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焕诗  杨小龙 《中国骨伤》2015,28(6):524-526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治疗重度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20例35侧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8~34岁, 平均13岁;病程3~21年。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步态异常, 双膝并拢不能下蹲, Ober征阳性, 翘腿试验阳性, 术中进行臀肌挛缩筋膜松解后, 再将臀大肌止点肌腱作Z字延长治疗。随访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步态、并膝屈髋下蹲试验、交腿试验、髋关节内收及内旋活动度、髋关节外展后伸肌力(臀大肌力量)及运动能力等。结果:20例均获随访, 时间1~5年。臀大肌松解均彻底, 弹响均完全消失, Ober征均阴性, 髋关节并膝屈髋、髋内收、髋内旋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臀肌肌力得到保护, 髋关节活动度及运动能力等恢复良好, 其中优31侧, 良4侧。结论:对于重度的臀肌挛缩患者, 在进行传统的臀肌挛缩筋膜松解后再将臀大肌止点肌腱作Z字延长, 无须过多切除正常的臀肌纤维及破坏关节囊, 即可使臀肌挛缩得到最大程度的松解, 术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9):1797-1799
[目的]分析和探讨成年人臀肌挛缩症的病理改变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成人臀肌挛缩症31例59侧,其中轻度(I度)3例;中度(Ⅱ度)19例;重度(Ⅲ度)9例。均行皮肤"S"型切口,挛缩瘢痕多段"Z"型松解延长,或部分旋髋小肌群及后侧关节切开松解。术后并膝固定,早期行屈膝屈髋等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成人臀肌挛缩症31例59侧,其中轻度(I度)3例;中度(Ⅱ度)19例;重度(Ⅲ度)9例。均行皮肤"S"型切口,挛缩瘢痕多段"Z"型松解延长,或部分旋髋小肌群及后侧关节切开松解。术后并膝固定,早期行屈膝屈髋等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根据患者步态、并膝屈髋下蹲试验、交腿试验、髋关节内收及内旋活动度、Ober’s征试验及髋关节外展后伸肌力等检查,自拟评级标准的评定结果为:优23例44侧;良7例13侧;可1例2侧;优良率97.6%。[结论]开放式手术、皮肤"S"型切口、挛缩瘢痕多段"Z"型松解延长适合于成年人臀肌挛缩症的治疗,且松解彻底,效果满意,可早期功能锻炼与活动。  相似文献   

3.
背景:臀肌挛缩症十分常见,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功能受限,目前常用的手术矫正方法有两种:传统开放松解和关节镜下松解。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侧一期松解与传统开放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双侧臀肌挛缩患者,其中应用传统开放松解治疗的患者19例,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的患者21例。收集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髋关节内收活动度、Harris髋关节评分(HHS)等治疗指标。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8个月。与传统开放手术组相比,关节镜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更长(P<0.05),但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臀肌挛缩复发率及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内收活动度、HHS评分,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安全、有效,相对于传统开放松解手术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基础上在许多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1):1965-1969
[目的]评估微创小针刀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7年3月共收治40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年龄15~18岁,双侧34例,单侧6例。所有患者采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行患髋关节内收状态下屈伸活动,当挛缩带滑过大转子时可用手触及紧张的挛缩带,在此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然后,术者在大转子上方1 cm处定位进针点,从后向前间断横行切割挛缩带,从而达到松解挛缩带的目的。调查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及功能满意度。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ROM)、髋关节日常生活评分(HOS-ADL)、髋关节运动评分(HOSsport)及临床疗效评分的差异。[结果]每侧病变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54±2.53) min。术后有2侧髋出现局部血肿,未见伤口感染、臀肌无力、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时间为31~62个月,患者的ROM、HOS-ADL评分、HOS-sport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术前术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达到外观满意(100%),38例患者(95.00%)达到功能满意。