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肾病综合征是小儿泌尿系统的常见病。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 g/1.73 m2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 (NS)由大量蛋白尿 (>3 5%g/d)、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 <3 0 g/L)、高脂血症及水肿组成 ,其中前 2条必备。在除外系统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所致继发性NS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诊断即成立。现将其治疗作一简介。1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导致NS水肿的机制并不单一 ,但是肯定有低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低蛋白血症致成 )因素存在 ,因此 ,欲有效利尿静脉补充胶体液是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多静脉输注血浆代用品 (如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 )来提高病人血浆胶体渗透压 ,此时应注意 :①应选低分子制剂 (分子量2~ 4万道尔顿 )以兼顾…  相似文献   

3.
<正>肾病综合征(NS)是肾小球疾病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候群,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即尿蛋白定量(24 h)≥3.5 g、低蛋白血症即白蛋白含量<30 g/L、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等~([1])。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肾病综合征常用且有效药物,但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对激素的治疗反应不同,根据反应结果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为激素敏感型(SSNS)、激素依赖  相似文献   

4.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由多种病因和多种病理类型引起肾小球疾病中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有大量蛋白尿(每日〉3.0~3.5 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水肿伴或不伴高脂血症,因此它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3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造成大量血浆白蛋白自尿中丢失,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儿科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易反复、易复发,严重影响病儿健康。3.1 发病情况 在国外,16岁以下儿童中,本病年发病率为2~7/10万。3.2临床分型 分先天、原发和继发三种。3.2.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临床以单纯性多见。7.2.1.1 甲纯型 大量蛋白尿( ~ )、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30g/L)、高胆固醇血症(>5.7mmol/L)、高度水肿等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6.
微小病变型肾病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Christian于1932年应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这一名称来概括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大量蛋白尿伴有低白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表现的疾病。原发病变在肾小球并出现NS临床表现者称为原发性  相似文献   

7.
<正>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程度不同的水肿和高脂血症。在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营养不良、静脉血栓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成为NS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而感染是NS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自20世纪90年代Assicot等[1]首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 ,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1,2 ] 。本文通过分析 2 2 6例 2型糖尿病病人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目的在阐明其与大血管病变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共收集住院及专科门诊的 2型糖尿病病人 2 2 6例 ,均符合WHO(1998年 )糖尿病诊断标准 ,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将病人分三组 ,Ⅰ组 (正常白蛋白尿组 )为 <2 0 μg/min ,Ⅱ组 (微量白蛋白尿组 ) >2 0~ 2 0 0 μg/min ,Ⅲ组 (大量白蛋白尿组 )为 >2 0 0 μg/min ,非糖尿病组 30例为正常对照组。各组例数及临床情况如见表 …  相似文献   

