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云峰 《安徽医药》2008,12(4):331-332
目的探讨HR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资料完整的43例支气管扩张症的HR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RCT显示柱状型支气管扩张31例,囊状型支气管扩张25例,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14例,混合型支气管扩张19例。结论HRCT是支气管扩张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一种慢性消耗性肺疾病,是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可使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而引起支气管的不正常扩张。支气管扩张症是感染-炎症-组织结构破坏的恶性循环,控制感染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本文通过回顾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希望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单纯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差异。方法 96例胸部CT诊断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测定后分单纯支气管扩张组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组,运用纳库仑一氧化氮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FENO水平。结果 9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中30例(31.25%)提示气道高反应性,显示合并支气管哮喘,该组FENO水平(67.59±31.83)明显高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23.95±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NO可用于鉴别支气管扩张中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应用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支气管堵塞,导致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性破坏而引起支气管的扩张和变形。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共收治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患者50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SCT检查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分析其表现和诊断价值;全部患者均采用MSCT扫描方式,并对病变区域行图像行三维处理,如MRP、MIP、MinIP、CPR等。结果60例患者中其中柱状支气管扩张40例,囊状支气管扩张6例,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14例,可显示双轨征和印戒征等。结论MS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特异性高,可以显示支气管扩张范围、程度和部位,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扩张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儿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过高分辨CT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结果:所有患儿出现支气管扩张致病原因中,肺部感染致病率最高,达到35.0%(7/20),致病原因不明占到25.0%(5/20),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吞咽功能不协调最低,各占5.0%(1/20)。所有20例患儿中有11例为弥漫性支气管扩张,9例为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弥漫性支气管扩张中致病原因不明,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6.4%(4/11),局限性支气管扩张中支原体肺炎致病的比例最高,达到33.3%(3/9)。具有反复肺炎病史的患儿有17例,感染导致支气管扩张的患儿有19例。结论:小儿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反复肺炎病史以及肺部感染,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和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扩张症53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扩张症的确诊方法是支气管造影 ,它可确诊支气管扩张的类型和范围 [1 ]。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及普通胸片的特有征象即看到多数空腔外不能确诊的支气管扩张。计算机 X线摄影及 CT应用于诊断以来 ,有些人利用其检查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感兴趣区 ,对于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效果较普通胸片敏感 ,有望发现支气管扩张的存在、分布范围、程度及并发症 ,且两肺支气管扩张由于病人多不能手术可免于支气管造影。本文将5 3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普通胸片、计算机摄影和常规 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1 资料和方法本组 5 3例中 ,男 37例 ,女 16例 ;年龄 12~…  相似文献   

8.
正支气管扩张主要指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堵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化脓性炎症,致使支气管壁机构破坏,管壁增厚,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的一类异质性疾病的总称,可以是原发或继发,主要分为囊性纤维化导致的支气管扩张症和非囊性纤维化导致的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近年来随着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恰当治疗,其发病率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9.
杨茂生  孙永光 《首都医药》2008,15(18):34-35
目的 探讨HRCT对支气管扩张程度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30例支气管扩张症病例.结果 支气管扩张表现的囊状、柱状及静脉曲张状,在本组病例中均有出现.结论 HRCT可明显提高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对支气管扩张程度具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方朝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48+50-48,50
目的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 46例MPR均显示扩张的支气管,其中柱状型19例,囊状型8例,静脉曲张型5例,混合型14例。行仿真内镜的24例中,16例显示支气管黏膜炎症、管腔内黏液栓、血块、环状软骨不完整及管腔扩张。采用肺透明技术重建的46例中,15例显示扩张的支气管。结论 MSCT是一种无创性显示支气管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特异性高,可以显示支气管扩张范围、程度和部位,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秀环 《河北医药》1997,19(1):45-46
