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不孕症是常见疾病之一。凡婚后同居三年未避孕而不孕者称之为不孕妇科症。不孕症可分为相对性不孕和绝对性不孕两种,如妇女的生殖器严重缺陷和畸形,不能通过治疗而受孕者,称为绝对性不孕症。相反。如果不孕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经过治疗有受孕可能者。称为相对性不孕症。本院对86例相对性不孕患者重点用中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输卵管介入在诊断与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价值和疗效。方法 分为实验组(102例)与对照组(64例)。前者行输卵管机械疏通,后者采用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重建术。观察两组再通率,术中并发症及术后随访受孕率,宫外孕,足月妊娠分娩情况。结果 实验组10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输卵管阻塞196条,缺如8条,介入再通168条,再通率为85.7%。手术中7例发生输卵管浆膜下穿孔,随访1-2年,1年内受孕37例,受孕率40.4%。2年内受孕50例。受孕率54.4%。其中发生宫外孕10例,发生率为11.2%;足月妊娠分娩37例,对照组64例中输卵管阻塞105条,缺如13条。经显微外科手术吻合再通88条,再通率84.2%。术中输卵管浆膜血肿3例。1年内受孕21例受孕率43.3%;2年内受孕27例,受孕率55.6%。其中宫外孕4例。发生率10%,足月妊娠分娩23例,再通率,复孕率,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在诊断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输卵管复通术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输卵管复通手术患者(均符合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可以申请再生一胎的已行输卵管结扎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了人文行为护理、支持性心理护理、放松疗法和院外指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输卵管复通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输卵管复通成功25例,输卵管复通成功率为73.5%,受孕18例(3个月以后受孕的1例,6个月后受孕的3例,6年后受孕的14例),受孕率为72.0%;观察组输卵管复通成功33例,输卵管复通成功率为97.1%,受孕32例(3个月后受孕18例,6个月后受孕的11例,一年后受孕的3例),受孕率为97.0%.2组输卵管复通成功率及受孕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的治疗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提高输卵管复通术的成功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促排卵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达英-35配合促排卵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卵泡数及排卵、受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激素水平、卵巢体积、卵泡数及排卵、受孕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促排卵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卵巢功能,促进排卵与受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宫腔镜下电切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8例子宫内膜息肉病患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这118例病患分为甲组以及乙组,甲组59例,乙组59例,使用常规刮宫术对甲组进行治疗,使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对乙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疾病复发情况、受孕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乙组疾病复发率比甲组更低,受孕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优于甲组,且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病患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病患的疾病复发率,术后恢复效果较佳,不会影响病患受孕,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受孕后,妊娠期间发生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53例IVF.ET妊娠期间发生先兆流产患者和同期53例自然受孕发生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是否存在差异。结果IVF—ET受孕组的年龄、剖宫产率、双胎妊娠率较自然受孕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VF.ET受孕组的流产、早产、妊娠并发症均较自然受孕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除非胚胎因素引起的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可以继续妊娠;做好产前检查以降低妊娠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要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和指导,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自1999年1月-2007年12月对我院260例不孕症妇女的卵泡发育进行监测。精确地观察卵泡的发育和估计排卵日期及子宫内膜厚度与受孕的关系,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诊治输卵管阻塞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46例输卵管阻塞患者,用同轴导管或自制的导管施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结果 839条阻塞的输卵管经治疗后有698条通畅度明显改善,占83.19%;有141条输卵管因伞部积水或结核性阻塞经治疗无效,占16.8%。随访473例;有231例受孕,其中7例正常输卵管妊娠,治疗后的输卵管妊娠11例,占治疗后受孕的2.02%。结论 使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同轴导管扩通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好于伞端积水,而对结核性输卵管阻塞的效果不佳;术后预防输卵管妊娠是应该重视的问题,总之,本方法对诊治输卵管阻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50例,一组服用米非司酮,另一组服用二甲双胍,待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比例恢复或接近正常时再使用促排卵药枸盐酸氯米芬。B超监测两组患者排卵情况及随访患者受孕情况,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排卵率和受孕率。结果:服用米非司酮组50例患者45例排卵(90%)、39例受孕(78%);服用二甲双胍组50例患者37例排卵(74%),29例受孕(58%)。结论:服用米非司酮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受孕率明显高于服用二甲双胍组。服用米非司酮药物经济方便,无毒副作用,可常规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周淑珍 《全科护理》2008,6(26):2404-2405
