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脾动脉结扎伴脾修补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 《中华创伤杂志》1998,14(5):327-327
1952年King和Schumacker首次证实婴儿脾切除术与暴发性败血症的关联后,逐步深入的脾免疫功能研究已确认脾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尽可能地施行保脾性手术成为当今处理脾损伤的主旋律。笔者自1988年1月~1996年12月,应用脾动脉结扎伴...  相似文献   

2.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采用切脾术治疗脾功能亢进,但脾亢伴有低蛋白血症、腹水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切脾术。1979年Spigos首次将部分牌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亢获得成功。后相继出现有关报道,国内报道尚不多见。我院自1987年11月起对10例脾亢患者行PSE,并随访6~10个月,初步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男7例,女3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11例外伤性脾破裂实施脾部分切除术,效果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脾栓塞范围与疗效关系。.方法:48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6例,脾栓塞范围40%~59%;第2组32例,脾栓塞范围60%~80%,并随访1年。结果:血小板计数第1,2组近期缓解(CR PR)有效率分别为81.3%、93.8%;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62.5%、87.5%;1年复发率分别为23.1%、6.7%。白细胞计数第1,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1.4%、82.2%;1年复发率分别为28.6%、17.8%。红细胞计数第1,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0%、83.3%,1年复发率分别为22.2%、11.8%。结论: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好。脾栓塞范围以60%~80%为佳,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6.
外伤性脾破裂脾动脉栓塞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伤性脾破裂脾动脉栓塞既保留了脾脏又阻止了脾脏继续出血,临床效果良好。本文介绍最近几年外伤性脾破裂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国梁 《人民军医》1997,40(2):85-86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的进一步认识,近年来保牌手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当广泛脾损伤或牌门蒂裂伤时,自体脾移植是一种简单易行,保留脾脏功能的有效方法,国内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现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自体脾移植的方法和部位日前自体脾组织移植的部位主要有皮卜组织、腹直肌鞘内、肠系膜间、大网膜、肠系膜淋巴结、游离小肠段内和腹膜后。有研究发现移植到肌肉内、腹膜后及皮下者,生长均不理想麻生速度慢,其T、B细胞数量也较少,存在一些严重的功能缺陷,而且皮卜和肌肉内移植还存在如下缺点:()劳动时不久便或…  相似文献   

