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脾阴虚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在介绍脾脏生理、病理及证候时,均未述及脾阴虚证。可见脾阴虚证未被重视之一斑。中医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相对两方面,脾脏亦不例外。从临床实践看,脾阴虚证也颇为多见,按滋养脾阴论治常可获效。其实,对脾阴  相似文献   

2.
正脾之阴阳,历代关注更多的是脾之阳的一面,阴的一面相对来说较少。明清时期才有较为系统的论述性内容出现,至近现代,脾阴学说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近20年,国内的学者在脾阴学术的理论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方面发表了众多的学术论文,现就这些研究成果作一评述。理论研究在脾阴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涵盖古代文献脾阴学说内涵、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等内容。1文献研究唐雪梅[1]等将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关于脾阴的文献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有阴必有阳,有内必有外,有天必有地的哲学观点,认为人体的脾脏有脾阳虚就有脾阴虚的存在,所以根据脾的各个生理、病理、临床证实、辩证论治,对脾阳虚与脾阴虚作一阐述,从而提出了脾阴论这一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明代大医家缪希雍在<先醒斋笔记>中认为,脾虚证当辨证施治,区分阴阳.他重点讨论了脾阴不足之证,用酸甘柔润之法补脾阴,治疗饮食不进、食不能消、腹胀、肢痿等脾阴虚见症,故缪氏的学说补充了李东恒对脾胃之阴论治的欠缺.此后纵览诸家医籍,论述脾阳虚者多,脾阴虚者少,使后学难以效仿,且脾阴虚证可以出现在多种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病理阶段,或为主证,或为兼证,或为气阴两虚,或与其他脏阴虚并存,导致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被忽略.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和理论学习,认为慢性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脾阴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不仅伤脾气,也易损脾阴。用濡养脾阴法治疗慢性肝炎,每能收到较好疗效。而相关文献书籍,对于慢性肝炎脾虚多述及脾气虚,阴虚多述及肝肾阴虚,很少论及脾阴  相似文献   

6.
7.
叶天士为明清医学大家,其对脾胃病证见解尤深。叶氏认为,脾阴是诸脏灌溉的源泉,脾阴虚是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受损的疾病。其诊治脾胃疾病时进行脾胃分治、阴阳分型,将脾阴虚与其他脾胃疾病进行区别治疗。作者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及叶天士其他学术著作的研读,探求叶天士临证治疗脾阴虚证的特色。其诊治脾阴虚之类疾病时,重视营血、滋阴以养脾阴来复;剂型灵活多变以调缓急之势;配伍妥当,药用滋阴又不生痰湿之品。  相似文献   

8.
滋补脾阴方药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对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3 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滋补脾阴方药组和损伤组 ,采用改良Allen氏装置建立大鼠T8—T9节段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动物模型。通过脊髓神经功能、体感诱发电位、辣根过氧化酶示踪、大体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等检查 ,对比两组动物的差异。结果与损伤组相比 ,滋补脾阴方药组大鼠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体感诱发电位、脊髓运输能力、大体观察、组织形态计量分析、髓鞘和神经元细胞结构等皆有明显改善。结论滋补脾阴方药能明显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滋补脾阴方药保护兔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llen法致伤造成家兔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h、12h、24h、60h滋补脾阴方药组及各中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脊髓细胞线粒体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脊髓细胞线粒体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SOD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使用滋补脾阴方药后,增高Na^ ,K^ -ATP酶、Ca^2 ,Mg^ -ATP酶活性,使SOD含量升高,使MDA含量降低。结论:滋补脾阴方药可以改善脊髓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缓解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发挥脊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脾阴虚证衰老模型大鼠心肌、脑组织线粒体DNA缺失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2-07/2004-05在辽宁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选用健康3月龄SD大白鼠20只为青年对照组,雌雄各半。选用40只21月龄SD大白鼠(雌雄各半),将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老年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②模型组先对老年大鼠施以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造成脾气虚证模型,然后在其基础上,每日增加伤阴药(附子、吴茱萸,按1∶1比例,购于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0mL/kg胃饲。老年对照组和青年对照组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③动物造模实验第90天,用TanonGIS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对全部PCR扩增产物电泳后条带进行吸光度(A值)扫描,检测心肌、脑组织线粒体DNA缺失产物A值。参照伍期专等的方法测定心肌、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④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脾阴虚证造模时,死亡11只,模型评估后,为了便于统计,最终纳入分析为每组7只,共21只。①大鼠心肌、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老年对照组和模型组明显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0.01),模型组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0.01)。