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胚胎鼠脊髓对成鼠损伤脊髓神经通路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妊娠14天(E14)胚胎鼠脊髓植入损伤成鼠脊髓,取材制石蜡切片,镀银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和生长情况。结果:术后7天局部宿主神经纤维就可短距离再生进入移植物。术后30天,移植物和宿主脊髓的界面区可见明显的纤维交错。随着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交错纤维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结论:胚胎脊髓可以“粗略”地修复损伤脊髓的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2.
23例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MRI是脊髓损伤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它不仅可以观察脊髓创伤的形态改变 ,而且可以通过其内部信号改变和椎管内其他结构的创伤情况来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笔者收集本院 5 2例脊柱外伤患者的MRI资料 ,对其中 2 3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2 3例中男 16例 ,女 7例 ;年龄 2 2~78岁 ,平均 4 7.7岁。其中 2 2~ 4 0岁 10例 ,4 4~ 6 0岁 8例 ,6 2~ 6 8岁 5例。外伤至MRI检查时间为 5h~ 8d ,其中 5~ 12h 2例 ,1~ 3d 18例 ,4~ 8d 3例。2 3例中颈段 14例 ,胸段 4例 ,腰段 3例 ,胸腰段 2例。脊髓损伤的神…  相似文献   

3.
大鼠胚胎脊髓对成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组织修复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5.
脊髓纵裂畸形的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脊髓纵裂畸形的分型和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男10例,女14例,年龄6个月至52岁,15岁以下者20例。24例脊髓纵裂共累及25段脊髓,均有病变区脊柱X线平片,平扫CT和MRI。脊髓纵裂分为有隔刺的I型和无隔刺的Ⅱ型,Ⅰ型分为有完整隔刺的Ia型和不完整隔刺的Ib型。Ⅱ型分为完全纵裂的Ⅱa型和不全纵裂的Ⅱb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良的Allen法打击猫脊髓致伤模型,测定伤后2小时-1周伤区及邻近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及水含量。结果表明,伤后2-75小时伤区及邻近脊髓组织PAF含量及水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伤后1周时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PAF在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伤后脊髓空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0例外伤后脊髓空洞症。其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肌力减退和分离型浅感觉丧失。本病的发生是因为脊髓外伤后局部出血,囊性变及蛛网膜粘连等。外伤后出现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时间为外伤后5个月-20年。去除形成空洞的原因,恢复蛛网膜下腔的通畅,改善脑脑脊液的循环以及以宽洞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脊髓造影CT扫描在脊髓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系1964年Dichiro首先介绍,自1968年Doppman和Newton等相继提出脊髓疾病的选择性栓塞治疗以来,脊髓血管造影的意义和价值显著提高,本文报告一组34例脊髓血管造影的结果,其中1例还施行了选择性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0.
罕见的多发性脊髓结核瘤伴脊髓空洞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20岁,因双下肢功能障碍、截瘫伴大小便失禁4年人院。患者2000年初因头痛、头晕伴流涕等不适症状就诊当地医院,怀疑“感冒”。虽经对症处理但无缓解,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且病情逐渐加重发展至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诊断为“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给予正规抗痨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可搀扶下床活动。回家后未能坚持全程足量用药,病情反复,再次出现双下肢瘫痪,4年来结核病已治愈,但双下肢仍不能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不同致伤力对脊髓诱发电位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使用不同致伤力造成大鼠急性脊髓损伤,观察不同致伤力对脊髓诱发电位(SCEP)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6g致伤力量致伤后立即可见SCEP的N_1、P_2波幅值明显减弱,34、68、118g致伤力量致伤后N_1、P_2立即消失。168致伤力伤后4周其N_1、P_2波和动物后肢运动功能可恢复到伤前水平,34g致伤力可大部分恢复,68、118g致伤力则恢复较差。结论是致伤力越小,SCEP和动物运动功能恢复越好;反之,动物运动功能恢复越差。  相似文献   

