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血液透析性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心呕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中最常见的症状,也是透析治疗中较常出现的症状.钱氏[1]曾报道,恶心呕吐在血透副反应中发生率为29.5%.恶心呕吐的频繁发生影响患者正常的饮食和情绪,甚至影响血透治疗质量.2004年6月以来,笔者采用胃复安穴位注射控制治疗该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温胆汤协同治疗痰湿中阻型重度癌痛患者,观察其疼痛缓解率、中医症状积分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80例痰湿中阻型重度癌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胆汤+常规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中医症状积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疼痛缓解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的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纳差的发生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协同治疗淡湿中阻型重度癌痛,可以起到减轻止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春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由于轻症腹泻有时不经治疗也可痊愈,尤其是当腹泻不伴有腹痛等较严重的症状时,往往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从而延误治疗。因此,如果出现过以下几种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①腹痛:腹痛是腹泻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一般以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可有不同程度压痛。②恶心、呕吐:痢疾的呕吐症状较轻;食物中毒的呕吐比较明显,多在腹泻之前有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部绞痛和腹泻,吐泻过后可有症状好转的感觉;霍乱一般先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出现呕吐,呕吐常为喷射状,恶心的症状往往不是很突出。  相似文献   

4.
胃复安对胃炎患者止吐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呕吐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患者的常见症状。我科自2001—2002年应用胃复安穴化注射治疗胃炎昕致的恶心.呕吐40例,并与同期用胃复安肌内注射20例相比较,发现前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加味香砂六君汤治疗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医药疗法。方法将102例经含顺铂方案化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4例,分别给予加味香砂六君汤和恩丹西酮治疗。结果加味香砂六君汤有效率与恩丹西酮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控制恶心症状优于恩丹西酮。结论加味香砂六君汤可以明显减轻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6.
涌泉穴电刺激预防顺铂所致恶心呕吐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控制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进行顺铂介入治疗的8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在使用止吐药的基础上加电刺激涌泉穴,对照组只使用止吐药治疗,对两组恶心、呕吐控制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急性恶心、呕吐、延迟性呕吐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涌泉穴可以较好地预防和改善顺铂动脉灌注化疗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7.
中药疗法防治血液透析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疗法对持续血透患者的止吐疗效。方法 :2 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治疗组 )采用中西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 ,西医治疗组 (对照组 )采用西药及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治疗组 14例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 12 .91% ;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 18.6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药疗法对持续血透患者止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穴位辅助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97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辅助疗法;比较两组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例数差异无显著性,但进行穴位辅助疗法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结论 穴位辅助疗法可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性针灸绊按压公孙、内关穴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收集30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均实施磁性针灸绊按压公孙、内关穴10min,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96.67%。结论:磁性针灸绊按压公孙、内关穴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焱  朴今哲  张越  景年才  卢毅 《新中医》2007,39(1):83-8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降逆饮治疗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3mg,每天1次,静滴,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逆饮治疗(组成:人参、沙参、麦冬各15g,黄芪20g,白术、半夏各12g,大枣5枚,代赭石25g,生姜10g,砂仁8g,旋复花12g)。观察其对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逆饮能够减轻肿瘤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对肿瘤化疗后出现的胃肠道反应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黄晓佳  曹勇  孟金成 《陕西中医》2009,30(5):571-573
目的:从中西医学角度探讨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目前国际上最新治疗指南以及中医学有关文献资料,对化疗后产生恶心呕吐的中西医治疗药物及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结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症状是化疗后常见的副作用,针对这一症状,中西医学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然而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止吐效果。  相似文献   

12.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副作用,是影响化疗继续进行的常见原因之一。用中药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病人30例,显效23例(76.67%),有效4例(13.33%),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方随证加减,能很好地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且经济,安全,适于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乳酸林格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羟乙基淀粉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羟乙基淀粉液治疗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恶心与呕吐并不是一组病名,而是许多疾病都伴有的临床症状。恶心与呕吐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其发生机制基本相同,恶心常是呕吐的前驱感觉。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消化内科恶心呕吐病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于我院消化内科近期收治的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198例,对其出现该症状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是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结论: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很广泛,可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在治疗时应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是治疗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的呕吐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6月到2015年6月,我科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症状病例98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后1天,63例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55例腹痛消失;治疗后2天,24例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20例腹痛消失;治疗后3天,1例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12例腹痛消失;治疗后4天,1例患者腹痛消失。治疗4天后所有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均消失。治疗期间共发现不良反应2例,为轻度皮肤过敏,变换部位贴敷,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好转。结论:介入治疗所引起的呕吐腹痛痛可通过中药穴位贴敷轻松处理,安全且副作用小,是一种传统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康复新液治疗化疗后消化道症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化疗后常引起恶心、呕吐,尽管应用抗5-羟色胺类药物可使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有严重恶心、呕吐反应,常伴随食欲下降、上腹痛、味觉改变,闻到药水以及油烟味即呕吐,在女性患者尤为多见,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2006年笔者在原来抗胃肠道反应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以及安定片口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恶心呕吐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结果:胃食管返流症、忽性肠炎以及胆系结石引起消化内科恶心呕吐较多,分别占32.14%、23.21%用7.86%。结论:消化内科并发恶心呕吐的病因较多,医生需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格拉司琼预防化疗致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2例随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应用格拉司琼,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药物的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化学治疗是治疗肿瘤不可缺少的手段,几乎所有的化学药物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其病理过程是化疗中化学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刺激有关神经中枢和催吐化学感受区,然后在呕吐中枢的协调下,胃肠道和呼吸系统共同作用产生恶心、干呕及呕吐。因此,加强观察、做好护理,对化疗过程的顺利完成是很必要的。1心理护理恶性肿瘤的治疗大多是破坏性的,不少病人对化疗怀有恐惧心理,可能因此影响化疗的进行或效果。在化疗前应详细说明化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使病人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护理人员要热情主动地接近病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