②大鼠心肌、脑组织线粒体DNA缺失产物A值:老年对照组和模型组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心肌:81.29±16.65,178.71±9.98,0.14±0.38鸦脑组织:90.85±6.82,163.29±11.63,1.85±4.49,P<0.01),模型组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结论:脾阴虚衰老机体细胞线粒体DNA缺失明显增多,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脾阴虚证衰老模型大鼠心肌和脑组织线粒体DNA缺失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脾阴虚证衰老模型大鼠心肌、脑组织线粒体DNA缺失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2-07/2004-05在辽宁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选用健康3月龄SD大白鼠20只为青年对照组,雌雄各半。选用40只21月龄SD大白鼠(雌雄各半),将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老年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②模型组先对老年大鼠施以饮食不节加劳倦过度造成脾气虚证模型,然后在其基础上,每日增加伤阴药(附子、吴茱萸,按1:1比例,购于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0mL/kg胃饲。老年对照组和青年对照组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③动物造模实验第90天,用Tanon GIS凝胶图像处理系统对全部PCR扩增产物电泳后条带进行吸光度(A值)扫描,检测心肌、脑组织线粒体DNA缺失产物A值。参照伍期专等的方法测定心肌、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④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脾阴虚证造模时,死亡11只,模型评估后,为了便于统计,最终纳入分析为每组7只,共21只。①大鼠心肌、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老年对照组和模型组明显低于青年对照组(P〈0.05-0.01),模型组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0.01)。②大鼠心肌、脑组织线粒体DNA缺失产物A值:老年对照组和模型组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心肌:81.29&;#177;16.65.178.71&;#177;9.98,0.14&;#177;0.38;脑组织:90.85&;#177;6.82,163.29&;#177;11.63,1.85&;#177;4.49,P〈0.01),模型组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结论:脾阴虚衰老机体细胞线粒体DNA缺失明显增多,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滋补脾阴方药联合牛脑提取液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滋补脾阴方药与牛脑提取液对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SCI)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健康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硬膜下给牛脑提取液组、硬膜下给生理盐水组、滋补脾阴方药组、口服生理盐水组及联合给药组。采用改良A1len氏装置制作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的BBB评分、体感诱发电位、辣根酶示踪、大体标本、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硬膜下给牛脑提取液组、滋补脾阴方药组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皆有明显改善;联合给药组各项指标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滋补脾阴方药能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SCI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牛脑提取液可促进SCI大鼠神经纤维的修复与再生;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慎柔养真汤对脾阴虚型2型糖尿病的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笔着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慎柔养真汤对30例脾阴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脂蛋白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润脾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脾阴虚证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的98例脾阴虚证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沙格列汀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润脾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2 hP 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素氮、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LDL-C、ALT、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2 hP G、HbA 1c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胰岛素明显升高,治疗组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4%(P0.05)。两组患者均有1例出现低血糖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腹胀、恶心。结论联合使用润脾汤及沙格列汀对脾阴虚证型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控制患者血脂,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对内质网应激致神经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中体内实验于辽宁省SPF动物重点实验室完成,体外实验于辽宁省脑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完成.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20~250 g)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滋补脾阴方药(ZBPYR)组,每组6只,制备空白及ZBPYR含药血清.以N-糖链抑制剂农霉素(tunicamycin,Tm,5压计μml)刺激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euro2a)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各浓度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5%,10%,15%)为干预组,空白血清组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观察Neuro2a细胞牛存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Neuro2a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凋亡促进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表达.