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耳针与中药并用治疗2型糖尿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耳针与中药并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瘀患者运用基础治疗上加耳针与中药并用治疗12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进行检测,并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舌脉情况。结果:耳针与中药并用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BG和PBG,并明显改善症状。结论:耳针与中药并用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患者脾虚湿瘀的体质,改善症状,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耳针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以中医学耳针理论为基础 ,应用耳针治疗肩手综合征进行临床观察 ;以目前康复学中通用的 ,科学有效的评价法来评估。重点研究耳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初步探索耳针治疗疼痛性、水肿性顽固疾病的疗效 ,为今后的科研打下良好基础。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共 6 0例 ,随机分为耳针组和体针组 :耳针组 30例和体针组 30例。以体针组做为耳针组的对照组 ,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 ,所有病例全部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病情以Ⅰ、Ⅱ期为主 ,共 5 3例 ,占 88.33%。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 1 990年 5月~ 2 0 0 0年 5月 ,采用耳针、体针配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急性尿潴留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60例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60例患者中 ,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60岁~ 91岁 ,其中 60岁~ 70岁者 30例 ,71岁~ 80岁者 2 5例 ,81岁~ 91岁者 5例 ;其原发病属心血管疾病者 1 2例 ,脑血管病者 1 8例 ,伴糖尿病者 1 4例 ,伴前列腺炎或肥大者 1 0例。治疗方法体针取穴水分、气海、中极、水道、三阴交、阴陵泉。采用 2 8号 1 .5寸毫针 ,针刺深度 0 .5~ 1寸。耳针取穴肾、膀胱、尿道 ,有心血管…  相似文献   

4.
任成刚 《光明中医》2016,(9):1276-1277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2个月的中医中药治疗之后,所有患者中显效者有36例(51.43%),有效者有25例(35.71%),无效者有9例(12.86%),总有效率为87.14%。结论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耳针结合体针治疗失眠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近几年来用电耳针结合体针治疗失眠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或病房,男43例,女37例;年龄:30~40岁25例,41~50岁30例,50岁以上25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标准[1].  相似文献   

6.
王丽萍  陈玉爱  王强 《中医杂志》2001,42(10):632-633
尿潴留是痔瘘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我们对痔瘘手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并对耳针与体针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0年5月至1999年5月,我们共手术治疗痔瘘病人2208例,其中术后6~8小时不能自行排尿者诊为尿潴留,共420例。对420例患者均行针刺治疗,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210例。甲组行耳针治疗,乙组行体针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分  相似文献   

7.
体针、耳针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邓元江  刘卫英 《中国针灸》2003,23(10):574-576
目的 :探讨体针、耳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 1 0 4例青少年近视眼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 (52例 ,96只患眼 )和耳针组(52例 ,92只患眼 ) ,体针组针刺睛明、四白、风池等穴 ,耳针组针刺耳穴眼、目1 、肝等穴。结果 :体针组和耳针组治疗后视力均有提高 ,但体针组疗效优于耳针组 (P <0 0 1 )。结论 :体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肯定 ,且优于耳针  相似文献   

8.
耳针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继诚 《中医杂志》2002,43(6):450-451
笔者自1992年5月~1999年11月运用耳针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51例,女55例;年龄17~66岁;病位左侧52例,右侧54例;病程2天~2个月。2 治疗及观察方法2.1 耳针取穴:主穴:眼、口、面颊区、神门、皮质下等。配穴:  相似文献   

