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与核因子活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假手术组、粉防己碱治疗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扎大鼠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30min后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假手术组只穿针不结扎,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粉防己碱治疗组在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粉防己碱,余步骤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24h后取心肌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检测核因子的活性。结果粉防己碱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明显减低(208.40±25.12 VS 306.65±17.78,P<0.01)而与假手术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强(208.40±25.12 VS 61.45±9.20,P<0.01)。粉防己碱组核因子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29.58±1.56 VS 40.33±4.39,P<0.01)而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29.58±1.56 VS 30.09±3.46,P>0.05)。结论粉防己碱预处理可以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明显减少,核因子的活化受到有效抑制,从而起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生成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α直接造成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 目的:观察药物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 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药物干预组在再灌注前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并设立不造模的假手术组。再灌注后立即测量心肌梗死面积,ELISA检测再灌注后的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含量,实时PCR检测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药物干预组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mRNA和肌钙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升高(P < 0. 05),心肌梗死体积与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减少(P < 0. 05)。提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背景: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在生理浓度下具有抑制Ca2+内流、开放KATP通道功能,氧化还原等明确特定的作用。 目的:观察硫化氢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核转录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缺血20 min组,缺血20 min+灌注2,4 h组、硫氢化钠+缺血20 min组、硫氢化钠+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Pringle法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术前5 d中每天及术中向硫氢化钠+缺血20 min组、硫氢化钠+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组,大鼠腹腔注射56 μmol/kg 硫氢化钠。 结果与结论:肝脏缺血大鼠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核转录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明显下降(P < 0.05),与缺血组比较,大鼠再灌注和腹腔注射硫化氢均能增加大鼠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硫化氢、核转录因子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P < 0.05)。提示全肝缺血再灌注后可造成肝脏损伤,硫化氢增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且主要集中在对肢体骨骼肌、神经等软组织的研究,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关节软骨的损伤目前国内外却较少报道。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不同时间段内软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6h组、缺血6h再灌注1,3,7,14,30,60d组。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切取左胫骨平台内侧软骨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早期(7d内)软骨组织学光镜下改变不明显;后期损伤加重,可见软骨变薄,排列紊乱,表面不完整,偶见软骨缺损。假手术组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表达较弱,缺血6h组阳性表达开始增强,再灌3,7d组达到高峰,随后阳性表达下降;再灌60d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意义(P0.05)。结果表明,肢体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增加在软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大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腺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腺苷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AP组),每组动物按照缺血-再灌注后2 h、6 h、24 h及48 h这4个时间点随机分组,每组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通过对以上3组脑缺血 再灌注48 h后的大鼠脑组织行头颅MRI、HE染色以及对以上60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NF-κB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值进一步验证腺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探讨腺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 F组大鼠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AP组和IR组大鼠术后均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体征。AP组和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F组,AP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I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大鼠术后MRI中T1WI、T2WI均未见明显异常,AP组和IR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高于F组,A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低于I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和IR组术后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NF-κB的表达显著高于F组,AP组术后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NF-κB的表达显著低于I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通过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内TNF-α和NF-κB的表达而减轻神经细胞损伤,达到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min后松开,再灌注24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粉防己碱预处理组(Tet组)。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梗死范围(IS/AAR,%)。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IRI组相比,Tet可明显降低CK-MB值(976.57±160.69)vs(1910.38±221.10)U/L,P〈0.01,减小心肌IS/AAR%,(23.28±4.38)%vs(43.76±6.30)%,P〈0.01。与IRI组比较,粉防己碱预处理可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AI显著降低(8.62±2.45%vs19.36±5.28%,P〈0.01)。粉防己碱预处理使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下降,Bcl-2/Bax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粉防己碱能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7.
邹俊  张中军 《中国微循环》2008,12(5):287-28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塞范围及血中自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实验共设5个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依达拉奉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开放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通过依达拉奉预处理,观察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以及血中的IL-1β、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高、中两个剂量组梗塞程度明显减轻,梗塞区重占全心脏及左心室的百分比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1),以依达拉奉中剂量组为优;依达拉奉给药后血中TNF—α、IL-1β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高、中剂量组为优(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够减轻TNF-α、IL—1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的保护作用及其与Notch--1/Notch胞内域(NICD)蛋白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普罗布考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经普罗布考腹腔注射处理后,采用转角试验判断神经功能,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体积,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印迹检测Notch-1和NICID蛋白的表达,免疫酶联反应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普罗布考可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与缺血组相比,普罗布考治疗组Notch-1/NICD蛋白表达降低,IL-8和TNF-α分泌也相应减少。结论:普罗布考可激活Notch-1/NICD信号通路,进而调节IL-8和TNF-α的表达,发挥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炎症反应是诱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电针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断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5 d后根据Longa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TC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脑皮质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大脑皮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36只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银杏酮酯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穿线后不结扎,模型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银杏酮酯组大鼠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银杏酮酯(100mg/kg)。造模24h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介素1 (IL-1)、白介素6 (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间质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银杏酮酯组心肌组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CK-MB、cTnI、IL-1、IL-6与TNF-α水平显著上升,心肌组织Cx4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银杏酮酯组大鼠血清CK-MB、cTnI、IL-1、IL-6与TNF-α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组织Cx4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银杏酮酯预处理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程度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背景: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器官移植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过程,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研究肾移植更强的针对性。