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护士向社区护士角色转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从有病治病提升到无病防病,需要得到疾病的预防护理、康复促进、保健指导等多方面服务,这就要求护理工作需更进一步深人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战略目标,社区护理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医院门诊部向病人及陪诊家属宣传除四害、讲卫生及防病、治病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同时又能配合治疗,提高医疗效果,并进一步密切医院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在卫生宣教工作中,要贯彻保护性医疗,并注意以下几点:一、多启发,要从正面宣传,不要夸大吓人。有的医护人员为了引起病人的重视,在口头上或黑板上宣传时往往夸大病情,说某某病传染性强,人人都可以得上;有的说某某病治疗不易,死亡很多,甚至写出死亡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中医未病学角度出发,以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为宗旨,阐述了各发病层次包括健康、亚健康、潜病、前病等与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介绍了各发病层次防止重大疾病发生的原则与方法;其中以主观上坚持宽好心,管好嘴,迈好腿,睡好觉"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是防止重大疾病发生的第一步;其他各发病层次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再根据层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防病措施,体现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防病方法;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调理亚健康,拔除潜病,截断前病,防止或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健康长寿尽享天年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简称“三伏贴”)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一定的药物制作成敷贴膏,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贴敷,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中医特色外治方法。由于此法使用简便、安全,操作容易,疗效确切,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以成为人体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干部集中体检的合理安排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做好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是提高医疗保健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水平的要求 ,是为保健对象提供疾病预防、医疗保健服务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学模式已从有病治病发展到无病防病的新阶段 ,如何做到早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是目前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1]  相似文献   

6.
部队基层卫生单位对医疗体系内人员的卫生需求与健康保障有着固定与直接的服务职能。当前,体系人员正逐步接受新的健康观念,在获得“有病治病”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提出了“有病防变,未病防病”新需求。基层卫生单位已不可回避地面临着“健康促进”这一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江静 《中国临床护理》2013,5(2):142-143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医或西医治疗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如何,直接关系到防病、治病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凤山 《现代康复》1997,1(3):170-173
关节痛是一常见临床症状,既可以是关节受累为主的独立疾病,也可以是其它器官或系统疾病伴发的关节症状。轻可仅表现短暂的关节轻痛,重可致畸形或残疾,其自然病程及预后大不相同,因此关节痛康复应从危险因素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入手,正如祖国医学《内经》中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即是说一个好的医生应重视“防病”及“已病防变”,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对中药毒副作用有所忽视,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也即中药不良反应,是中药作用于机体时伴随着中药的治疗作用同时产生的对治疗疾病无关而对机体有害的一些作用。近来常见一些中药制剂及含中药的其他商品(包括加药食品、药物化妆品等)的说明书或广告中,标明“纯中药制剂,无任何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无任何副作用”、“老少皆宜”等。  相似文献   

10.
矿泉水以其特殊的化学组分、气体成分和丰富的微量元素而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用它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我国是世界上应用矿泉水防治疾病最早的国家之一,汉代张衡在《温泉赋》中就叙述了利用温泉治病与防病延  相似文献   