9.
<正>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临床常见的一组肾脏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30g/L)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因病理类型不同,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不一,故早期的病因和病理诊断尤为重要。文献对成人肾病综合征报道的不多,本文收集我院近4年来110例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肾活检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点及分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水肿和低蛋白血症[1]。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将肾病综合征定义为:重度蛋白尿≥50 mg·kg-1·d-1(或≥40 mg·m-2·h-1),或蛋白尿/肌酐比>2(mg/mg),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5 g/L),水肿[2]。水肿多考虑因低蛋白血症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发血容量减少,经一系列反应从而导致钠水潴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NS患儿及35例同龄健康儿童血清IL-8的水平.结果 NS急性期患儿血清IL-8为237.41 ng/L,与健康儿对照组血清IL-8 23.19 ng/L比较明显增高(P<0.05).NS急性期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20.4 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45.8 g/L(P<0.05).NS急性期患儿血清IL-8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07,P<0.05).结论 IL-8与NS的发病密切相关,对血清IL-8水平的监测可作为NS患儿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它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明显水肿。儿童NS发病率为2/10万~7/10万,患病率为16/10万。NS患儿极易并发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伴或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DM患者的血清唾液酸(SA)浓度,以探讨血清SA水平与DM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75例门诊和住院的2型DM患者,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28人。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作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测定各组的SA、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肌酐。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的SA水平[(631±34)μg/ml]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544±24)μg/ml]和正常对照组,而且正常白蛋白尿组的SA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血清SA水平增加可能是DM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后期控制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计410例,收集相关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医院感染情况和临床相关特征情况。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的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透析导管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胃肠道系统。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18(OR=2.56)、患有糖尿病肾病(OR=2.05)、透析时间>1年(OR=3.58)、血清白蛋白≤30 g/L(OR=1.54)以及血红蛋白≤9 g/L(OR=3.79)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综上所述,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可能性较高,同时BMI≤18、患有糖尿病肾病、透析时间>1年、血清白蛋白≤30 g/L以及血红蛋白≤9 g/L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比较L/N型钙通道阻滞剂西尼地平与L型钙通道阻滞剂(L-CCB)对高血压患者蛋白尿水平和血压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9年12月24日发表的以西尼地平为治疗措施,L-CCB为对照措施,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vMan 5.3进行Meta分析,Stata 12进行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14项研究。Meta分析显示:西尼地平在血压控制方面与L-CCB不存在差异,在减少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30 mg/g)方面明显优于L-CCB(SMD=-0.31,95%CI:-0.41~-0.20,P<0.0001),基线蛋白尿水平是主要的异质性来源。当按蛋白尿产生原因分析时,西尼地平对糖尿病引起的大量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300 mg/g)的降低作用优于L-CCB(SMD=-0.74,95%CI:-1.38~-0.11,P=0.02),在微量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30~300 mg/g)降低方面无明显差异(SMD=-0.12,95%CI:-0.38~0.14,P=0.37)。结论西尼地平在保持降压作用的同时,在降蛋白尿方面较L-CCB有优势,但其更倾向于降低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蛋白尿,而对糖尿病引起蛋白尿的降低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肾脏疾病血脂动态观察及干预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脂异常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 ,它既是许多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也同时参与了肾脏病的发生与发展。笔者动态观察了尿毒症、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变化 ,尤其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载脂蛋白A 1、B(ApoA1、ApoB)、脂蛋白a(Lpa)以及干预治疗的效果 ,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实验对象患者均系1999年1月—2002年6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尿毒症组 :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1例 ,其中男33例 ,女28例 ,年龄 (38±16)岁。肾病综合征 (NS)组 :64例 ,蛋白尿>3.5g/d ,血浆白蛋白<30g/L ,其中男30例 ,女34例 ,年龄 (41±1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对早产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早产儿47例,其中早产儿败血症(疾病组)21例,血培养阳性;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对照组)26例;两组患儿入、出院时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 疾病组早产儿人,出院时血清前白蛋白为[(95.23±10.46)mg/L vs.(142.23±10.38)mg/L]、CRP为[(32.18±11.27)mg/L vs.(3.05±2.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早产儿入、出院时血清前白蛋白为[(123.67±10.87)mg/L vs.(144.14±10.81)mg/L],CRP为[(2.02±0.27)mg/L vs.(1.98±0.19)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早产儿入院时血清前白蛋白、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及CRP变化与感染高度相关,血清前白蛋白是检测早期早产儿感染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王玉秀 《河北医药》1990,12(4):225-226
我院1974年6月~1985年10月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22例,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一、病例选择:根据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及参考文献本组病例符合下列条件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1.蛋白尿长期在(+++)以上(24小时蛋白尿在3.5g 以上);2.血清总蛋白低于6g/dl 及/或白蛋白低于3g/dl;3.持续或反复发作明显水肿。4.血清胆固醇高于250mg/dl;5.排除继发性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淀粉肾引  相似文献   

19.
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的临床症候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PNS)在NS的诊断基础上,除外系统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NS后,即可诊断。现将PNS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8]1一般处理[1-3]临床症状明显时,采用对症支持疗法,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一般情况好转后,再加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巩固疗效,避免复发。1.1运动量度调整: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一般情况好转后,应起床活动,可防止肢体血栓形成。1.2饮食治疗1.2.1控制盐的摄入:水肿时应低盐…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综)是肾小球疾病常见的临床证候群,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及高度浮肿。本文对住院的肾综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