8.
陈长年  陈锦华 《人民军医》1998,41(6):325-325
1975年1月~1997年3月,我院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35例,其中保脾治疗59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41例,女18例;年龄4~55岁,平均28.5岁,其中8~20岁42例(71.2%)。致伤原因:车祸伤32例(54.2%),坠落伤18例(30.5%),挤压伤6例(10%),斗殴致伤3例(5%)。伤后至入院时间:1h内9例,2h23例,3h19例,6h5例,48h3例。按李广华等〔1〕1992年提出损伤分度方法:本组度19例(32.1%),度15例(25.3%),度22例(37.3%),度3例(5%),均为闭合性损伤。合并休克45例。伴有合并伤8例,其中左侧肋骨骨折4例,后腹膜血肿1例,肾挫伤2例,轻度脑挫裂伤1例。1.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9.
游走脾是指由于固定脾的悬韧带发育不全和脾门血管蒂过长,以致脾脏活动度过大,离开正常解剖部位,具有脾扭转和脾梗死高风险。因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和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诊断非常困难。成人好发于20-40岁的育龄妇女,儿童多见于10岁以下患者。临床表现可为无症状的腹部肿块,也可为急腹症,但最常见的是腹部肿块伴不明原因的腹部症状。CT、MRI和超声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脾破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显示出血动脉,然后超选择插管至该动脉,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以栓塞出血动脉。于麦氏点局麻下经皮穿刺置入“猪尾巴”引流管引流腹腔积血,无污染、无溶血的积血可以回输。术后3、6个月分别作B超、CT、^99mTc检查监测脾脏形态、密度、血供情况,测定血小板及血中:IgM、IgG、G3水平。结果 本组35例创伤性脾破裂,经PSE后止血效果确切,脾脏形态、功能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有选择性地对创伤性脾破裂行PSE,其止血可靠、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脾钙化1例     
患者女,65岁。因上腹部不适2周收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体健,无结核接触史及病史。腹部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胰腺部由于十二指肠部气体干扰,未能很好的显示。上腹部CT示:肝胆胰腺未见异常,脾大小及外形正常,脾内有三个散在高密度的点状影,圆形、边界清晰,周围脾组织结构正常,高密度影大者直径约4.0mm,小者直径约1.8mm。邻近器官组织结构正常。CT诊断:脾内点状高密度影(原因待查)。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用药不详),上腹部不适症状消失,为明确诊断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脾钙化。随访出院至今一般情况良好,无上腹部不适,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部分切除在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7年共15例采用脾部分切除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技巧.结果:15例病人均手术成功,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年免疫学及血常规均正常.结论:脾部分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超选择栓塞脾动脉治疗脾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介入器械的发展以及介入技术的推广 ,介入放射技术在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为临床上许多棘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并显示了其无可比拟的独到之处。我院自 2 0 0 0年9月至 2 0 0 2年 5月 ,采用脾动脉造影诊断及超选择栓塞止血治疗外伤性脾破裂12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2 2~ 4 7岁 ,平均 33岁。均为闭合性脾损伤 ,其中交通伤 9例 ,坠落伤 3例。入院时间为伤后 1~ 16h。经CT确诊 9例 ,B超确诊 1例 ,CT示脾破裂可疑 2…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 4 1例 ,其中 2 0例行全脾切除 ,2 1例行全脾切除并自体脾片网膜移植 ,笔者对术后免疫功能等指标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男 30例 ,女 11例 ;年龄 19~ 5 2岁 ,平均年龄 31.5岁。交通伤 32例 (78.1% ) ,跌伤 6例(14 .6 % ) ,钝器伤 2例 (4.9% ) ,刀剌伤 1例 (2 .4 % ) ,伤后就诊时间 10min~ 18h。4 1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剌均为阳性。B超检查 36例 ,均提示脾脏破裂和腹腔积血。查血红蛋白 6 5~ 12 0g L ,平均92g L。 4 1例均为单纯外伤性脾破裂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脾动、静脉主干预先阻断技术应用于创伤性脾破裂腹腔镜全脾切除术中的手术要点和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全脾切除术治疗的5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8~56岁,平均36.7岁.道路交通伤32例,挤压伤8例,击打伤1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对手术方法、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行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无一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无一例术中死亡.手术时间为(95.9±15.1)min;术中出血量为(138.9±54.0)mL.术后恢复均较好,胃肠道功能恢复于(1.9±0.4)d;腹腔引流液引流量(133.2±15.0)mL,术后(1.9±0.5)d拔出引流管;术后(1.7±0.5)d开始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6.9±0.5)d.1例因切口脂肪液化引起切口感染经换药及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术后发热(脾热)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胰漏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带管出院,1个月后复查无异常后拔管痊愈.3例胸腔积液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胃瘫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全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中运用脾动、静脉主干预先阻断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脾出血,使术中视野更清楚,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省手术时间、避免副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脾功能亢进方式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部分性脾动脉栓塞46例和脾切除33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血象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肝硬化继发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P<0.001),但两组患者中脾切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改善明显优于脾动脉栓塞组,而白细胞计数的改善两组无明显差异。脾动脉栓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脾切除组(P<0.001)。结论对于腹水较多、门脉高压明显、脾脏巨大的患者不宜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行脾切除术较好;对于肝脏功能较差、凝血功能严重障碍、高龄和伴肝癌的脾功能亢进患者宜行脾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7.
部分脾动脉栓塞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和减少肿大脾的体积,且能保留部分脾组织及功能。近年来,我中心共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亢15例,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脾动脉栓塞的护理要点介绍于下。一、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4(5~70)岁,其...  相似文献   

18.
脾损伤非手术保脾的评分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院收治脾损伤 141例 ,其中切脾和保脾手术98例 ,非手术保脾 43例。笔者设计了一种简便的评分方法 ,用于选择脾损伤的非手术保脾。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为非手术保脾的43例 (不含脾包膜下血肿 ) ,占同期脾损伤的 30 .5 %。其中男 38例 ,女 5例 ;年龄 18~ 5 5岁。2 .致伤情况 :碰撞伤 2 0例 ,跌摔伤9例 ,坠落伤 6例 ,挤压伤、踢打伤各 4例。合并伤 16例 ,其中四肢骨折 8例 ,肋骨骨折伴血气胸及合并肾挫伤 3例 ,中、重型颅脑伤 3例 ;骨盆骨折伴腹膜后血肿 2例。入院时有中度休克表现者 7例 ,意…  相似文献   

19.
游走脾并脾蒂扭转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走脾并脾蒂扭转临床上比较罕见,常常引起争腹症,CT,B超对该病的确诊具有非常大的价值,现将笔者所遇2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10多年来,我国在脾外科方面,尤其是在脾外伤的治疗方面有了明显的突破性进展。对脾脏功能及其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脾外伤切脾后引起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的认识日趋统一。脾外伤保脾治疗的原则已受到外界广泛重视。我院自1984年至1993年收治脾外伤26例,其中12例采取手术保脾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女1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