11.
“气功运气疗法”是气功疗法的一个流派,有悠久历史,长期在民间流传着。其治疗方法是气功医师练功运气后发出“外气”,在一定距离外将“外气”运送到病者某些穴位上,使病者产生酸、麻、胀、冷、热或压重等不同的感觉而达到治病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某些疾病的治疗或恢复中,有滥用丙种球蛋白的倾向。不适当地认为丙种球蛋白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有些人对它盲目迷信。个别医务人员不考虑它的适应证,不适当地介绍给病人使用。我们于1983年12月遇到1例肌注丙种球蛋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者,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产褥期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褥期:产妇全身和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6个月。 健康教育:国际上把它称为“廉价的保键对策”。它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学会用健康的知识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现代护理模式中健康教育宣教已占据很重要的作用,其占用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几乎胜于治疗工作时间,在工作中护士如果健康教育做不到位,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康复理念探讨传统针刺治疗脑卒中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13  
在我国 ,最早介入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当属“传统针刺”。早在 2 0 0 0年以前《灵枢·热病》就记载 :“偏枯 ,身偏不用而病……巨针取之”[1] 。但由于传统医理的局限性 ,对传统针刺治疗脑卒中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以现代康复理念为基础 ,从学科的发展趋势和针刺的现代康复原理两大方面 ,来探讨传统针刺对脑卒中病的治疗。1 学科的发展现代医学中血管源性脑部病变的总称即卒中或中风[2 ] 。传统医学早在 2 0 0 0多年前《内经》《金匮》就有“卒中”“中风”的记载。《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曰 :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而卒中者。《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医时间医学注重综合节律论治,时间取舍方面要注意区别十二时与十二辰的不同含义;而现代时间医学则注重单个节律研究。综合历代时间医学论述及现代时间医学文献,对中医时间医学中几个争议问题进行探讨。方法:主要收集了从1998/2004有关时间医学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有近400篇。综合各家所述,参以历代时间医学有关论述综合归纳分析。结果:①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时间医学问题:中医时间医学应汲取现代时间医学研究成果,并展开对人体单一节律的认识,重新分析评价综合节律的可靠性,应用性,并不断修正之。现代医学则应结合中医综合节律的方法与成果,对所研究的单一节律,求其共性,加以综合归纳。②同一疾病不同的愈甚持起问题:中医之一病含西医之多病,西医之一病含中医之多证,临证时不可不辨。因此中医时空治疗亦应注重辨证施治治病求本。③时间取舍问题:在研究中医时间医学时切不能简单地将十二时套用24小时,也不可将十二时固定搭配十二辰。因此,为了时空医学研究的需要,有必要对十二时的时阈相对定点。④节律取舍问题:由于同一个疾病,它的阶段性不同,其病理节律也不相同,则其投药施治的时间亦异,因此,临证时必须辨时求本。⑤“时不可违“与“舍时从证问题:即医者必须遵循时空规律来诊治疾病,在临证时切不可不顾时空观而任一处之,但是时间因素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故在临床施治时切不可盲目夸大时空因素的作用,因此,业医者既要“时不可违”,有时又要“舍时从证”。结论:中医时间医学注重综合节律论治;而现代时间医学则注重单个节律研究;两者不可偏废,应予互补。对同一疾病不同的愈甚持起问题和节律取舍问题主张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治病求本。在因时施治方面指出了时间因素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强调了临证时既要“时不可违”,有时又要“舍时从证”。  相似文献   

16.
黄氏治伤思想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一套独特、行之有效的针对骨伤科疾病诊治理论体系。在黄氏治伤思想指导下,临床诊治骨伤科疾病,对病因病机有一些新见解或治疗新技术,也多获良效。以骨质疏松症为例,黄氏治伤思想认为该病的主因是由于人体衰老,逐渐出现“血气不和”而导致“骨痿”“肉痿”“筋痿”,其病机是“血气不通”及“血气不荣”致病,临床治疗当以“调和血气”为要。基于以上认识,黄氏治伤思想从“血气”方面入手,提出从“血气不和”论治该病,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一、辨证用药是中医治病的特点清代医学家喻嘉言说:“先议病,后议药”,即首先通过四诊详细了解病情,然后进行分析综合,辨其证候属性,归纳病机所在,拟订治疗方法,选用相应主方,施以具体药物。整个过程包括理、法、方、药,四者紧密联系,不可分隔,称为“辨证施治”。从用药的角度来说,叫“辨证用药”,这是中医治病用药的准则,也是中医治病的特点。临床辨证用药需掌握以下三点。 1.按法和方用药医生用药要符合治法和主方的要求,否则就是药不合法或有药无方,不可能获得满意疗效。因此,必须做到两点:①熟练掌握常用治法的常用药物。欲掌握常用治法的常用药物,首先要掌握药物的分类,如解表药有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  相似文献   

18.
社区卫生服务是医学服务功能的扩展和完善———我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几点体会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卫生事业管理局(沈阳110031)高航王青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多的给予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关注,从过去有病治病的被动生存方式,向无病防病...  相似文献   

19.
定期健康体检的意义与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6):531-532
<正>定期健康体检是一种新的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变被动看病为主动检查,变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不少人只在觉得有病时才去医院,甚至认为正常体检没有必要,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一个人体内可能潜伏着病理性的缺陷或功能不全,而在表面仍然表现不出病态来。有些疾病一旦出现症状时,往往已进入晚期。事实上,有许多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无感觉。譬如,高血压患者有一半是在体检时才被确诊;隐性冠心病平时毫无异常,待到自我感觉有问题时常常已到晚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要定期地进行健康检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瑜伽功专病治疗在疗养保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运用瑜伽功对中老年疗养员进行专病治疗和疾病防治保健。方法运用瑜伽功专病治疗技能,以教练功的方式指导疗养员掌握专病专治、康复保健的技能、技巧和心理、躯体调整的适应度。结果通过疗养期的指导训练和效果跟踪访询,疗养员对此方法接受率,疾病症状缓解率,关节、睡眠、胃肠功能改善、心理状态等调节有效率平均达96%以上。结论将医疗保健和健身锻炼相结合,在疗养期间向疗养员教授瑜伽功,达到了良好的治病防病、康复保健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