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眼结膜松弛的临床分级探讨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张兴儒  李青松  许琰  刘晔翔 《眼科》2001,10(6):361-361
结膜松弛症是指结膜过度松弛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 ,引起眼表异常的一组病变。 1996年 3月至2 0 0 1年 9月我们收集了 80例 (147只眼 )结膜松弛的病例 ,进行了系统的观察 ,并对 31例 5 2只眼结膜松弛性泪溢症患者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有轻重之分 ,合理的分级对指导临床诊治有着重要意义。现试提出结膜松弛的临床分级标准。1 结膜松弛临床分级标准Ⅰ级 :患者无结膜松弛引起的泪溢、异物感、干涩等相关症状。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 ,球结膜松弛成细小的皱褶 ,在原位眼时不明显 ,眼球下转时加重 ,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56只眼)结膜松弛症患者应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结膜松弛变化情况、泪河连续完整性、泪膜破裂时间和自觉症状评估。结果术后随访1年有效率为85.7%。结论结膜松弛是泪溢的原因之一,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治疗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结膜松弛与泪溢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兴儒 《眼科》2001,10(4):224-226
目的:观察球结膜松弛与泪溢的关系。探索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选择24例46只眼球结膜松弛并有泪溢患者系统观察,由于球结膜松弛阻碍了泪液的流向,或直接堵塞下泪小点开口处,引起泪溢,故手术切除松弛的球结膜以解除泪溢,随访2-8周。结果:切除松弛结膜术后4周;78.2%患者自觉泪溢得到改善;60.8%患者室内观察泪溢消失;78.2%患者裂隙灯检查结膜松弛完全消除,结论:结膜松弛症是泪溢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切除松弛结膜治疗泪溢有效。  相似文献   

4.
张兴儒著、陈家祺审的《结膜松弛症》一书已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结膜松弛症是常见病,主诉眼部干涩、异物感、泪溢,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缘张力高,造成松弛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眦部、外眦部之间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等症状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眼科新进展》2007,27(7):495-495
张兴儒著、陈家祺审的《结膜松弛症》一书已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结膜松弛症是常见病,主诉眼部干涩、异物感、泪溢,是由于球结膜松弛和(或)下睑缘张力高,造成松弛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眦部、外眦部之间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等症状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结膜松弛症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膜松弛症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缘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在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干涩、异物感、泪溢等眼部不适症状的疾病。近年来,国内眼科医生逐渐对这一疾病提高了认识,其治疗手段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结膜松弛症的严重程度决定了其不同的治疗方法。症状不明显的结膜松弛症不需治疗;眼部刺激症状严重者,可以给予药物治疗;而保守治疗无效,或是对于Ⅲ~Ⅳ级结膜松弛严重的患者,则选择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但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应该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掌握其适应证。我们对结膜松弛症的这些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适应证,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结膜松弛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诊断标准筛选16例结膜松弛症患者,手术切除松弛结膜解除泪溢症状,术后随访时间为第2周、第4周、第8周。结果 切除松弛结膜术后8周,75.0%患者自觉泪溢得到改善,68.75%患者室内观察泪溢消失,78.13%患者裂隙灯检查松弛结膜消失。结论 手术切除松弛结膜治疗泪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合并结膜松弛症患者眼表状况的影响。

方法:对2014-09/12间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150例200眼白内障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结膜松弛症,分为正常组110例140眼和结膜松弛组40例60眼; 随访3~6mo,观察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异物感、泪溢及结膜充血等情况以及上述情况恢复到术前状态所用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正常组和结膜松弛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19.16,均P =0.00),术后两组患者眼部异物感、泪溢情况、结膜充血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 比较两组患者BUT、眼部异物感、泪溢和结膜充血等情况恢复到术前状态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6、14.18、27.41,均P=0.00)。

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使白内障患者的眼表状况明显变差; 结膜松弛症在白内障术后可显著延迟患者眼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结膜松弛常发生在老年人 ,通常无症状 ,但严重时可引起眼部刺激或疼痛、泪溢等。我院对 5例 9眼结膜松弛采取较为简单的手术方法 ,取得了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本文报告结膜松弛 5例 9眼 ,年龄 48~ 6 5岁 ,平均 (5 6 .6± 7.40 )岁 ;其中男 3,女 2 ,右眼 5 ,左眼 4。诊断标准 ;异物感、泪溢和经常下方球结膜下出血 ,检查见下睑缘上的结膜呈皱折状 ,下穹隆浅窄。手术在 0 .5 %地卡因表面麻醉下进行 ,用斜视钩将折叠的结膜向下穹隆方向推行 ,用斜视钩将折叠的结膜向下穹隆方向推压 ,用爱惜康 6 - 0可吸收缝线 (Vicry 1缝线 )在下方角膜缘后…  相似文献   

