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高伟  潘红  李敏智 《大家健康》2013,(15):10-11
目的:通过总结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各类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升检验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各项目血液检验标本620份为研究对象,对出现检验误差的各类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包括"病患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验原因"四大类。结论:影响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因素较多,检验过程所涉及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需要医护人员严格依据检验步骤规范各项工作,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针对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使用希森美康XS-800i血液分析仪、迈瑞800生化仪检验中的60例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标本,对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将出现血液检验误差的因素归结为四种:血液样本采集原因(18.33%)、患者自身原因(61.67%)、血液标本送检原因(13.33%)以及血液标本的检验原因(6.67%)。对血液标本检验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原因分析,归结为四种原因,对这个四种原因产生进行分析,主要的因素是医务人员操作不合理造成的。结论:血液标本检验中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很多中,为了提高血液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保证血液检测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提高医务人员血液检的意识,规范血液检验各项工作,降低血液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3.
肖婕 《包头医学》2015,(3):137-138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提高血液检验的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的87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样本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出现检验误差的原因并解决.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有:标本采集原因33例,约占38%;患者自身的原因26例,约占30%;标本送检原因17例,约占20%;标本自身检验原因11例,约占12%.结论:在检验血液标本中,有许多原因会造成标本检验误差,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认真对待这些原因,积极的预防,认真规范操作,以确保标本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血液检验标本中随机选取20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资料,记录发生检验误差状况,并分析原因,针对性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结果:2000份标本中共177份出现检验误差,占比为8.85%,此177份中14份因检验人员操作不当,26份为标本送检方面原因,103份为患者本身原因,34份为标本采集方式。结论:干扰血液检验发生误差的原因具有多种性,检验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均不容忽视,因此,各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检测规范和步骤落实检验工作,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检查中降低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检验科所检验的1000例血液检验标本,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在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基于此,并探讨分析如何降低出现检验结果误差的有效措施。结果分析的1000例血液检验标本中,共89例出现误差,误差率为8.9%,其中检验工作人员操作行为不当7例,所占比重为7.9%,标本送检方面原因13例,所占比重为14.6%,患者自身方面原因52例,所占比重为58.4%,标本采集方面原因17例,所占比重为19.1%。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加强对血液检验工作的管理,使相关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检验规章制度、踏实做好各个步骤,从而降低临床中血压检验误差的发生率,使患者生命健康得到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检验科做出明确标记存在误差的50例血液标本的情况。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因素为送检因素,19例(38%),占第二位的因素为采集量不符合检验要求,13例(26%),第三位的是标本溶血,11例(22%),因检验因素引起的误差为4例(8%),因患者因素引起误差的为3例(占6%)。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存在多样性,为了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机率,必须加强标本的采集、存放、检验等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强各环节操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探讨防范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血液检验过程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90例,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各种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结果 90例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受检者自身的原因,占到总例数的55.56%;血液采集问题的原因,占到总例数的22.22%;血液运送问题的原因,占到总例数的4.44%;血液检测问题的原因,占到总例数的17.78%。结论医护人员要在血液采集前详细告知受检者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要做好血液采集的检查工作,要做到血液标本及时送检,同时运送过程中避免剧烈振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出现了一定的误差的血液标本40例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情况下,造成血液样本当中出现了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外界原因和患者本身身体机能的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误差。结论经研究发现,使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是患者本身的因素,要增加血液检验标本的正确性,必须做好血液检验前的准备工作,重视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血液检验标本的整体质量,减少检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陈欢欢  叶德力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90-190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出现血液检验误差的140份标本进行分析,对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该140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中有69例是因患者自身因素造成,所占比例为49.28%,由样本送检造成的有37例,所占比例为26.43%,由采集因素造成误差的有22例,所占比例为15.71%,由标本检验因素造成检验误差的有12例,所占比例为8.58%。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因此不能轻视检验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降低血液检验误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一2015年12月间我院在进行血液检验中出现误差的60例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通过对血液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分析,找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因素、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因素、血液标本送检过程中的因素以及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的因素等。其中,有37例血液标本出现误差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因素导致的,所占的比率最高,达61.67%。