12.
13.
顺磁性对比剂Gd-DTPA的临床应用提高了MRI的诊断能力,增强MRI亦广泛应用于脊柱病变的检查。本阐述了Gd-DTPA在正常脊柱结构的增强特征及硬膜外疾病(肿瘤、脊柱退行性改变),髓外硬膜内疾病(肿瘤、感染和炎症、血管病变),髓内病变(肿瘤、感染和炎症、血管病变)等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了实验性大鼠脊髓创伤各段脊髓组织中3种不同内源性阿片肽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强啡肽随损伤程度的加重进行升高,DynA含量变化局限于损伤胸段及领近腰段脊髓,且呈时间依赖型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多种神经组织修复成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不同神经组织移植修复成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能力。方法 成鼠脊髓损伤后,分别移植游离正中神经(EPN组)、带血管蒂正中神经(VPN组)、孕、14天胚胎脊髓(FSC组)、游离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P+F组)、带血管蒂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V+F组)。术后8周行神经解剖及电生理检查。结果 V+F组再生轴突和存活雪旺氏细胞数目、胚胎脊髓体积增长速度和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分化较好,突触较成熟。体感诱发电位(SEP)的P1、N1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结论 带血管蒂周围神经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在解剖和电生理上均优于其他组织,对FSC的生长发育和损伤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创伤,对急性脊髓创伤诊断和处理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其预后或/及功能恢复状况。本文通过49例病例MRI与临床对照,对脊髓损伤的MRI特征进行分类。以指导临床治疗。材料和方法在49例脊髓创伤的病例中,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0.4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55例小儿脊髓神经管缺陷的MRI表现并复习文献,探讨该病的MRI诊断价值。方法:男33例,女22例,使用1.5T超导MR机行病变区脊柱扫描。结果:脊髓脊膜膨出12例;脊膜膨出1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9例;终丝脂肪瘤4例;硬膜内脂肪瘤3例;背侧上皮窦12例;原发性脊髓栓系综合征4例;脊髓纵裂4例;神经肠源性囊肿2例;术后复查4例。结论:MRI是诊断该病最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脊髓栓系、脊髓神经组织粘连及压迫以及脊髓空洞积水,评估脂肪瘤的范围,进行脊髓纵裂分型。  相似文献   

18.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手术证实的2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及MRI所见。结果 21例中脊髓圆锥均低于L2椎体平面以下。其中,4例表现为单纯脊髓圆锥低位;5例伴有脂肪脊髓脊膜膨出;2例伴有脊膜膨出;3例伴有先天性背部皮毛窦;7例合并有椎管内肿瘤,其中脂肪瘤2例,畸胎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皮样囊肿1例。结论 MRI是脊髓栓系综合征最有效的检查方法,能明确显示脊髓圆锥的位置、形态及伴发畸形,对诊断TCS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85年,Gebarski等首先发现脊髓损伤患者MRI T2加权像中存在高信号,并提出髓内高信号是一种脊髓水肿或髓内出血;Hyman等则首先报告了慢性脊髓受压亦可产生髓内节段性高信号。正常脊髓组织在T1与T2加权像中均呈中等信号,T1信号略高,而许多脊柱疾患T2加权像中出现明显的高信号,尤其在脊髓型颈椎病中,髓内高信号常常同时伴有明显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20.
神经组织联合移植修复成鼠脊髓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胚胎脊髓与带蒂或游离周围神经联合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能力。方法30只成年大鼠损伤胸髓后行胚胎脊髓加游离正中神经(P+F组)或加带蒂正中神经(V+F组)移植。术后8周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光、电镜检查。结果V+F组胚胎脊髓与受体融合较好,体积增长378.4%、神经微丝蛋白密度(7.46±0.77)万个/mm2、神经元密度(1.36±0.34)万个/mm2,均高于P+F组(P<0.05),细胞分化程度高,SEP的P1、N1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结论胚胎脊髓与带蒂神经联合移植,能促进胚胎脊髓成熟分化和损伤神经元再生,效果优于与游离周围神经联合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