[结论]微创小针刀松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传统臀肌挛缩筋膜松解术后进行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治疗重度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臀肌挛缩筋膜松解术后再行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治疗重度臀肌挛缩症20例共35侧臀(治疗组),另外单纯进行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治疗重度臀肌挛缩症20例共33侧臀(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并膝屈髋、髋关节内收(屈髋10°)、髋关节内旋、髋关节外展后伸肌力及运动能力等进行比较探讨。结果随访时间0.7~5年,治疗组臀大肌松解最彻底,弹响完全消失,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及运动能力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臀肌挛缩症主要因臀大肌变性纤维化引起,在进行臀肌筋膜松解后再行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可使臀大肌得到最大限度的松解,同时重建臀部肌力,术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的手术方式,及如何防治并发症并取得更好的疗效.[方法]选取1990年7月~2004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臀肌挛缩症共615例行回顾性随访,男408例,女207例.年龄7~25岁,平均9.7岁,采用大粗隆上以挛缩带为中心纵切口,“Z”形切断挛缩带,对重症病例松解臀中肌及髋短外旋肌甚至后侧关节囊,对骨盆倾斜病例严重侧的松解范围及程度要大于对侧.术后适当功能锻炼.[结果]平均随访6 a(6个月~11a),602例疗效优(97.9%),11例良(1.8%),优良率99.7%,2例经再次手术痊愈.[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采取“Z”形切断术,注意避免损伤神经,胶管负压充分引流并配合术后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臀筋膜挛缩症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2009年7月行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最大年龄38岁,最小12岁,平均22岁,患者取侧卧位,术前标记坐骨神经走行、股骨大转子、臀肌挛缩带位置,于大粗隆顶点前上2 cm为进镜观察入路,剥离器伸入皮下筋膜组织与臀肌挛缩带之间,扩张分离皮下组织形成工作腔隙,置入关节镜系统生理盐水扩张腔隙,于大粗隆顶点后下3 cm为器械入路及排水出口.关节镜辅助下用射频消融电极逐层切断并松解臀肌挛缩纤维束带,至髋关节弹响消除、活动度接近正常为止.[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血肿形成,无神经损伤并发症.根据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手术前后疗效对照.疗效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小,术后组织反应轻,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臀大肌止点肌腱延长重建在重度臀肌挛缩症松解术中的意义。方法将46例行臀肌挛缩带松解的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26例(46臀)行臀肌挛缩带切断松解后再行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重建,B组20例(33臀)单纯行臀肌挛缩带切断松解,对两组术后并膝屈髋、髋关节内收及内旋活动度、外展后伸肌力及运动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5年。两组并膝屈髋、髋关节内收及内旋活动度、外展后伸肌力及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中有8侧臀肌肌力为Ⅲ级,其中3例患者(5侧臀)诉术后由坐位站起时感臀肌乏力明显以及跑步时后蹬乏力;而A组患者臀肌肌力均在Ⅳ级以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重度臀肌挛缩患者在进行传统臀肌挛缩带切断松解同时再行臀大肌止点肌腱作Z字延长重建,不仅可使臀肌挛缩得到最大程度的松解,而且能使臀肌肌力得到很好地重建和保护,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应用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经验,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取臀部后外侧纵切口,彻底松解挛缩增厚的臀肌,术后6d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结果 48例中,优28例,良10例,可2例,差8例,优良率为79.17%;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7个月)。其中2例松解过度,8例刀口感染。结论 臀肌挛缩症患需手术治疗,手术对挛缩的臀肌进行彻底的松解,术后适时适度的进行功能锻炼,可达到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98例臀肌挛缩症手术方法及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一种更适合于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98 例臀肌挛缩症根据功能障碍程度分别选择大粗隆上横切口20例,大粗隆后上方斜弧形切口20 例及髂棘下外侧横切口58 例进行松解,其中直视下松解78例。结果 通过对各组术后并发症的调查,结合87例随访进行分析比较,髂棘下外侧横切口组未见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而大粗隆上横切口手术操作安全性低,易过多损伤,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早期锻炼和功能恢复。结论 髂棘下外侧横切口能满足各种程度的臀肌挛缩松解术,且直视下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