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只有提高患者和检验人员对血液检验重要性的认识,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步骤以及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有效地减少血液检验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200例进行研究,其中血液样本出现误差的有103例,占总数的8.58%。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凝血、溶血、外观等情况观察,判断血样样本合格情况,严格核对血液样本在患者、采集、运送、检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针对误差情况分析记录,并制定相应预防策略。结果统计103例血液检验样本的误差原因后,发现造成误差的原因为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标本检验因素,各自占比为55.34%、25.24%、10.68%、8.74%。在统计的血液样本中因患者自身因素而导致的误差最多,其次是标本采集因素,多为采集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结论引起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的原因主要为患者自身因素、标本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标本检验因素,通过提高医疗人员整体素质,规范采集及检验的操作流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保证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和改善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行血液标本检验中出现误差的98例患者进行分析,对产生误差的类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在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凝血标本的发生率非常高,溶血和血液标本量不准次之,送检因素占很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存在误差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检验人员应该强化平时的检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在送检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对标本的规范检查,完善临床检验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对策,使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得到保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血液检验科存在误差的80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对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80份血液检验标误差原因中,患者原因有22份,占27.5%;标本采集有36例,占45%;标本送检有12例,占15%;标本检验10例,占12.5%.结论 患者原因、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检验等都是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血液检验过程中的控制,以保证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血液检验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存在的65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为血液样本采集因素,占49.2%,15例患者为血液样本检验因素,占23.1%,11例患者自身因素,占16.9%,7例由于血液样本送检因素,占10.8%。结论:在临床中对血液检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各个检验环节的重视,严格规范操作,进而有效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率。  相似文献   

15.
朱江丽 《大家健康》2014,(8):243-243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检验科做出明确标记存在误差的50例血液标本的情况。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因素为送检因素,19例(38%),占第二位的因素为采集量不符合检验要求,13例(26%),第三位的是标本溶血,11例(22%),因检验因素引起的误差为4例(8%),因患者因素引起误差的为3例(占6%)。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存在多样性,为了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机率,必须加强标本的采集、存放、检验等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强各环节操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确保检验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6月106份出现的误差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结果误差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55份(51.9%)、采集因素28份(26.4%)、标本送检因素13份(12.3%)、以及检验因素10份(9.4%)。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检验因素。只有提高认识,规范操作,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误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具体原因与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中129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时采用静脉采血与皮肤采血方法,采集好血液样本后由检验医生完成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记录标本误差情况,分析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导致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包括血液采集因素及患者因素等,其中采集因素包括血液抽取时间过长、过短,样本量采集过多及过少,采集后剧烈震荡标本,患者因素包括未按照规定时间参加检验,未按照要求禁食,在月经期间接受检验,在检验前参加剧烈运动。结论造成血液样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为了预防误差,应在检验工作中综合采用多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分析造成的影响,从而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血标本4 560份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血标本采集情况,观察血标本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等因素对血液检测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出现89份检验误差,其中标本送检时间不当引起的误差占比最大,为47.19%,其次为血标本采集体位、部位,接着是患者心理因素导致的误差,采集时间不当导致的误差占比最小。结论:血标本采集的时间、体位与部位、送检时间、患者心理因素等均会对血液检验分析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血标本采集干预措施,控制各个影响因素,保证血标本采集质量,确保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姜岩涛 《吉林医学》2013,(26):5504-5505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选取3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通过检验、分析,判断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探讨具体有效的措施。结果:经过检验分析,在30例送检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原因分别有:凝血7例,溶血6例,错用抗凝4例,血液标本量不准5例,缺项或姓名不符合2例,申请单与标本不一致1例,送检延迟1例,其他4例。结论:凝血、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等是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提高采血者责任心,是确保血液标本质量合格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中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血液检验过程中,存在误差的10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产生血液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发生误差的原因中,送检不当37例(37%),患者自身原因24例(24%),标本采集原因22例(22%),检测原因17例(17%)。结论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送检及患者自身原因,因此,应该加强对血液标本采集人员的培训,详细对患者宣教,将标本误差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血液检验结果准确度,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