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多数学者认为烧伤休克期主要以渗出、水肿为主,此时发生全身感染机会极少。休克期过后进入“回吸收期”,创面水肿逐渐被“回吸收”,不少渗出的体液被吸收回血循环中,很易带入细菌和毒素引起全身感染。因而休克期一般仅为预防性少量应用抗生素[1],待休克期过后...  相似文献   

2.
本综合征常见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休克——特别是出血性休克——及严重创伤的病人,故也有人称之为“休克肺”“创伤性肺功能不全”“湿肺综合征”等。本综合征在临床上也可见于过量和过快的输液以及高浓度持续性吸氧引起的氧中毒。这种综合征是休克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人曾对251例严重创伤性休克的统计,发生休克肺的几  相似文献   

3.
当机体因严重感染发生休克时,肺常难幸免。一方面.肺部感染本身可以是引起休克的原因,如暴发型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即是一例。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白氏杆菌、绿脓杆菌等耐药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均有可能导致休克。因此,在诊断和处理感染性休克时必须注意呼吸道的体征与症状,拍胸片常是不应缺少的检查,在应用抗生素前取得痰和血培养的标本以期能获得致病菌,作为选用抗生素的依据。当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4.
磷霉素钠通用名“注射用磷霉素钠”它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杀菌作用。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显示优异的抗菌作用。本药用于敏感均所至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在我科应用中发现,各别患者可有轻度胃肠道反应,也可发生皮疹、嗜酸细胞增多等。现将我科1例因静点磷霉素钠致过敏休克的病人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感染性休克是因细胞对营养物质不能进行正常代谢所引起,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应尽早清除原发感染病灶,大量准确使用抗生素。并应用糖皮质醇、钠络酮等,以达到阻止毒性介质的产生和拮抗其作用,减少损伤。感染性休克又由于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可引起血容量不足。因此,采取护容,血管活性药物等终末器官支持治疗。本文对以上抗休克方法做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6.
休克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末完全明确,尤其是“不可逆性休克”的机理还很不清楚,死亡率仍然很高。阐明“不可逆性休克”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肠道因素在“不可逆性休克”中的作用,普遍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至于肠道通过什么因素促使“不可逆性休克”发生,各家说法很不一致。Fine 等人特别强调肠源性内毒素的作用。但Nagler 等发现,在肠道缺血性休克的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查不出内毒素类物质。而且肠道完全无菌的动物也能产生“不可逆性休克”。另有作者主张局部肠缺血反射性引起交感活性增强,血儿茶酚胺急剧升高所致。此外,尚有人提出5—羟色胺、组织胺等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加酒精,容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是一种药物,本身对机体不产生作用。但人服用抗生素后饮酒就会产生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休克、急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答     
在克山病地区民间所说的“快当病”、“攻心翻”、“臭翻”等,大都指的是急型克山病,有的地方还称急型克山病为“吐黄水病”。这种病以心肌病变为主,急性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心原性休克症状。引起急性发病的诱因,可能多种多样,其中以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肠炎或其他急性传染病等常见,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可有发热。如果成染是由于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所致,应用青霉素控制感染有效,热退后其他症状也可减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确凿证据表明,细菌产物能引起“败血病休克”综合征的各种血液动力学临床表现。虽然,正是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复合脂多糖的脂蛋白A被认为是败血病休克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但是败血病休克不仅限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确,抗生素的应用(或滥用)有助于无病因的菌血症感染由以前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占优势转变为目前更为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据说,这些药物的使用增加了内毒素休克的发病率。抗生素促进内毒素释放的直接证据是在用大肠杆菌实验感染兔的研究中获得的。给动物用庆大霉素或安慰剂,通过鲎(Limalus)试验定期测定血浆游离内毒素水平。鲎试验基于  相似文献   

10.
李子洪  彭敏 《中原医刊》2003,30(4):39-40
抗生素的发展给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 ,抗生素的更新换代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其缺陷也暴露出来 ,特别是耳毒性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已引起专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1 什么是耳毒性抗生素某些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能损害听力器官、影响中枢神经 ,甚至使人因药物中毒而致耳聋 ,这些抗生素统称为“耳毒性抗生素”。主要有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有些抗生素容易损害前庭 (管理平衡的器官 )引起眩晕、有些则选择性地伤害耳蜗 (管理听觉的器官 )引起耳聋。像链霉素等属前者 ,而双氢链霉素等属于后者 ;卡那霉素等可同时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抗生素使用依据。方法对从新生儿败血症血液中分离出来的233株CN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鉴定采用微量生化管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判断标准参照CLSI2009年公布的细菌药敏试验判断标准。结果 233株CNS共分离出9种CNS。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87.98%;诺氟沙星的敏感率为84.12%。敏感性较低的抗生素是庆大霉素、红霉素和青霉素,三者的敏感率均低于20.00%,其中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结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CNS,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  相似文献   