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冷缺血再灌注组、丙酮酸乙酯(可显著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合成与释放)治疗组。冷缺血再灌注组和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制冷缺血再灌注模型前分别经阴茎背静脉注射林格液与丙酮酸乙酯,假手术组将腹腔打开后经阴茎背静脉注射林格液,45 min后关闭腹腔。 结果与结论:冷缺血再灌注组和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各时间点肌酐、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 0.01),其中冷缺血再灌注组上述指标高于丙酮酸乙酯治疗组(P < 0.01)。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参与了肾移植冷缺血再灌注的病理过程,丙酮酸乙酯能够减轻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CC组)、缺血再灌注组(CI组)、缺血预处理组(CIPC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C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I组)、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DIPC组)。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预处理组于缺血前30 min, 反复三次缺血5 min, 再灌注5 min操作后, 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 MMP)-2、MMP-9表达水平。结果与DC组相比, 再灌注后DI组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213.81±...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кB(NF-кB)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通常情况下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但在不同的刺激下,NF-кB表现出的作用不尽相同.NF-кB参与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的多个环节,包括细胞生存、增殖和分化,调节细胞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如低氧、压力和缺血等.NF-кB在众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肾缺血/再灌注诱导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核因子κB的活化。激活的核因子κB通过调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生成,进而导致一氧化氮的大量产生和触发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对肾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caspase-3和细胞凋亡指数的作用。 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通过右侧肾切除+左肾动脉夹闭 45 min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于实验前30 min尾静脉注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 (100 mg/kg)。假手术组不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再灌注后肾组织核因子κB表达水平、血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一氧化氮表达水平、caspase-3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增加(P < 0.05);而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大鼠再灌注后以上指标均好转。说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肾组织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且与核因子κB引起的一氧化氮高表达有关;应用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可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发挥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实验组在缺血2h再灌注后尾静脉注射BMP-7(0.1mg/kg)250μl,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运用Bederson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再灌注24h后将大鼠处死,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梗死灶范围,并计算梗死灶体积占半球体积的百分比;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计数神经元凋亡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内Caspase-3表达。结果 BMP-7组大鼠Bederson评分(1.7±0.5)比对照组(2.7±0.5)明显降低(t =4.66,P <0.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7.6±1.4)比对照组(22.3±4.5)明显降低(t =6.98,P <0.01)。与对照组相比,HE染色显示BMP-7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BMP-7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纹状体及海马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6±0.6、7.4 ±1.1、5.0±0.7)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一区域(分别为13.4±1.1、17.8±1.5、15.4±1.1,P <0.01)。BMP-7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纹状体及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6±0.9、5.8±0.8、10.6±1.1)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一区域(分别为15.4±0.6、14.0±1.2、17.2±0.8,P <0.01)。结论 BMP-7可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而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缺血后处理能够激发内源性保护作用,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但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以及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述缺血后处理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11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各50只,将大鼠按照Zea-Longa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进行缺血后处理,即大脑中动脉闭塞2 h后进行3个循环的再灌注15 s/缺血15 s,设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作对照。对各组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Toll样受体4、核因子кB和白细胞介素8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模型组、缺血后处理组大鼠都出现神经行为学缺失及缺血侧大脑半球梗死。再灌注6,12,24,48,72 h,与模型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改善(P < 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 < 0.05)。模型组和缺血后处理组Toll样受体4、核因子кB、白细胞介素8蛋白和mRNA表达于再灌注6 h时已升高,24 h达峰值。再灌注6,12,24,48,72 h,与模型组各对应时间点亚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上述各因子表达均显著降低(P < 0.05)。结果证实,缺血后处理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反应,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和下调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以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核因子-кB(NF-кB)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通常情况下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但在不同的刺激下,NF-кB表现出的作用不尽相同.NF-кB参与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的多个环节,包括细胞生存、增殖和分化,调节细胞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如低氧、压力和缺血等.NF-кB在众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等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 α)表达及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情况。 方法: 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24),缺血再灌注组(n=24)。采用大鼠心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心肌PPARα mRNA的表达程度进行分析,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PARα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各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 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心肌PPARα mRNA 0.374±0.115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分别为1.071±0.140、 1.012±0.127)(P<0.01);缺血再灌注组心肌PPARα蛋白表达为42.32±13.06,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114.09±23.15、101.25±21.20)(P<0.01)。缺血再灌注组游离脂肪酸水平于再灌注后4 h、6 h显著上升。 结论: 在实验性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中PPARα表达减少同时伴有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姜黄素对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姜黄素单次给药组(术中灌注姜黄素)、姜黄素连续给药组(术中及术后7 d灌注姜黄素),每组8只。建立左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睾丸损伤情况;术后6周处死大鼠,取左侧睾丸,测量精子活动率及精子计数;睾丸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改变;qRT-PCR检测各组大鼠睾丸Nrf2表达的差异。结果 :姜黄素给药组能明显提高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精子活动率、精子计数水平,且能显著改善睾丸组织损害程度。姜黄素给药组睾丸Nrf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论 :姜黄素能够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睾丸Nrf2的表达,有效减轻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青春前期大鼠单侧睾丸扭转起到明显的远期保护作用,且连续给药优于单次给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及NF-κB激活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替罗非班治疗组(60 μg/kg,再灌注前30 min股静脉注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替罗非班治疗组采用开胸冠状动脉结扎方法,缺血9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模型。观察大鼠心肌缺血、梗死及无复流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心肌细胞及微动脉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阳性表达;测定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替罗非班治疗组大鼠缺血区心肌细胞及微动脉NF-κB p65的阳性表达、心肌MPO活性、MD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替罗非班治疗组大鼠缺血区心肌细胞及微动脉NF-κB p65的阳性表达、心肌MPO活性、MDA含量低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心肌无复流范围及梗死范围小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34.36%±6.04% vs 52.09%±6.89%, P<0.01; 80.41%±8.48% vs 90.13%±5.72%, P<0.05)。结论: 大鼠心肌缺血90 min再灌注120 min时,可发生无复流现象;替罗非班可缩小心肌无复流及梗死范围,抑制NF-κB激活,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氧自由基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