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培养结果,了解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胎膜早破的孕妇为观察组,100例同期正常产科检查无胎膜早破的孕妇为对照组,取孕妇宫颈分泌物培养,检查并记录结果。结果观察组89例孕妇检出病原微生物,对照组28例孕妇检出病原微生物,检出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肠杆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肠杆菌检出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剖宫产、胎儿窘迫、早产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后出血、产褥病、新生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的发生与孕妇宫颈病原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并且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宫颈液基细胞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微小浸润癌是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重要手段及途径,而且通过筛查能检测出各种微生物感染,为妇科治疗提供依据。按广东省液基细胞学检查开展情况统计,阳性检出率为20%(包括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我市属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更是人口流动大市,实际宫颈癌前病变率远远高于以上数据,为了解我市宫颈疾病的发生率情况,我院开展了宫颈液基细胞筛查项目,用改良巴氏染色方法对2003例细胞学标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宫颈癌、癌前病变组织、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4种病原微生物存在状况,并分析了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PCR法。结果 当HPV、HSV-2、CT和NG在宫颈组织中合并感染时,由于其间的相互作用,可促进宫颈疾病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结论 在检测宫颈炎等良性病变发现有病原微生物合并感染时,应提高警惕,及早用药,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宫颈阴道细胞学的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收集了2001年1月-2004年12月的4592例宫颈刮片,采用TBS病理分类,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的符合率、宫颈癌变阳性检出率。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对濠江区区机关、事业单位已婚女职工及各中、小学已婚女教师,以及达濠街道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的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在检查出的可疑部位做组织活检。结果:共普查3890例,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1046例,确诊为慢性宫颈炎者865例,宫颈癌前病变8例,原位癌2例,宫颈浸润癌1例,宫颈湿疣及亚临床感染者91例,子宫颈肌瘤4例,宫颈息肉75例,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具有重要的筛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结合巴氏学涂片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统计阴道镜检查结合巴氏学涂片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率,并与单用巴氏学涂片法比较.结果 阴道镜检查结合巴氏涂片较单用巴氏学涂片法阳性率高.结论 阴道镜检查结合巴氏涂片可作为本地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TCT检查(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我院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妇科门诊平均30岁以上育龄妇女2354人常规进行宫颈TCT筛查。结果:发现CINⅠ12例,CINⅡ21例,宫颈CINⅢ51例,宫颈癌10例,其中漏诊3例。结论:宫颈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有它的局限性,一定要警惕,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8.
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3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LC-2000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398例。结果 共有422例次宫颈疾病,同一宫颈可同时有两种疾患,以慢性宫颈炎居多,占88.39%,阴道镜异常图像出现的频率与CIN、宫颈癌成正比。CIN和宫颈癌的阴道镜异常图像中以白色上皮、点状血管为多。结论 电子阴道镜是诊断宫颈疾病尤其是CIN和早期宫颈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12月本院200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阴道镜检查对20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病理学检查521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INⅠ~CINⅢ)的患者38例,宫颈原位癌8例,宫颈浸润癌20例,宫颈湿疣38例,宫颈慢性炎454例,宫颈结核1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宫颈尖锐湿疣的早期阶段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小舟  刘宏 《当代医学》2009,15(7):26-26
目的探讨便携式阴道镜在基层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我站2007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便携式阴道镜在“关爱妇女”活动中对2679例农村妇女进行检查,并以改良式Reid阴道镜评分法,在评分的基础上,接受病理学检查159例。结果2679例检查对象中,慢性宫颈炎2214例,宫颈湿疣34例,宫颈上皮非典型性增生67例,宫颈癌5例。结论便携式电子阴道镜检查操作方便简单,对宫颈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筛查作用,能有效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疾病的诊治率,值得在基层妇科普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宫颈病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炎症、性传播疾病、宫颈细胞学异常、癌前病变、肿瘤。阴道镜检查是利用阴道镜放大技术将宫颈阴道黏膜放大,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宫颈表面微小的病变,能准确可靠地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以便准确地选择可疑部位进行活组织检查,对筛查女性宫颈病变有重要价值。现回顾性分析我院阴道镜检查资料,以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涂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和阴道镜检查的病例,以其宫颈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将宫颈细胞学涂片与阴道镜俭查结果对照标准进行比较。结果:阴道镜检查较宫颈细胞学涂片特异性稍低,但敏感性明显增加,假阴性率下降,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涂片可弥补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的不足,在临床应用中为一种易为患者接受的较准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有临床指征的女患者共1633例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阴道镜在妇女外阴、阴道及宫颈病检查中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华  申艳  王祝鸣 《中国医刊》2003,38(1):37-38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LC-2000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398例。结果:共有422例次宫颈疾病,同一宫颈可同时有两种疾患,以慢性宫颈炎居多,占88.39%。阴道镜异常图像出现的频率与CIN、宫颈癌成正比。CIN和宫颈癌的阴道镜异常图像中以白色上皮、点状血管为多。结论:电子阴道镜是诊断宫颈疾病尤其是CIN和早期宫颈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宫颈病变患者58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全部行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142例,宫颈浸润癌21例,慢性宫颈炎417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云 《实用全科医学》2008,6(7):723-72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0月78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78例宫颈病变中,全部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确诊为CINⅠ18例,CINⅡ6例,CINⅢ2例,原位癌3例,宫颈浸润癌3例,慢性宫颈炎46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宫颈刷片(TCT)联合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的手段进行宫颈癌的筛查,探讨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并了解本地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对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自愿参加宫颈癌筛查的2401例妇女,常规查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刷片2401例,阴道镜检查359例,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80例,细胞学检查上皮细胞异常者80例(3.33%),其中癌前病变及宫颈癌13人(0.5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7例,官颈癌10例。结论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主要由细胞学筛查发现,浸润性宫颈主要由直接病检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主要分布在30~55岁,年龄最小16岁,最大71岁。宫颈刷片(TCT)可见识别宫颈高度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宫颈刷片(TCT)联合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诊断宫颈病变,两者结合显著提高了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宫颈细胞学检查临床上常用巴氏五级分类法,但巴氏分类法能反应宫颈上皮细胞的病变程度而不能反应妇女生殖道病原性感染情况。为此,本文采用传统的巴氏分级法结合瑞士癌症协会圣加伦细胞学实验室叨年修订的妇科细胞学报告细则卜]为报告方式,检查了2007例宫颈涂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1998年3月至12月对永州市部分市直行政、企事业单位已婚妇女包括离、退休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时送检的宫颈涂片标本,共计200例,年龄为对一78岁。1.2方法临床按常规取材涂片,及时固定送检,实验室常规HE染色。镜检时先低倍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的宫颈癌宫颈细胞筛查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健康体检人群宫颈细胞筛查结果.结果共1880例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有1042例,病理阳性22例,检出率2.11%;基液细胞学检查838例,病理阳性20例,检出率2.39%.采用传统巴氏检查,微生物阳性有49例,检出率4.70%;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微生物阳性53例,检出率6.32%.传统巴氏检查的灵敏度是50%,特异性是97.88%.液基检查的灵敏度是66.67%,特异性是97.61%.结论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查仍是国内宫颈细胞学筛查的主要方案,需要加强技术的培训和质量的控制.新的宫颈癌宫颈细胞筛查在基层医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宫颈液基细胞学与HPV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宫颈液基细胞学(TCT)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月诊治230例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均进行TCT检测与HPV检查.结果:HPV检查的敏感度为88.5%,TCT检测的敏感度为7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V检查对CIN Ⅱ、CIN Ⅲ及浸润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CT检测(均P<0.05).结论:TCT检测与HPV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