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王磊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4):137-137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切开术前、中、后护理经验,以利喉梗阻的患儿病情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耳鼻喉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21例气管切开患儿手术全过程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采用全程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小儿喉梗阻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对小儿气管切开术患儿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及时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患儿死亡率,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小儿身心的生长发育都不成熟,不完善,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与成人存在着很大差异。故对患病的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叙述了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所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儿保持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促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小儿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和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我科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总结小儿烧伤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对44例烧伤患儿抢救过程中通过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时创面处理,认真观察病情,合理抗休克,抗感染治疗,从而保证了患儿的护理安全。结果44例烧伤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在抢救烧伤患儿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使患儿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心理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中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做好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更为关键,而且在小儿就医过程中尤为重要。当患儿在打针输液时,因疼痛、恐惧、环境及人员陌生等原因会产生各种不适应的表现[1],如:患儿拒绝治疗,治疗过程中持续反抗;有的患儿啼哭不止,直至治疗结束;有的患儿只要看到医护人员就哭闹等。其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一人哭闹其他患儿也会相应加入哭闹的群体中。不利于疾病治疗,甚至会加重病情,同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儿家长产生焦虑心情,进而导致患儿家长不能接受小孩扎针时的哭闹,拒绝接受治疗。因此,做好门诊患儿的心理护理工作,是提高整体护理效果的关键。但做好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难度很大,对于门诊输液室来说难度更大,患儿接触护士的时间比较有限,而且门诊患者多、工作繁忙、流动性大,护士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既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又要完成大量的治疗工作,这就对门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较好的业务知识及技能外,还要学习了解小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利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小儿心理护理;同时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行为、态度、业务技能、工作技巧、方法等综合素质,以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求,不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5.
唐文俊 《中外医疗》2010,29(3):157-157
目的观察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结果80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临床症状减轻,睡眠、精神、饮食均有大幅度好转。结论切实有效的护理能使患儿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对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反复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6例隐睾患儿采用手术治疗,总结其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426例中治愈388例,好转38例,手术成功率99.0%。最大程度减少患儿和家长的心理压力,降低患儿术后感染的可能性。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出院后随访三者有机结合是小儿附睾手术治疗护理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儿麻疹的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侠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94-95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对28例小儿麻疹患儿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包括隔离、病室管理、皮肤与五官护理等基础护理,以及对高热、呼吸困难等的对症护理,同时,注重对小儿的心理护理和对家长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和细致、全面的护理,28例麻疹患儿全部治愈。结论科学、细致、全面的护理是促进小儿麻疹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小儿肌肉注射致晕厥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杏怡 《广东医学》2002,23(2):209-209
目的:探讨小儿肌肉注射致晕厥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因肌肉注射致晕厥患儿予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经治疗后均神志恢复,生命体征平衡,结论:推药快,药物对局部肌肉引起的疼痛刺激,致小儿呼吸道通气和换气不畅,成为造成晕厥的常见原因,另外由于空腹注射,以及小儿对注射的恐惧心理,民可诱发晕厥,对此,护士应作出相应预防和应急处理,熟练掌握和运用无痛注射技巧,对小儿进行注射前心理诱导,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合作,避免空腹注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通过对患儿的灌肠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的实施.结果 使232例患儿临床治愈.结论 及时给予正确护理,减少临床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使患儿早日康复,预防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唐爱春 《肇庆医学》2006,(2):123-124
小儿静脉穿刺输液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要做到一针见血成功穿刺,除了有熟练的穿刺技术外,但也不能忽视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患儿来到医院,我们首先要用心服务,用心呵护,融入人文关怀。做到认热情周到,对患儿体贴入微使其消除恐惧心理。细致观察患儿的心理变化,向家长了解患儿日常生活规律,尽量满足患儿心理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各项水平,更完善地做好心理护理,使患儿乐意配合治疗,这对患儿的早日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荣贤  于文馨 《当代医学》2010,16(20):119-119
为了使患者尽快适应治疗环境,密切配合医疗护理操作,提高医疗护理和质量,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小儿骨科疾病的特征,我们从小儿心理护理入手,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讨论:(1)做好新入院病人护理接待,使患儿尽快适应新环境,转移注意力,让患儿多接近小病友,建立新的友谊,同时在生活上给以关心和照顾。(2)利用儿童好奇,善模仿的心理特点,进行启发诱导,使其很好的配合治疗。(3)因人而异,针对患儿个性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尽快了解每个患儿的个性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2.
小儿身心的生长发育都不成熟,不完善,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与成人存在着很大差异.故对患病的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叙述了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所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儿保持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促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高质量的护理,全部治愈。结论积极有效治疗加高质量的护理,可以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因此,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十分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应用甘露醇的效果。方法6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静推甘露醇时进行干预护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家属满意度、患儿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小儿静脉应用甘露醇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对疼痛的耐受力和治疗依从性,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流行性小儿腮腺炎患儿的心理情况,总结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流行性小儿腮腺炎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观察组患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治疗有效率、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流行性小儿腮腺炎患儿通常存在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临床上应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并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来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张耀匀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63+1571-1563,157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8例,均进行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每位患儿进行精心护理,包括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治疗前准备工作、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128例患儿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进行精心的护理,不但能够使患儿提高治疗的勇气和信心,还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总结144例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饮食和严密观察伤口出血疼痛和感染情况,认为围手术期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利于患儿恢复,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9例小儿良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经过有地效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得到了痊愈,患儿家长对此十分满意。结论:及时准确地治疗与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较好,同时降低其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儿预后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儿恶性肿瘤是我国小儿二大死亡原因之一 ,据 1973~ 1977年我国全国性统计 6~ 14岁小儿死亡于恶性肿瘤者占该年龄组总死亡率的 0 8%。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由传统的功能性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心理护理日益成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小儿住院后由于疼痛的拆磨 ,孩子易产生恐惧、焦虑、愤怒、悲观、抑郁、哭闹等心理障碍 ,所以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的患儿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可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患儿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下面仅就 10例肿瘤患儿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95 %的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肾炎患者60例,对所有患儿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基础护理、感染预防、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急性肾炎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痊愈3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痊愈率58.3%,好转率36.7%,总有效率为95%。结论对小儿急性肾炎患者实施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