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PICC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青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080-7081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它是指经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尖端安置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由于其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2].  相似文献   

3.
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上广泛用于中期至长期(5d~1年)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安全可靠的选择。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放化疗科自2005年10月始对肿瘤患者在化疗前采用PICC置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长期输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经病人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方便各种输液。结果13例患者12例置管成功,行大剂量输液后无一例外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结论治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确保治疗完成:而护理技术的提高,正确有效的导管植入和护理是PICC留置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例颈部PICC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端的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因其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较长留置时间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病人因置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长期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特别是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CRBSI)。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已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随着PICC技术的推广使用,各种并发症也随之出现,有文献报道,各种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中导管异位发生率占12.6%,而导管异位于胸壁静脉的报道却罕见。2008年1月,本院为1例患者行PICC置管,因导管顶端异位于胸壁静脉内并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经及时抢救处理,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9.
改良Seldinger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永慧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72-187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越来越广泛用于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临床上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对PICC的认识不足,错过最佳的置管时间,会遇到PICC置管困难。改良Seldinger技术(MST)可明显的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现将我院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的PICC置管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PICC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魏道琳 《现代护理》2005,11(19):1607-1608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单独操作。PICC导管头部定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1.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经肘前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静脉处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用于临床国外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PICC置管的使用仅次于中心静脉治疗[1],被广泛使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儿童及老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导管沿血管走行到达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穿刺技术。由于PICC置管避免了药物对外周血管壁的刺激,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化疗病人,极大地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一般来说,PICC置管由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护士长或护理骨干进行操作,而在置管后的维护方面,大都靠临床护士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及护理要点。方法总结50例行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和护理经验。结果出现导管感染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少,静脉留置时间长,穿刺技术容易掌握,临床上容易护理,对需要长期输液及肿瘤化疗患更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是使输液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方法[1],它的优点是留置时间长,保护静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本科有31名老干部长期住院治疗,他们血管弹性差,加之长期接受外周静脉穿刺治疗造成血管闭塞,很难捕捉到外周的可视静脉.本文总结本科2007~2009年对20位PICC置管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穿刺置管至上腔静脉的置管技术,此技术避免了肿瘤化疗病人因长期输液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肿胀、坏死,提供了一条便利的无痛性治疗途径,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而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随着肿瘤疾病的高发生率及化疗药物应用的特殊性,目前PICC导管已经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细胞、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在置管侧肢体的肱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内凝结[2],它会中断治疗、增加治疗费用,若  相似文献   

18.
张洪霞 《全科护理》2009,(12):1090-1090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能满足各类输液的深静脉导管,可以用于输入高渗透压液体,也可用于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或化疗药物,既消除了病人经受反复穿刺的痛苦,又避免了由外周静脉输入高渗液或化疗药物引起的血管损伤。中心静脉导管由于能在静脉内较长时间留置,尤其适用于长期输液及重症病人的输液,该技术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因此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就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成为静脉给药的一种常用方法,周围静脉经过长期穿刺、注射、被化疗药严重破坏,或本身静脉条件很差,实在不易穿刺者,才肯接受PICC置管。我们结合导管方面的知识,就穿刺困难者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以为病人提供长期静脉营养支持、输液、化疗用药的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可避免反复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穿刺。有文献报道,PICC置管可留置近2年时间[1]。然而导管异位是置管过程中很难避免发生的,发生率为10%~60%[2]。为减少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发生,2013年1月—9月,我科对行PICC置管的病人采取两种上肢角度及颈内静脉阻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