统计结果行SNK-q检验.结果 各浓度ZBPYR含药血清预处理组(生存率:5%0.5295±0.0373,10%0.5843±0.0428,15%0.6274±0.0324;凋亡率:5%47.8733±2.8166,10%46.3366±1.2748,15%39.8833±1.0524)与Tm组(牛存率:0.1673±0.0213;凋亡率:62.7050±1.4056)相比,细胞牛存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各浓度ZBPYR含药血清预处理组GRP 78(5%2.1228±0.2251,10%1.3293±0.9443.15%;15%0.0931±0.1168)及CHOP(5%1.1776±0.2927,10%0.7290±0.1708,15%0.6577±0.1883)蛋白表达与Tm组(GRP 78 2.9149±0.5355;CHOP 1.6611±0.2913)相比,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ZBPYR能提高Tm刺激后的Neuro2a细胞生存率,抑制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内质网应激及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开展舌象信息参数分析,探讨脾虚证诊断标准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运用舌象采集系统采集体检人群中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和健康人的舌象样本,各30名,并对舌象信息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各组的舌色、舌质、苔色和苔质等舌象信息参数差异。结果:舌色、苔色Lab值比较,各组舌色a值、舌色b值、苔色b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脾气虚、脾阳虚总体舌质偏淡苔白,脾阳虚组的舌色L值最大,脾阴虚组苔色a值最大。舌质、苔质比较,脾阳虚组、脾气虚组多舌体胖伴齿痕,健康组多舌体适中,少有齿痕,而脾阴虚组舌体偏瘦伴裂纹多见。舌苔分布比较,脾阳虚组则以苔偏厚偏腻多见,脾阴虚组以少苔多见。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通过舌象特征信息采集量化分析可作为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等脾虚类证鉴别诊断的量化参考指标,对辅助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价格较高的单味颗粒剂成本-效果的合理性,比较汤剂与单味颗粒剂的参苓白术散治疗脾阴虚型厌食症成本与效益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03/2004-1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和各科请中医科会诊的住院脾阴虚型厌食症患者41例,均知情同意。分为2组,汤剂组22例服用参苓白术散的汤剂,颗粒剂组19例服用参苓白术散的单味颗粒剂。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总成本进行回顾性评价。疗效评价:有效为食欲好转.食量增加;无效为食欲未见改善。住院总成本=药品成本+住院成本+护理成本+误工费。结果:41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有效率:参苓白术散单味颗粒剂与汤剂治疗脾阴虚型厌食症基本相似[89.50%,90.90%,(P&;gt;0.05)]。②药品成本比较:汤剂组低于颗粒剂组[(汤剂组22例,平均治疗12.9d,每日药价9.80元,药品成本总价126.42元),(颗粒剂组19例,平均治疗10.1 d,每日药价18.30元,药品成本总价184.83元)]。③住院成本比较:汤剂组高于颗粒剂组(283.8,222.2元)。④护理成本比较:汤剂组高于颗粒剂组(116.1,60.6元)。⑤误工费比较:汤剂组高于颗粒剂组(299.41,234.42元)。⑥住院总成本比较:颗粒剂组较汤剂组低(702.05,825.73元)。结论:在治疗效果基本接近的情况下,单味颗粒剂的药品价格是汤剂的2倍,但颗粒剂组总成本却较汤剂组低,其原因是单味颗粒剂有效成分提取后药物利用率较高,服药时间短,而使颗粒剂组药物成本的经济效果优于中药汤剂组,符合治疗结果接近时成本小者为最佳治疗方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价格较高的单味颗粒剂成本-效果的合理性,比较汤剂与单味颗粒剂的参苓白术散治疗脾阴虚型厌食症成本与效益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03/2004-1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和各科请中医科会诊的住院脾阴虚型厌食症患者41例,均知情同意。分为2组,汤剂组22例服用参苓白术散的汤剂,颗粒剂组19例服用参苓白术散的单味颗粒剂。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总成本进行回顾性评价。疗效评价:有效为食欲好转,食量增加;无效为食欲未见改善。住院总成本=药品成本+住院成本+护理成本+误工费。结果:41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有效率:参苓白术散单味颗粒剂与汤剂治疗脾阴虚型厌食症基本相似[89.50%,90.90%,(P>0.05)]。②药品成本比较:汤剂组低于颗粒剂组[(汤剂组22例,平均治疗12.9d,每日药价9.80元,药品成本总价126.42元),(颗粒剂组19例,平均治疗10.1d,每日药价18.30元,药品成本总价184.83元)]。③住院成本比较:汤剂组高于颗粒剂组(283.8,222.2元)。④护理成本比较:汤剂组高于颗粒剂组(116.1,60.6元)。⑤误工费比较:汤剂组高于颗粒剂组(299.41,234.42元)。⑥住院总成本比较:颗粒剂组较汤剂组低(702.05,825.73元)。结论:在治疗效果基本接近的情况下,单味颗粒剂的药品价格是汤剂的2倍,但颗粒剂组总成本却较汤剂组低,其原因是单味颗粒剂有效成分提取后药物利用率较高,服药时间短,而使颗粒剂组药物成本的经济效果优于中药汤剂组,符合治疗结果接近时成本小者为最佳治疗方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半胱氨酸天冬特异性蛋白酶(cysteing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表达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滋补脾阴方药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滋补脾阴方药组,于伤后不同时间点(1h、8h、24h、72h)处死,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1β、caspase-3阳性细胞,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仅有少量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损伤组的两者均在8h表达最多,24h减少,72h减少至略多于假手术组.TUNET标记阳性细胞的时间分布特点与IL-1β和caspase-3相似,8h最多,72h减少至较低水平.IL-1β、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凋亡指数三者间呈正相关;滋补脾阴方药使IL-1β、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IL-1β和caspase-3表达增强,凋亡细胞大量出现,三者间存在正相关;滋补脾阴方药能够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