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例子宫肌瘤的妇科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的内镜手术价值和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宫腔镜手术、经宫颈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鞘内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剜除术。结果:全部病例在内镜下完成手术,无并发症。结论:妇科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宫腔镜手术主要适应与子宫粘膜下肌瘤及部分内变型的壁间肌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主要适应于浆膜下肌瘤和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壁间肌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主要应于小于妊娠12周大小的子宫。  相似文献   

2.
子宫体V形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及功血的方法之一。既避免了肌瘤挖除术可能再发肌瘤的危险,又避免了子宫切除术影响卵巢功能。我院从2001年1月开始,采用此术式治疗子宫良性疾病,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精华 《右江医学》2008,36(5):613-61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多见,其发病率可达70%~80%。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使肌瘤缩小,但停药后又可重新增大,症状复发,故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和根治方法,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病人术后腹腔容易发生粘连等并发症。近年来,以腹腔镜和官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中逐渐普及,如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官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以及新近提出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上述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又各不相同。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8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月经过多缓解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肌瘤复发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比较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利弊。方法对309例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多发性子宫肌瘤进行分析,为排除干扰因素,筛选出:全子宫切除组48例,肌瘤切除组34例,对其进行术前资料分析,术中、术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均显著增大(>孕12周子宫);肌瘤切除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全切组为短,恢复快(P<0.05);术后发热及术中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切组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较切除组多发。结论多发性子宫肌瘤应用肌瘤切除术治疗较之全子宫切除术,其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保留了子宫,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于子宫肌瘤治疗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4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两组各62例,予以研究组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子宫内肌瘤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术后Vas评估、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值(P0.05);两组并发症存差异(P0.05);研究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fsH及e2指标与对照组存差异(P0.05)。结论于子宫肌瘤手术中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56例为观察组(A组),随机选择经腹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38例为对照组(B组).结果:术中出血A组少于B组,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A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B组,A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必将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利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126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d,疗程3个月。结果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671%及55.58%,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5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5%及65.5%,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也可作为开展微创手术的术前准备用药。  相似文献   

10.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 ,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长期以来 ,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剥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手术需经腹或经盆腔入路 ,术后常需数月恢复 ,术中、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如大出血、感染等 ,术后病人将失去生育能力 ,心理及生理上将蒙上巨大创伤。随着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出现 ,为子宫肌瘤病人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法。我院自 1997年以来共对 19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现将经验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1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明胶海棉或PVA微粒行子宫动脉栓塞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两种术式(包括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术后对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8年6月间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230例,分别采用肌瘤剔除126例,子宫切除104例两种基本术式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术后患者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性生活质量降低的发生率。结果肌瘤剔除与子宫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及肌瘤数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肌瘤剔除术术后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只有3.17%,性生活质量满意率为87.30%;子宫切除包括附件切除术术后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占67.40%,术后性生活质量满意率降低为36.95%,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基本术式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术前术后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性生活质量满意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式术后对妇女生活质量影响明显优于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多采用肌瘤摘除术、子宫切除术及激素治疗.鉴于外科手术的创伤大和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无疑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笔者对1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孙艳娟 《中外医疗》2009,28(19):153-153
子宫肌瘤是平滑肌良性肿瘤,其血供来源于双倜子宫动脉,由于子宫动脉分支在肌瘤周围假包膜内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并有放射状分支埋入肌瘤内部,随肌瘤增大,血管增多增粗,子宫肌瘤的上述血供特点使其适合于栓塞治疗。用子宫动脉拴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保留子宫功能的优点,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传统方法为全子宫切除术或肌瘤摘除术,其弊端为更年期症状、难于再次怀孕。子宫肌瘤微创介入包括X线引导下介入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其优点为创伤小、能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介入术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法,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但有些疗法缺乏远期疗效、尚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需积极治疗,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宫腔镜作为妇科疾病的常用诊治工具,其对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治已被广大妇产科医师及患者所认可。宫腔镜手术以其经自然腔道切除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愈贫血、恢复患者生育功能等优势,已经成为黏膜下肌瘤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因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3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48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子宫特殊部位肌瘤、肌瘤直径较大、肌瘤个数较多等均为影响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因素;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需掌握好手术适应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单纯子宫肌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再行肌瘤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月经过多,降低肌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方法,较手术切除子宫或肌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我科2003年6月-2005年2月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孙丽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1,(3):156-15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结合我院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35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单发26例,多发9例。单发肌瘤中肌壁间肌瘤20例,浆膜下肌瘤3例,阔韧带肌瘤3例。结果 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子宫肌瘤切除术在腹腔镜下具有康复快、并发症少、创伤小的特点,是一种最安全有效并且保留子宫的最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 对26例符合筛选条件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在数字减影技术指导下,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子宫及肌瘤缩小程度和副反应。结果 26例行栓塞治疗患者,除1例巨大肌瘤者碘油充填不满意,术后1周行子宫切除术外,25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个月和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5.0%和60.7%,肌瘤平均缩小65.6%和81.1%。主要副反应为下腹疼痛,一般较轻微。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