破坏范围等因素。结果 :急症发生率为 2 3 .0 3 % ,以下前牙和上下颌磨牙居多 ;疼痛程度以老年人和女性特别是 4 5~ 5 5岁女性最严重 ;根尖周破坏范围小于 0 .5mm的牙急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急症的发生有其特殊性及规律性 ,根管治疗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急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于根管冲洗的理想化学药物,应具有四个主要性能:有抗菌作用,可溶解坏死组织、有助于根管系统的清洗,对尖周组织无毒性。围绕这些要求,本实验对根管常用冲洗药物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一、抑菌作用材料和方法:从10只死髓牙根管取材,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根中部以下折断的恒前牙保存活髓或经根管治疗后进行功能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5年来恒前牙根中部以下折断60位病例共178颗牙,根据情况进行保存活髓或根管治疗后加用根管钉或联冠形式进行功能修复。结果:经以上治疗,患牙均可收到较好的功能修复。结论:牙根中部以下折断应及时准确复位,定期监测牙髓活力,死髓牙应尽早作根管充填诱导硬组织屏障形成,经合适治疗后绝大部分患牙均可行使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去髓术中约诊间痛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去髓术中的约诊间痛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对门诊中选择性去髓术的218个活髓牙(117例患者)进行根管预备后疼痛程度的临床调查;分析不同医师、根管预备方法等治疗因素对疼痛的影响。结果:选择性去髓术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为28.4%。约诊间痛发生率为0.46%。不同医师、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活髓牙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均无明显影响(P>0.05)。而牙根情况影响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P<0.01)。结论:创伤因素可以引起约诊间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减少创伤、降低疼痛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经切缘开髓路径对下颌前牙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再治疗,探讨下颌前牙开髓路径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临床收集79例下前牙因根管治疗失败后需要再治疗的患牙共计94颗,去除原根充材料,探查是否遗漏根管,采用经切缘开髓路径对患牙进行根管再治疗,治疗前后拍摄X线片,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根管的充填情况及下颌前牙根尖病变的愈合情况。结果:94颗患牙中共发现72例下前牙为双根管,其中下颌中切牙为双根管33例,下颌侧切牙为双根管19例,下颌尖牙双根管20例。所有患牙经根管再治疗后根管充填结果满意,患牙根尖病变明显好转。结论:下颌前牙切缘开髓根管路径趋于直线不仅视野良好,且能有效提高复杂根管的发现率及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