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瑞香茎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时余  蒋建勤 《中草药》2012,43(7):1263-1266
目的研究黄瑞香Daphne giraldii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ODS以及MCI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瑞香茎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丁基丁香苷(1)、β-香树脂酮(2)、β-谷甾醇棕榈酸酯(3)、β-香树脂醇乙酸酯(4)、瑞香多林A(5)、狼毒双香豆素(6)、木犀草素(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6为首次从瑞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2.
了哥王中的1个新双香豆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了哥王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西瑞香素(Ⅰ)、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Ⅱ)、胡萝卜苷(Ⅲ)、β-谷甾醇(Ⅳ)、伞形花内酯(Ⅴ)、芫花素(Ⅵ)、6-′OH,7-O-7′-双香豆素(Ⅶ)。结论:化合物Ⅶ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陈湖海  张卫东  苏娟  陈玉琪  沈云亨 《中草药》2009,40(7):1033-1035
目的 研究藏东瑞香Daphnebholua的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藏东瑞香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瑞香素(daphnetin,Ⅰ)、7-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7-methoxy-8-hydroxycoumarin,Ⅱ)、瑞香苷(daphnin,Ⅲ)、结香苷C(edge-woroside C,Ⅳ)、瑞香新素(daphneticin,Ⅴ)、5"-去甲氧基瑞香新素(5"-demethoxydaphneticin,Ⅵ)、瑞香醇酮(daph-neolone,Ⅶ)、瑞香烯酮(daphnenone,Ⅷ).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山辣子皮根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辣子皮Daphne papyracea var.crassiuscul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对山辣子皮根茎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反复硅胶、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瑞香属植物山辣子皮根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瑞香新素(1),瑞香素(2),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3),西瑞香素(4),1-4’-羟基苯基-5-苯基-2(E)-烯-1-戊酮(5),瑞香醇酮(6),β-香树脂醇醋酸酯(7)和(+)-松萝酸(8).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山辣子皮中得到,化合物8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橙花瑞香茎的酚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与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与纯化,并运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橙花瑞香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学成分,包括10个木脂素类成分:(-)-罗汉松脂素(1)、7-羟基扁柏脂素(2)、4-O-去甲基橡胶素(3)、(-)-荜澄茄素(4)、3-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9,9′-环氧木脂素-4,7′-二醇(5)、(2S,3S)-3-(1,3-苯并二氧戊环-5-亚甲基)-1-(3,4-二甲氧苯基)-2-(羟甲氧基)-1,4-丁二醇(6)、异荜澄茄素(7)、2-(α-羟藜芦基)-3-藜芦基-1,4-丁二醇(8)、瑞香酮(9)、(S)-3-羟基-1,5-二苯基-1-戊酮(10);2个双黄酮类:毛瑞香素A(11)和狼毒素(12);4个香豆素:6-羟基-香豆素(13)、7-羟基-香豆素(14)、异莨菪亭(15)、6,8-二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了哥王芳香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欢  薛珺一  李药兰  岑颖洲 《中药材》2008,31(8):1174-1176
目的:对了哥王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了哥王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化合物,采用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结果:共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Ⅱ),2,4,6-三羟基苯甲酸甲酯(Ⅲ)和芫花素(Ⅳ).结论:化合物Ⅰ、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亦首次从瑞香科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川佛手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川佛手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的化学成分。方法对川佛手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种已知成分,分别为柠檬内酯(limettin,Ⅰ)、6,7-二甲氧基香豆素(scoparone,Ⅱ)、5-异戊烯氧基-7-甲氧基香豆素(7-methoxy-5-prenyloxy-coumarin,Ⅲ)、白当归素(byak-angelicin,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结论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芸香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川佛手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结香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结香的花蕾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结香花蕾用工业乙醇冷浸,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再用硅胶层析分离,测定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吲哚-1,3-二酮(1H-iso-Indole-1,3(2H)-d ioneⅠ),结香苷C(edgeworoside CⅡ)和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 arinⅢ),西瑞香素(daph-noretinⅣ)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花蕾中提取得到。  相似文献   

9.
酸橙中一个新的香豆素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中药枳实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技术、化学手段及文献对照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枳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5,7-二羟基香豆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3,5-二羟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phlorin,Ⅱ)、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Ⅲ)、柚皮苷(naringin,Ⅳ)、异樱花素7-O-β-D-新橙皮糖苷(poncirin,Ⅴ)、红橘素(tageritin,Ⅵ)、柚皮素(naringenin,Ⅶ)、马尔敏(marmin,Ⅷ)、橙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hesperetin 7—O-glucoside,Ⅸ)、腺苷(adenosine,Ⅹ)。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Ⅹ为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马斌  娄红祥  孔令义 《中草药》2006,37(5):660-662
目的对硬指叶苔L ep id oz ia v itrea的醇提物和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分离,通过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植物醇(Ⅰ)、7-羟基去氢白菖烯(Ⅱ)、瑞香内酯(Ⅲ)、胡萝卜苷(Ⅳ);从其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多元醇类化合物,分别是D-g lycero-d-ga lacto-heptito l(Ⅴ)、D-erythro-L-ga lacto-octito l(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