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通过查阅总结近年来知网CNKI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从临床辨证论治、古方今用方面论述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近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对该病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目前国内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从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文献,从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治则治法、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中药注射剂及成药运用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理法完备,剂型多样,临床疗效肯定。结论: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从饮论治肺心病并心衰8例的体会湖南省邵阳市中西结合医院(422000)唐贞梅主题词肺心病/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学笔者以中药为主,从饮论治肺心病并心衰8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肺心病心衰30例小结长沙市二医院(410008)李金意主题词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医药疗法,肺心病/并发症,四君子汤/治疗应用肺心病心衰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重,治疗棘手,长期用西药治疗毒副作用大,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笔者在多年...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缺氧,X线或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扩张、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属于祖国医学“肺胀”、“喘证”、“痰饮”、“咳嗽”等病证范畴,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急性期病情重、死亡率高,现笔者对近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药临床治疗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6.
林熙 《北京中医》1996,(6):12-13
中医药治疗肺心病某些思路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350003)林熙传统中医药治疗肺心病多按辨证论治,虽也取得一定疗效,但还有待于开拓新的治疗思路。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科学研究进展,为肺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现代医学依据,丰富了新的内容和手段、现将...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内科疾病,是由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报告,疗效评价说法不一。本文针对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的众多方法进行研究,为所有从事心力衰竭研究的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源性心脏病即肺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COPD患病率为3.17%。肺心病多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特别是活动后或在寒冷季节里症状更为明显。在心肺功能代偿期,病人安静时可以没有症状,一旦稍微活动,就出现气短、呼吸急促、心悸、心前区疼痛、乏力、胸闷等症状。据有关资料统计,肺心病住院患者中,心力衰竭所占比例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且患者常存在高黏血症,易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和致死率的增加,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日渐被人们关注。而为了揭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现代机制及提高其治疗疗效,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机制研究也成为医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国内外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的治疗机制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衰的现代治疗的可能靶点,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心力衰竭在中医属"胸痹""喘证""水肿""痰饮"等范畴.近年研究发现,中医药在防治心力衰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西医治疗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减轻心室重构.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分析中医药干预心力衰竭的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深入研究中医药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是呼吸系统常见危重症。临床上通常采用强心利尿及抗感染等传统方法治疗。笔者通过近年临床观察,发现在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应用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能收到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是当前主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因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导致射血功能受损或心室充盈的临床综合征,已成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心血管病症,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极低。中医药在防治心力衰竭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多靶点多通路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方面有独特优势。中药黄芪作为一种益气活血类药物,有益气活血、扶正祛邪的功效,具有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心肌、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临床中以黄芪治疗各类心力衰竭患者,常获良效。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芪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黄芪多糖、槲皮素、毛蕊异黄酮等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等多种途径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黄芪活性成分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在防治心力衰竭中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肺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肥大甚至衰竭的一种心脏病。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及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开发出多种中药针剂,拓宽了临床用药范围,为肺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内容。现就文献将对肺心病有效的中药针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有所提高,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主要以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方法对症治疗,然而长期大量的应用,大多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及毒副作用,而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对中医名家对心衰的认识及临床治疗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心衰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辨证分型治疗、辨病治疗、活血化瘀法、泻下通腑法、清热解毒法、物化吸入、针灸治疗方面综述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药临床治疗近况,认为目前中医药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伴有心衰时,宜采用中西医结合协同治疗,为今后探索本病中西医结合疗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61例难治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依据不同的临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示2组之间差异显著,说明黄素合硝苯吡啶治疗难治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强的强心、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2例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合并低钠血症时常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同时存在,使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结论:由于临床症状特异性不高,慢性肺心病易并发低钠血症,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肺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状况。方法:整理某院确诊的成人肺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的病例46例,对临床治疗的结果进行探讨。结果:经过治疗后,15名病人效果显著,占32.6%,28名病人病情有效缓解,只有2名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高龄患者和冠心病患者或者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成为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目前在临床上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临床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方法和效果.结果 经积极治疗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有效率为9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急性加重是肺心病死亡的重要基础死因 ,主要是由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出血、电解质紊乱所造成。临床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治疗经验是除了常规治疗外 ,应认真分析病人的具体情况及用药反应 ,调整治疗措施 ,这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预后是很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