为获得成熟卵母细胞,实施微创技术经阴道超声监测下取卵术已成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常规步骤之一。我院在开展辅助生育技术进行不孕、不育的诊治过程中,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使不少病人受孕。2000年一2004年共实施取卵术222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卵术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1.1 临床资料 患者发病年龄最小22岁,最大39岁。既往均有流产史或生育史,夫妻同居2年以上未受孕,患者经插管通水术或输卵管造影摄片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男方化验精液正常。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插管通液术配合中药治疗为治疗组,患者38例;官腔通液术为对照组,患者30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IVF—ET术对双胎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间于我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142例作为回顾性分析资料。按照受孕方式分为两组:IVF—ET组58例,自然受孕组84例。对两组患者的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情况及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VF-ET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5.17%,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35.71%(P<0.05)。其中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5.86%(15/58)及11.90%(10/84),IVF-ET组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P<0.05)。IVF-ET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为67.24%,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52.98%(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高达84.51%,为双胎妊娠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结论:降低IVF-ET术后双胎妊娠发生率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27例报告长沙市第一医院杨苏安1991~1993年我院收治27例输卵管妊娠病人采取保守性手术方法并随访术后受孕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最小20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7岁。术中证实输卵管壶腹部妊娠5例,峡...  相似文献   

14.
促排卵药物对卵泡末期增长和排卵状态的超声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物促排卵治疗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的声像特征。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68例排卵障碍性不孕妇女药物治疗后和20例正常对照妇女卵泡末期增长和排卵状态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68例排卵障碍性不孕者药物诱导后51例排卵,其中17例受孕(33.3%)。临近排卵期诱导正常排卵而未孕组优势卵泡的平均直径(MFD)显著小于受孕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未受孕组优势卵泡内部回声图像不同于受孕组和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后二者(P<0.05)。受孕组周期性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增长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药物有效促进卵泡发育但调节子宫内膜生长作用较差,存在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增长不同步。  相似文献   

15.
王金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20-332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前监测与孕期指导贯穿整个从受孕至分娩的全过程,对顺利分娩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2009年正常怀孕初产妇300例,从受孕40d至分娩,年龄24-32岁,孕前均无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医33年,妇产科专业31年,仅见11例带环受孕分娩。11例均为不锈钢“0”环,并报告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不孕患者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测卵泡的发育,从而对不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不孕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的发育,从而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患者受孕,对患者的受孕情况进行监测,从而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通过阴道超声监测,发现卵泡正常发育受孕的患者例数为12例,占比20.0%,药物干预排卵后受孕的患者例数为14例,占比为23.3%,最终成功受孕的患者有26例,占比为43.3%。结论:通过阴道超声检测卵泡的发育情况,可以帮助指导患者受孕,受孕率达到了43.3%,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受孕概率,是临床中指导患者受孕的主要依据,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西医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7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8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受孕者的受孕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1.4%;实验组的受孕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输卵管通液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晶氧造影对诊断和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共109例,采用超声晶氧进行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术后随访其受孕情况.结果 109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通畅或通而不畅者45例(41.3%),双侧或单侧阻塞者64例(58.7%),术后随访1~12个月,受孕30例,受孕率27.5%.结论 超声晶氧声学造影术,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将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95例,其中包括IUI术131例,IVF术64例,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用严格的护理程序进行干预。对照组207例,其中包括IUI术136例,IVF术71例,采用既往常规操作程序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及受孕成功率两个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满意度方面,接受IUI手术的组别及接受IVF手术的组别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应组别(P〈0.05),受孕成功率方面接受IUI手术的组别优于对照组的相应组别(P〈0.05),但接受IVF手术的组别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不育症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甚至提高IUI手术受孕的成功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