10.
结膜松弛症性溢泪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结膜松弛性泪溢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设计 7种松弛结膜切除方法 ,对 31例 5 2眼结膜松弛性泪溢症患者手术切除松弛结膜。结果 :术后 4周 5 2眼中自觉溢泪改善达 76 92 % ;5 7 6 9%患眼室内观察溢泪得到改善 ;76 92 %患眼裂隙灯观察松弛结膜完全消除。结论 :手术切除松弛结膜对治疗结膜松弛性泪溢症有效  相似文献   

11.
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膜松弛症是指球结膜与巩膜连接过度松弛而导致球结膜挤折于睑裂处。临床上往往被忽视 ,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我们采用结膜 -巩膜固定术治疗此病 6例 12眼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重症结膜松弛症患者 ,均发生于下方球结膜 ,共 6例 12眼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6 2~ 74岁 ,平均 6 8.9岁。症状表现为异物感 ,疼痛 ,结膜下出血 ,溢泪 ;体征表现为下方球结膜拥挤折叠覆盖于下睑缘上。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 ,在表面麻醉下 ,嘱患者向上注视 ,将下睑处拥挤折叠的球结膜恢复原位 ,在距下方角膜缘 8m …  相似文献   

12.
结膜松弛症诊断治疗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膜松弛症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缘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等症状的疾病。结膜松弛症多发生于老年人,常主诉眼部干涩、异物感、泪溢。诊断结膜松弛症的关键是裂隙灯检查见松弛的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眦部、外眦部之间。结膜松弛症根据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分为四级。结膜松弛症的球结膜组织发生以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溶解为主要的组织病理改变,泪液中出现蛋白质及酶的异常表达,泪液排泄出现障碍。结膜成纤维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MMP-3过度表达,使得MMPs与TIMPs之间失去平衡,可能使胶原纤维溶解,弹力纤维变性,导致球结膜基质和Tenon’s的过度降解,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的病理循环,而发生结膜松弛症。结膜松弛症眼部刺激症状严重者,可以给予泪液制剂、润滑剂和皮质类固醇或抗组胺等药物。上述方法无效,选择手术治疗:(1)结膜新月形切除术;(2)结膜缝线固定术;(3)结膜切除羊膜移植术;(4)角膜缘结膜梯形切除术;(5)双极电凝治疗术;(6)下睑缘高张力减弱术。上述手术方法对治疗结膜松弛症都有效,但各有缺点,且有不同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杨丽  陈鹏  徐乃江 《眼科研究》2005,23(5):545-545
结膜下脂肪疝是指眶内脂肪经过薄弱的眼球筋膜、肌间膜而疝出于颞侧球结膜下。临床上将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结膜下脂肪疝是指无明确原发全身或眼部疾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结膜下脂肪疝出。继发性是指多种引起眶压升高的眼部疾病所致的眶脂疝出于球结膜下。如眶内肿瘤、甲状腺相关眼病、眼部外伤等。本病于1987年由Jorden首次报告并命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7例原发性结膜下脂肪疝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65~75岁,均为双眼。病程4~6年,2例因流泪,2例因异物感就诊,另外3例因黄色肿物暴露于睑裂部,影响美观而就诊。1…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结膜松弛性溢泪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性结膜松弛性溢泪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3例(18眼)老年性结膜松弛引起的溢泪进行结膜及泪阜部分切除术治疗。随访观察1~6月。结果手术获得良好效果。3眼溢泪减轻而未完全治愈;另1眼因膜状物覆盖泪点开口仍溢泪,经去除膜状物后,流泪消失。治愈率83.33%。术后无后遗症。结论采用结膜及泪阜部分切除术治疗结膜松弛性溢泪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球结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球结膜松弛症患者溢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5年6月到2017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眼科确诊为结膜松弛症并伴有溢泪症状,接受部分结膜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31眼),完成随访的27例(27眼)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结膜松弛症均为Ⅲ级或以上,接受球结膜部分切除术后,检查患者自觉症状及结膜脱垂体征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变化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下泪河高度变化。结果:术后患者的溢泪症状均消失。拆除结膜缝线后未见切口处的结膜裂开。至术后平均15个月的随访期间,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未见结膜松弛症复发。