12.
卫多玲 《肝博士》2010,(4):54-54
<正>不以价格为判断标准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所有的细菌,只有使用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有效。抗生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药物的好坏和级别是错误的。因此,家长不要一味追求价格高的抗生素,而是应该听从医嘱,根据宝宝的症状及有关化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产科休克是妇产科临床中急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临床通常分为失血性休克和非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是病理性妊娠、DIC、产时、产后等各种相关因素引起大出血、血容量剧减导致的休克;非失血性休克是感染、过敏、失血原因外的其他原因所致休克。产科诊断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先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了解休克的程度,并在抢救同时找出休克的病因。产科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及时补充血用量,纠正酸中毒,积极去除病因,短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疗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抗生素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细菌学的判断错误 1.1 敌情不明,盲目出击,使用了非敏感的药物。“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所谓知彼,就是在使用抗生素前首先要对细菌有足够的认识,包括从血液和其他体液中进行细菌涂片、培养、免疫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做到有的放矢。然而,由于医院检测条件限制、医生经验不足或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一见发热就疑是感染,抗生素首当其冲。据统计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约80%是由病毒引起,病毒缺乏含糖肽的细胞壁和完整的酶系统,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疟疾、黑热病等某些寄生虫病,抗生素治疗也是徒劳的。就是在细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马春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50-850
夫西地酸钠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葡萄球菌包括对青霉素、甲氧西林和其他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均对本品高度敏感。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敏感细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如骨髓炎、败血症、反复感染的囊性纤维化、肺炎、皮肤及外科创伤性感染等。现将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引起高热反应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生素应用中有众多不良现象 ,已引起广泛关注。有关部门纷纷采取有效措施 ,以期控制和消除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或滥用带来的危害。最近我们调查了我院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现象较为常见 ,不仅造成药品的浪费 ,还导致药物毒性反应、二重感染 ,而且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 ,临床医生的合理使用是规范抗生素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1 医生对合理用药未引起足够重视选择抗生素必须严格掌握抗生素的用药指征 ,根据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半衰期等特点 ,选择对病原体高度敏感的…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是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其它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代谢产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据统计,临床1/3的处方都含有抗生素,再加上患者在市场上自行购买的抗生素,因此存在着严重的乱用和滥用的现象。这将导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问题1.1耐药菌株的广泛产生由于微生物的突变和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细菌对原来敏感的抗生素不再敏感或敏感度大大降低,使正常使用的剂量范围内不再有效,无法有效地控制感染。根据目前对耐药性的研究,细菌的耐药性可由其遗传信息“传染”给敏感细菌,使这些敏感细菌也成为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8.
本综合征的命名比较混乱,有称为“成人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创伤后湿肺”、“休克肺”、“肺灌注后综合征”等。近年来多趋向于使用“成人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它是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引起临床重视的。一般常见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休克或严重创伤病人,在初24小时逐渐发展,而在24~48小时后达到高峰。临床上病人似乎已脱离休克状态,却突然出现进行性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衰竭以至死亡。从本质上看,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的早期形态学改变为间质性肺水肿,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肺的微循环障碍。本世纪五十年代,休克、创伤、重症感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肾的问题是人们注意的焦点;到六十年代,休克、创伤、感染后急性肺功能衰竭——休克肺的问题则突出地表现出来。与此同时,休克、创伤、重症感染并发脑功能衰竭、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药物敏感(药敏)鉴定系统软件,统计分析88例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种类及药敏结果,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测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7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71.4%),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21株(30.0%)、鲍氏不动杆菌16株(22.9%)、大肠埃希菌13株(18.6%)。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17.1%)。血清抗体检测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28株(45.2%),肺炎支原体17株(27.4%),肺炎衣原体8株(12.9%)等。引起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青霉素不敏感外,对大多数抗生素还是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相对不敏感。结论多种因素可引起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且病原菌复杂。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并根据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疾病和防止产生耐药菌。  相似文献   

20.
在6月2日重庆结束的“第12届国际生物流变学和第5届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大会”上,中国代表赵克森教授的“重症休克时的血液流变学事件”学术报告,在与会的几百名国际、国内代表中引起较大轰动。该报告用大量的数据、图片、录相等,阐述了重症休克微循环低灌流量难以恢复的原因是由于白细胞堵塞毛细血管,药物难以到达已经堵塞的毛细血管发挥作用。恢复休克时减低的脉压、脉动血流可以冲走嵌塞停滞的白细胞,使毛细血管灌流恢复,中药虎杖苷起上述作用。在探讨休克顽固性低血压的机理时.查明血管平滑肌钾离子通道激活,引起细胞膜超极化是血管对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