支气管扩张症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害管壁所致的支气管扩张和变形,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支气管感染、咳嗽、咯脓痰和渐进性的咯血。其病因有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本文仅对后天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症状分析与治疗,并除外结核性、癌性引起的支气管扩张。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化脓性呼吸道疾病,通过宿主、环境以及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以反复感染、气道炎症和肺功能逐渐下降为特征的支气管不可逆性扩张[1-3].儿童支气管扩张常见的症状是慢性湿性咳嗽[1],以白色黏液性痰液为主,脓性、黄色和绿色痰液也占一定比例[3].支气管扩张包括两类,一类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另一类为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前者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4],后者可分布于各种人群[5],本文仅讨论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3],但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比仍常常被忽视[6].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引入显著改善了儿童支气管扩张的预后[3].抗菌药物是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和维持期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同时也可能存在药物耐药风险,因而使用受到一定限制[8].由于我国目前对儿童支气管扩张关注度不足且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对儿童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总结儿童支气管扩张抗菌药物方面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薇  邓文华  李卉  舒俊华  吴亚斌 《安徽医药》2020,24(12):2460-2462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病儿的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方法选择 2015年 12月至 2018年 1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住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病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 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及复诊结果。结果共收集 38例支气管扩张病例,高分辨率 CT表现 28例(73.7%)为支气管扩张, 10例(26.3%)无支气管扩张征象;支气管镜下表现 34例(89.5%)表现为“鱼骨”征, 4例(10.5%)无特异性表现。出院后复诊, 10例入院高分辨 CT无支气管扩张征象,而支气管镜下表现为“鱼骨”征者, 4~6月后复查高分辨 CT示支气管扩张; 4例支气管镜无特异性表现,而入院肺部高分辨 CT示支气管扩张者, 4~6月后肺部高分辨率 CT复查支气管扩张征象消失。结论支气管扩张病儿支气管镜表现较高分辨率 CT更准确与直观,可明确病原及病因,同时还可进行支气管镜治疗。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扩张症其病因与先天因素有关,然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为后天性因素所致,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支气管—肺脏自出生后到儿童期的不断发育过程中,任何炎症都可引起支气管肺脏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两者同时存在,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支气管扩张。  相似文献   

15.
马飞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4):114-115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常规扫描联合薄层连续性高分辨率重建诊断隐匿性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方法对23例隐匿性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先进行多排螺旋CT常规扫描(层厚10mm或6mm),再对可疑位置的支气管扩张伴随征象行薄层连续性高分辨率重建(层厚0.60mm或0.75mm)。结果确诊支气管扩张症39个肺段。扩张形态以混合型支扩为主,部分为柱状支扩。扩张程度均较轻,表现为低密度的支气管直径大于其伴行的肺动脉管径及邻近肺段的支气管腔,呈圆形透亮影或管状透亮影,大部分为成簇扩张之小支气管,16例管壁增厚,呈“印戒征”和“双轨征”,5例支气管内含有黏液栓,表现为扩张支气管内柱状、结节状高密度影。结论多排螺旋CT常规扫描联合薄层连续性高分辨率重建能大大提高隐匿性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症的检出率,对临床应用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检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EOS%、FEV1%的相关性。选取2016—2017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37例,单纯支气管扩张患者36例,单纯哮喘患者37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比较各组FeNO、外周血EOS%、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肺功能水平,并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FeNO与外周血EOS%、FEV1%的相关性。(1)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组FeNO、外周血EOS%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P<0.01)。(2)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组FEV1、FEV1%、 FEV1/FVC%、MMEF75/25、MMEF75/25%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单纯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组FeNO与外周血EOS%呈正相关(r=0.740,P<0.05),与FEV1%无相关性(r=0.191,P>0.05)。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FeNO、外周血EOS%水平明显偏高,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肺功能差。FeNO联合外周血EOS%可能对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化脓性疾病[1]。支气管扩张症因反复气道化脓性感染,晚期常因其本身和远端的结构广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的三维成像技术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本院5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的三维图像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对5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通过VR容积再现技术、MPR多平面重建技术以及MIP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对患者支气管动脉的具体空间解剖结构予以三维重建,从多个角度对患者支气管动脉空间解剖结构予以分析。其中有8例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做对比分析。结果:5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支气管动脉的螺旋CT三维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患者支气管动脉的起始部位、支气管动脉的相关走向、途径以及支气管动脉的内部管腔直径。据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的三维图像结果显示,5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支气管动脉的主干部位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较为明显的扩张以及迂回、弯曲表现。结论:支气管动脉64排螺旋CT的三维成像技术可以较为精确、清晰地显示支气管扩张患者支气管动脉的具体空间解剖结构,因而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有利于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支气管扩张,顾名思义就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管腔出现了异常的、不可逆扩张、变形等改变。支气管扩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年比较多见。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而现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严重污染等,无一不触发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神经,稍有不慎,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扩张症的传统诊断方法依赖于支气管造影,而支气管造影是一种较为痛苦的检查方法。随着CT的逐渐普及,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的开发和运用,能清晰地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的存在、程度、范围,给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实用的诊断方法。现将我院经平片、CT、临床确诊的3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CT及HRCT的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