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泪膜破裂时间均显著提高(P<0.001),术后12个月下泪河高度较术前提高(t=-14.642,P<0.001)。结论:切除松弛脱垂的球结膜,间断缝合球结膜切口,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可有效避免手术中结膜撕裂和术后结膜切口裂开等手术并发症,能够改善患者的溢泪,一定程度上稳定泪膜,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结膜缝线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疗效。方法:对27例48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结膜新月形切除、结膜缝线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从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结膜松弛改善情况及泪河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1wk,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组有效率为92%,结膜缝线固定术组有效率为88%。术后1mo,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组有效率为92%,结膜缝线固定术组有效率为83%。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结膜松弛症方法简单,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7.
结膜松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毅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2):146-148
目的观察球结膜松弛的临床症状,探索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58只眼) 球结膜松弛并有泪溢或干眼等症状的患者系统观察,进行症状评估、泪河观察、BUT测定、眼表荧光素染色,并观察手术后球结膜及下睑缘变化。32只眼由于轻度球结膜松弛及干眼症状,局部给予0.1%爱丽滴眼液缓解症状; 26只眼中重度球结膜松弛引起泪溢,经手术解除泪溢。随访2-4月。结果32只眼给予0.1%爱丽滴眼液干眼症状改善者26只眼(81.25%);BUT≥10秒者29只眼(90.63%);眼表荧光素染色正常者24只眼(75.00%)。26 只眼手术后泪溢症状改善者22只眼(84.62%),BUT≥10秒者18只眼(69.23%);眼表荧光素染色正常者19只眼 (73.08%);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无松弛结膜皱褶者20只眼(76.92%);下睑缘位置正常者23只眼(88.46%);泪河恢复正常者21只眼(80.77%)。结论选择适宜治疗方式治疗结膜松弛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MMC治疗翼状胬肉合并结膜松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合并结膜松弛症的疗效。 方法:对翼状胬肉合并结膜松弛症患者122例156眼进行翼状胬肉切除,下方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使用0.2g/L丝裂霉素C。 结果:患者122例156眼术后2mo眼部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泪河恢复正常者136眼(87.18%);泪膜破裂时间(BUT)≥10s者117眼(75.00%);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无松弛结膜皱褶者147眼(94.23%);下睑缘位置正常者142眼(91.03%)。手术后观察6mo~4a,胬肉复发5眼(3.21%),结膜松弛复发15眼(9.62%)。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中,下方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合并结膜松弛症,手术简单易行,取材容易,安全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9.
金建新 《眼科》2003,12(6):332-332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 5 8岁 ,因右眼内眦部乳头状赘生物 10天 ,于2 0 0 2年 6月就诊眼科。患者 10天前右眼不明原因出现痒、干涩 ,伴异物感 ,并见内眦部有一粉红色赘生物 ,且逐渐增大。全身体检 :口腔内右颊侧粘膜及舌腹可见多个溃疡 ,余组织未见异常。眼部检查 :双眼视力 1 0 ,右眼下睑内眦部结膜面可见一粉红色带蒂乳头状瘤体 ,质软 ,直径约 4mm ,遮挡泪小点 ,余未见异常。初步诊断 :右眼下睑结膜乳头状瘤 (conjunctivapapilloma ,CP)。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行瘤体切除术 ,切除范围大于瘤体根部 ,并局部冷冻 ,术后滴宁眼液治疗。病…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2岁,因右眼溢泪3年、溢脓1年于2008年7月7日来我院就诊.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1.0.右眼上睑泪乳头处见一个泪小点,在泪乳头的鼻侧、距离第1个泪小点约1mm处见另一个泪小点(图1),两个泪小点均能接触泪湖,大小均约0.2mm,呈圆形.将上睑内侧用力向颞上方牵拉时,两个泪小点的形态变成长椭圆形(图2).右眼下睑见一个正常泪小点,大小约0.3mm.右眼结膜囊内见黏液脓性分泌物,结膜稍充血,左眼未见异常.泪道冲洗时发现右眼上睑两个泪小点分别通过一根泪小管进入泪囊,两泪小管均有明显垂直部,额外的泪小管位于浅层.从下泪小点也能进入泪囊.从右眼任意一个泪小点冲洗,均可见冲洗液及黏液脓性分泌物由其他两个泪小点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