9.
飞腾八法治疗单纯性肥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肥胖不仅给人们的行动带来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它可导致其它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癌症和糖尿病的发生。笔者采用飞腾八法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并与耳针治疗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将60例肥胖患者分为2组,飞腾八法针法治疗组30例,耳针对照组3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女性42例,男性18例;有肥胖家族史者41例。 采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有关专家根据我国人群特点制定的成年人理想体重标准:北方成年人理想体重(kg)=[身高(cm)-150]×0.6+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观察25例在我院进行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阿卡波糖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bAlc、2hPG、FPG、TC以及T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3例患者腹胀,4例患者肛门排气增多,1例患者低血糖。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降脂和降糖效果,治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伦新  荣莉 《新中医》1999,31(9):23
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是临床较常见的症状,近几年来我们使用耳针疗法为主治疗该症,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穴疗法专科门诊,共50例,男31例,女19例;其中慢性湿疹20例,结节性痒疹9例,异位性皮炎6例,神经性皮炎10例,扁平苔癣5例。年龄在15~60岁之间,全部患者均行随访。2 治疗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2组病例均口服赛庚啶(抗组织胺药),外用本院自制的炉甘石洗剂。治疗组加用耳针疗法。常规消毒一侧耳廓,然后取肺、风溪、神门、皮质下、肾上腺、大肠等穴,用华佗牌不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3组,饮食运动组40例予常规饮食运动治疗,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组43例予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二甲双胍组43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3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总有效率均高于饮食运动组(P<0.05),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组临床疗效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优于饮食运动组。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饮食运动组治疗后降低(P<0.05,P<0.01);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组治疗后2 h PG、BMI、TG均较二甲双胍组治疗后降低(P<0.05,P<0.01)结论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耳针治疗外踝扭伤20例王英郭喜军△王芩(050091)外踝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近两年来,采用耳针治疗此证,取得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2例,女8岁;年龄最小18例,最大45岁;平均年龄22岁,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针与中药并用2型糖尿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瘀的2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基础降糖治疗加耳针与中药并用,对照组(B组)基础降糖治疗加氟西汀20 mg,每日1次,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耳针与中药并用组能明显改善症状、HAMD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治疗第4周起,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针与中药并用对2型糖尿病抑郁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89年3月~1990年10月治疗慢性头痛16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耳针、水针、耳针水针并施三种治疗方法。对照分析表明,耳针水针合用的疗效最好。临床资料 168例中,男29例,女139例。年龄为14~69岁,以25~35岁居多。病程为7个月~20年。血管性头痛58例,慢性头痛综合征(功能性头痛)47例,肌紧张性头痛25例,脑外伤后头痛27例,头痛性癫痫11例。治疗方法 1.耳针组:主穴:皮质下、神门。配穴:枕、颞、额、肝、肾、心、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针疗法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证治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近10年针灸治疗糖尿病前期文献的统计,梳理其选穴规律及刺灸方法,特别是对耳针疗法进行总结,探讨耳针疗法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中西医学机制。结果:耳针疗法是临床常见的降糖方法,其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显著且优势独特,临床取穴以内分泌、胰、三焦、胃、脾为主,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达到降糖的效果。结论:耳针疗法作为针灸中常用防治糖尿病的方法,其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但对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方案尚须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维吾医治疗128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2005年1月到2006年3月对12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治疗过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8例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50例;年龄15~25岁8例,25~45岁40例,45岁以上80例;伴有高血脂患者65例。根据维吾尔医理论血液质气质20例,粘液质气质40例。黑胆质气质16例,胆质气质52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  相似文献   

18.
针灸为主治疗呃逆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至今,以毫针、耳针、指针、穴注以及灸疗法治疗呃逆40例,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 笔者自1986年1月至10月,采用耳针疗治疗胆石症2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 25例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0~69岁,其中以40岁以上居多。本组患者在进行耳针治疗前均作过B型超声波检查,确诊为胆石症,其中胆囊结石23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1例。二、治疗方法采用耳穴埋针法。根据辨证施治原则,以相应部位取穴、循经取穴方法。在患者耳廊选取胆(胰)、肝、脾、胃、小肠为主穴;三焦、皮质下、交感、内分泌为配穴,疼痛患者加用神门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现察耳针结合中药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3例患者采用耳针结合中药治疗.结果:治愈8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急性结膜炎采用耳针结合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